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仙人掌目仙人掌科植物

仙人掌(學名: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是仙人掌科縮刺仙人掌的變種。叢生肉質灌木,高1.5-3米。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綠色至藍綠色,無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堅硬;倒刺直立。葉鑽形,綠色,早落。花輻狀;花托倒卵形,基部漸狹,綠色;萼狀花被黃色,具綠色中肋;花絲淡黃色;花藥黃色;花柱淡黃色;柱頭黃白色。漿果倒卵球形,頂端凹陷,表面平滑無毛,紫紅色,倒刺剛毛和鑽形刺。種子多數扁圓形,邊緣稍不規則,無毛,淡黃褐色。花期6-10(-12)月。

原產墨西哥、美國、西印度群島、百慕大群島和南美洲北部;中國於明末引種,南方沿海地區常見栽培。仙人掌喜光、耐旱,適合在中性、微鹼性土壤生長。通常栽作圍籬,莖供藥用,漿果酸甜可食。

別名


鳳尾簕、龍舌、平慮草、老鴉舌、神仙掌、霸王、觀音掌、觀音刺、霸王樹、仙巴掌、火焰、火掌、刺巴掌、番花麒麟花、佛手刺、避火簪

入葯部位


根及莖。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胃、肺、大腸經。

功效


行氣活血,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胃痛,痞塊,痢疾,喉痛,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吐血,痔血,瘡瘍疔癤,乳癰,痄腮,癬疾,蛇蟲咬傷,燙傷,凍傷。

相關配伍


1、治痞塊:仙人掌15-30g,搗絨,蒸甜酒吃;再用仙人掌適量,加甜酒炒熱,包患處。(《貴州草藥》)
2、治急性菌痢:鮮仙人掌30-6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3、治胃痛:仙人掌研末,每次一錢,開水吞服;或用仙人掌一兩,切細,和牛肉二兩炒吃。(《貴州草藥》)
4、治腸風痔血:仙人掌,與甘草浸酒飲。(《藥性考》)
5、治痔瘡出血:仙人掌30g,燉牛肉250g,燉服。(《草木便方今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焙乾研末,3-6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其汁入目,使人失眠。孕婦慎服。忌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採集加工


栽培1年後,即可隨用隨采。

形態特性


1、仙人掌,叢生肉質灌木,高(1-)1.5-3米。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0-35(-40)厘米,寬7.5-20(-25)厘米,厚達1.2-2厘米,先端圓形,邊緣通常不規則波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綠色至藍綠色,無毛;小窠疏生,直徑0.2-0.9厘米,明顯突出,成長后刺常增粗並增多,每小窠具(1-)3-10(-20)根刺,密生短綿毛和倒刺剛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鑽形,多少開展並內彎,基部扁,堅硬,長1.2-4(-6)厘米,寬1-1.5毫米;倒刺剛毛暗褐色,長2-5毫米,直立,多少宿存;短綿毛灰色,短於倒刺剛毛,宿存。葉鑽形,長4-6毫米,綠色,早落。花輻狀,直徑5-6.5厘米;花托倒卵形,長3.3-3.5厘米,直徑1.7-2.2厘米,頂端截形並凹陷,基部漸狹,綠色,疏生突出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鑽形刺;萼狀花被片寬倒卵形至狹倒卵形,長10-25毫米,寬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圓形,具小尖頭,黃色,具綠色中肋;瓣狀花被片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長25-30毫米,寬12-23毫米,先端圓形、截形或微凹,邊緣全緣或淺嚙蝕狀;花絲淡黃色,長9-11毫米;花藥長約1.5毫米,黃色;花柱長11-18毫米,直徑1.5-2毫米,淡黃色;柱頭5,長4.5-5毫米,黃白色。漿果倒卵球形,頂端凹陷,基部多少狹縮成柄狀,長4-6厘米,直徑2.5-4厘米,表面平滑無毛,紫紅色,每側具5-10個突起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鑽形刺。種子多數,扁圓形,長4-6毫米,寬4-4.5毫米,厚約2毫米,邊緣稍不規則,無毛,淡黃褐色。花期6-10(-12)月。
2、綠仙人掌。肉質灌木或小喬木,高1.3-7米,老株常具圓柱狀主幹,直徑達15厘米。分枝多數,開展,倒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7.5-12.5厘米,先端圓形,邊緣全緣或略呈波狀,基部漸狹至柄狀,嫩時薄而波皺,鮮綠而有光澤,無毛,疏生小窠;小窠圓形,直徑3-5毫米,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刺;刺針狀,單生或2(-3)根聚生,直立,長1-5厘米,灰色,具黑褐色尖頭,基部直徑0.2-1.5毫米,有時嫩小窠無刺,老時生刺,在主幹上每小窠可具10-12根刺,刺長達7.5厘米;短綿毛灰褐色,密生,宿存;倒刺剛毛黃褐色至褐色,有時隱藏於短綿毛中。葉鑽形,長2-4毫米,綠色或帶紅色,早落。花輻狀,直徑5-7.5厘米;花托倒卵形,長3-4厘米,先端截形,凹陷,直徑1.5-2.2厘米,基部漸狹,綠色,無毛,疏生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和倒刺剛毛,無刺或具少數剛毛狀刺;萼狀花被片深黃色,外面具紅色中肋,卵圓形至倒卵形,長0.8-2.5厘米,寬0.8-1.5厘米,先端圓形,有時具小尖頭,邊緣全緣;瓣狀花被片深黃色,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2.3-4厘米,寬1.2-3厘米,先端圓形或截形,有時具小尖頭,邊緣近全緣;花絲長12毫米,淡綠色;花藥淡黃色,長約1毫米;花柱淡綠色至黃白色,長12-20毫米,直徑約1.5毫米;柱頭6-10,長4.5-6毫米,黃白色。漿果梨形或倒卵球形,長5-7.5厘米,直徑4-5厘米,頂端凹陷,基部狹縮成柄狀,無毛,紫紅色,每側具10-15(-20)個小窠,小窠突起,具短綿毛和倒刺剛毛,通常無刺。種子多數,腎狀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厚1.5毫米,淡黃褐色,無毛。花期4-8月。

生長環境


1、生於沿海沙灘的空曠處,向陽乾燥的山坡、石上、路旁或村莊。分佈於西南、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生於河谷地區,常栽培於村莊、園邊。分佈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莖下部稍木質,近圓柱形,上部肉質,扁平,綠色,具節;葉肉質細小,披針形,先端尖細。

藥理作用


1、抗炎抗菌作用。
2、降血糖作用。
3、降血脂作用。
4、其他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現代應用


1、治療咳嗽,神經衰弱。
2、治療急性乳腺炎

相關論述


《本草求原》:“消諸瘡初起,洗痔妙。”

集解


《綱目拾遺》:“《雲南通志》:仙人掌,葉肥厚如掌,多刺,相接成枝,花名玉英,色紅黃,實似山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