安徽琴書
傳統戲曲劇種
安徽琴書又稱淮北琴書、泗州琴書,是一種流行於安徽省淮河、渦河兩岸及合肥等城市的傳統戲曲劇種。安徽琴書由民間說唱藝術琴戲演變而來,安徽琴書通常由演員二至三人分操二胡、揚琴、鼓板等樂器坐唱。唱腔為曲牌聯綴體,常用曲調有〔鳳陽歌〕、 〔上合調〕、〔垛子板〕等。
安徽琴書,也叫“淮北琴書”、“泗州琴書”。流行於安徽省淮河、渦河兩岸及合肥等城市。一般認為是由魯西南傳入泗縣后與當地老鳳陽歌等小調結合而成。與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有一定的血淵關係。一至數人演唱,伴奏樂器有揚琴(又名楊琴)、墜胡、三弦、琵琶、擅板。曲調有慢板(四句牌子)、悲調(苦條子)、流水、垛子、鳳陽歌、流水連句(包括大連句、小連句、貫口連句)。傳統曲目有《說唐》、《反唐》等長篇,《水漫藍橋》、《十把穿金扇》等中篇,《鸚哥對詩》等短篇。解放後有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如《雷鋒》、《烈火金剛》等。
安徽省是安徽琴書的發源地,安徽牛庄鎮時家村(原屬廣饒縣)民間藝人時殿元等是安徽琴書的主要創始人。安徽琴書由民間說唱藝術琴戲演變而來。安徽琴書最早產生於魯西南一帶,后演變為南路、北路、東路3個流派。清光緒六年(1880年) ,安徽琴書傳入廣饒北部。當時,位於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縣北部和利津縣東部尚無防洪大堤,任黃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黃水漫溢,窮苦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為多求施捨,許多災民行乞時演唱民間小曲,民間藝人逐漸增多。安徽琴書傳入后,民間藝人爭相學唱,以此作為謀生手段。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安徽琴書在廣北一帶普及,職業琴書藝人漸多,較著名的有張蘭田、張志田、商秀嶺、時殿元等人。其中北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獨辟奚徑,在廣泛吸收其它戲曲、曲藝藝術成分的基礎上,把安徽琴書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首創化裝揚琴,成為安徽琴書的主要創始人。
安徽琴書也有人稱之為“洋琴”、淮北琴書、蚌埠琴書等。由於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又用安徽方言演唱,因而本世紀三十年代統稱之為“安徽琴書”。它主要流行於六安、滁州、蚌埠、阜陽、宿縣、泗縣、五河及靈壁等地。
約在清代中期,安徽琴書已初具規模。當時因皖、魯、豫和蘇北地區災荒連年,災民大批南下求生。同時津浦鐵路的建成,溝通了南北交通,更加速了人口流動,以安徽蚌埠為中心,沿淮河兩岸流民紛至沓來,多時達八萬民眾,從而使安徽琴書得以紮根蚌埠這塊土地上。
三十年代聽眾聽“琴書”主要因素是因當時國家內戰連綿,外寇入侵,廣大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當時的聽眾聽“琴書”多,是傷心人聽傷心曲。斷腸人戀斷腸聲。
悠遠流長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安徽琴書”在境內廣為流傳,每逢年節、慶典,演唱“安徽琴書”成為習俗。“文化大革命”期間,安徽琴書被禁演。1976年以後,安徽琴書復興。1979年,廣饒縣安徽琴書團、墾利縣安徽琴書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安徽琴書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安徽琴書團。1984年,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安徽琴書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安徽琴書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安徽琴書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安徽安徽琴書音樂集成》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安徽琴書起源與發展安徽史料彙編》。這兩部書稿是安徽琴書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安徽省文化廳有關領導、安徽省安徽琴書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咸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安徽首屆安徽琴書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餘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安徽琴書團為基礎,成立“安徽琴書團”。至1995年底,全市先後有15名安徽琴書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
安徽琴書,經過幾代人的傳唱,到了20世紀90年代,如何面向新時代,適應聽眾不斷更新的審美要求,使“琴書”的流派藝術健康地發展,是許多曲藝人員登上曲藝舞台後不斷思考的重要課。
安徽琴書確屬舞台上獨具特色的藝術之花,她所特有的表演風韻,曾傾倒過數以萬計的觀眾與聽眾。也曾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一定的貢獻。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樹。
琴書是曲藝的一個類別。又名揚琴。因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故名。包括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翼城琴書、武鄉琴書、四川揚琴、雲南揚琴和北京琴書等曲種。各種琴書起源不一,多數由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有些則明顯受灘簧、南詞的影響或由大鼓演變而成。表演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兩人或多人坐唱和走唱的,有的則分角拆唱。唱詞也根據其樂曲,有七、十字句和長短句之分。有說有唱,一般以唱為主,以說為輔。伴奏樂器除揚琴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箏、墜胡等。
琴書(現稱安徽琴書)名稱的由來,流傳著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三種:
揚琴又名揚琴
自1911年春節,孫中心在劉官村用紙糊的毛驢演唱了《王小趕腳》,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故“琴戲”。1915年前後,原屬博興縣七區的潭家村(今已劃為廣饒縣)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過《王小趕腳》,受到了群眾的歡迎。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琴洞賓打葯》,當地群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琴”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琴戲。
據博興的老藝人回憶說,安徽琴書的“琴”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琴的“琴”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琴”簡化為“琴”。也有的說,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因而就叫琴戲。
琴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我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琴”,因而將“捋戲”改稱為“琴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琴同音,遂定名為琴戲(現在稱安徽琴書)。
《說唐》 、《反唐》、《雷鋒》
《烈火金剛 》、 《水漫藍橋》
《十把穿金扇》 、 《鸚哥對詩》
安徽琴書通常由演員二至三人分操二胡、揚琴、鼓板等樂器坐唱。唱腔為曲牌聯綴體,常用曲調有〔鳳陽歌〕、 〔上合調〕、〔垛子板〕等。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曾有安徽琴書各流派藝人到北京作過短期巡迴演出。1953年7月,安徽琴書演員李金山、高金鳳夫婦調到中央廣播說唱團,這一曲種遂正式傳入北京。
曲藝演出形式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中央廣播說唱團陸續排演了一批安徽琴書傳統及現代曲目,產生一定影響的有王月華、劉淑敏演唱的《裝灶王》、《保媒》、《半夜雞叫》、《王大夫拔牙》,齊桂琴、劉慧琴演唱的《扒牆頭》、《藍橋會》,齊桂琴演唱的《陳毅下棋》、《請領補助金》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曲藝隊的孫立民、劉學智、王智華等,也排演了《劉海砍樵》、《雷鋒送親人》、《張滿堂探家》等安徽琴書坐唱節目。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北京市曲藝團演員吳世霞、孫學敏學演了安徽琴書《雷鋒送親人》,也受到北京觀眾的歡迎。
安徽琴書
時殿元自幼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后以唱安徽琴書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風格自然灑脫、幽默誇張,被時人譽為“大角”。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后,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戲班與安徽琴書競爭民間演出市場,安徽琴書觀眾減少,藝人收入降低。為增加安徽琴書的競爭力,時殿元決心對安徽琴書進行改進。他從京劇的服裝、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啟發,經與崔心慶、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商議,決定把安徽琴書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清光緒二十六年臘月二十三(1901年2月11日) ,時殿元率“同樂班”在家鄉時家村首次化裝演出了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時殿元以醜行應功扮腳夫王小,執鞭攆驢;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演二姑娘,身縛彩繪的驢形道具做騎驢狀。二人載歌載舞,表演生動活潑,諧噱橫生,別開生面,獲得巨大成功。此後,他們陸續將《王漢喜借年》、《光棍哭妻》、《王天寶下蘇州》等10多個書目改為化裝表演,使琴書說唱向安徽琴書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時殿元首建“共和班”,開始由“拉地攤”轉向舞台演出。共和班長期在廣饒、博興、張店、昌樂、濰縣和膠東諸縣演出,民國初期,進入省府在戲院或劇場掛牌演出。1930年前後,時殿元的弟子時克遠、劉欣武、劉立賢等人組成“同樂班”,在勸業場等戲院演出,開始將一些角色較多、情節較為複雜的劇目如《雙換親》、《白蛇傳》、《秦雪梅觀畫》、《金玉奴》等,改為化裝揚琴上演。不久,“同樂班”與“慶和班”合併為“義和班”。時殿元及其弟子時克遠、李同慶、於廷臣(利津人)等,在藝術實踐中對劇目內容、表演手法、演唱腔調、音樂伴奏等諸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和充實,使之逐漸完善。
時殿元首創化裝揚琴獲得成功后,其他琴書藝人紛紛效仿,化裝揚琴在安徽各地廣泛傳播。特別是進入城市之後,為滿足城市居民的欣賞要求,並與其它劇種相抗衡,化裝揚琴在角色、唱腔、服裝、道具、舞美等方面更加戲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劇種。安徽琴書名稱由來說法有三,一是:當地群眾根據《王小趕腳》採用驢形道具,給化裝揚琴起名為“驢戲” ;二是:根據墜琴演奏時手指上下不斷“捋”的特點,稱為“捋戲”;三是:由於所演劇目中多有愛情故事,所以人們稱之為“侶戲”。1952年,安徽省文教廳副廳長王統照提議:根據“驢”、“捋”、“侶”之諧音,取我國古音樂十二律中陰律“六琴”的“琴”字,正式定名為“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