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型客車
25型客車
25型客車,是中國鐵路的客車車型之一,是中國鐵路第一代車長25.5米的試驗性鐵路客車,最初在1962年研製起步,1978年設計了車體長25.5m,車輛軸距18m的新結構四軸全鋼客車,由於車體長25.5米的特徵而定型為25型客車。車寬3.2米,最初車高與22型客車一致為4.28米。25型客車車體鋼結構為無中梁薄壁筒形整體承載的車體結構,由底架、側牆、車頂、和端牆等部分焊接而成,在側牆、端牆、車頂鋼骨架以及底架鋼骨架非別焊接側牆板、端牆板、車頂板和波紋地板及平地板,形成上部帶圓弧,下部為矩形的封閉殼體。殼體用縱向梁和橫向梁、柱加強,採用了空氣調節、大車窗以及新型轉向架。1993年25型系列客車定型為中國鐵路主型客車。25型客車分別有25.5米輕型高速列車組、25.5米廣九空調列車組、25型幹線空調客車、25型三茂客車、25型雙層空調客車。隨後25型客車也發展了系列產品,從車型上分為25A型、25B型、25C型、25G型、25Z型、25K型、25T型等一系列車型。至1994年25型客車系列全面投產,開始替代22型客車。另外,還有一類是由英國進口的25-O型客車。
25型客車
25.5米輕型高速列車組
出廠初期的RZ25 10221號車
1978年,13年前已開始研製的25型鐵路客車項目被再一次提出來,鐵道部要求在第六個五年計劃中新造客車逐步替換舊有的22型客車。1978年四方機車車輛廠在25.5米輕型高速列車組和24型廣深空調列車組的基礎上,研製了25.5米廣九空調列車組,並於1979年12月試製了3列共40輛。列車編組包括軟座車(RZ)、餐車(CA,浦鎮車輛廠造)和發電車,運營時採取軟座車9輛+軟座播音車1輛+餐車1輛+空調發電車1輛的編組。車頂裝有四方車輛廠與南京冷氣機廠聯合設計的KK-30型空調機組,機組通過車頂活蓋吊裝在車頂的一端,發電車集中供電,額定電壓為380伏。這批軟座車定員68人,均為可調節可轉向座椅,使用UD5型轉向架,構造速度160km/h,車輛自重約44噸,車體高度4285毫米,播音車則在二位端取消了一排座椅和二位廁所,並增設播音室和車長辦公席,其餘技術參數與軟座車相同;餐車自重46噸,餐室定員與CA23同為48人,但餐桌間距離擴大為1800毫米,空調機組亦為KK-30型,限定區間為北京以南;發電車長22米,自重61.7噸,車體高度亦為4285毫米。這些客車全數配屬廣州鐵路局,1979年第四季度進行了靜止試驗與運行試驗,1980年1月交付廣州鐵路局后在廣深線上進行了一個月的運行試驗,同年2月起運行廣九直通車。但後來改裝206型轉向架,構造速度下調至120km/h。這批RZ25型1979年生產35輛,1980年生產24輛,餐車則生產了9輛。RZ25型廣九空調軟座車在四方廠內部的代號為 SFK45。
25G型客車塗裝的RZ25型軟座車
25型廣九客車初期採用天藍色與白色搭配的塗裝,後來有部分被刷成與25G型相似的紅白塗裝。截至2014年,仍有部分25型廣九客車用於廣州-坪石列車,但現存的均為定員80的中日合造車。
空調機組中置的25型客車在北京站
25型幹線空調客車
在研製25.5米廣九客車的同時,各客車廠也展開用於國內鐵路幹線的空調客車試製。1981年率先在京滬鐵路和京廣鐵路上運行21/22次特快(北京-上海)及15/16次特快(北京-廣州)。這些車輛由發電車集中供電,分裝式空調機組。這批車構造速度為160km/h,存在制動等方面的問題。四方機車車輛廠於1979年設計,在1980年試製出中國首批25型空調硬卧車(YW)8輛,使用206型轉向架。
1987年,四方廠再為15/16次特快研製了25型硬卧車90輛(圖號 SFK68)和軟卧車(RW)20輛,改用單元式空調機組,並首次採用一體化玻璃鋼廁所和洗臉間。使用中發現空調機組存在噴霧、漏水的問題。這批車構造速度為140km/h,運行試驗時制動距離不符合要求,最高運營速度為120km/h,是因為要滿足平直道上達到800米的緊急制動距離要求。直至1990年才開始限速在北京-廣州的15/16次正式投入運用。
25型三茂客車
25型空調雙層客車(后編為雙層25B型客車)
事實上,早於1960年代,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已經研製出中國第一列雙層旅客列車,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並沒有批量生產。1982年3月,上海鐵路局杭州鐵路分局、四方機車車輛工廠、四方車輛研究所對中國第一列雙層客車進行技術鑒定,總結了該列車的經驗和不足,認為根據現有條件應完全能夠妥善解決以往的技術不足,重新研製新型雙層客車。同年5月9日,四方車輛研究所正式上報鐵道部工業局、科技局,提出《研製新型25.5m長雙層客車的建議》。1983年10月,鐵道部召開了發展雙層客車可行性論證會,會議對中國發展雙層客車的可行性、迫切性以及開行雙層客車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了論證,提出了發展雙層客車的建議。1985年1月29日—30日,鐵道部在北京召開新型雙層客車研討會,時任鐵道部總工程師屠由瑞正式宣布決定試製一列新型雙層客車,確定以運輸繁忙、運距300公里左右的大中城市間為目標。“中短途用雙層空調客車”研製項目更被國家科委列入“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
與雙層25型客車配套的KD25型空調發電車,后編為25G型客車
南京浦鎮車輛廠在1985年起研製,1987年試製出中國第一批中短途用雙層空調客車。這批長度為25.5米的雙層客車吸收了1960年代研製的22型雙層客車的經驗,使用帶空氣彈簧懸掛和盤式制動的209PK型轉向架,構造速度為120km/h,車身上仍帶有加強筋。包括有雙層硬座車(SYZ)、雙層軟座車(SRZ)。客車使用發電車集中供電,每節發電車裝備3台德國MTU柴油機和採用西門子技術的交流發電機組。這批雙層客車在1989年8月20日起在滬寧鐵路擔當上海—南京間的“紫金號”城際列車(游1、游2次)。其後繼產品是1991年起定型生產的25B型空調雙層客車。
昆明鐵路局雙層旅遊客車
25-O的技術原型車——英國鐵路British Rail Mark 3
RW25-O 50201號車
25-O型客車目前均封存於西南交通大學。
德國的GP-200型轉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