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年人

一類高齡群體

高齡老年人,泛指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往往經濟不能自立,生活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體弱多病且女性多於男性。

特點


高齡老人
高齡老人
高齡老人是老年特徵最突出的人口。特點是:
(1)一般經濟不能自立,生活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
(2)體弱多病,有的甚至卧床不起神志不清,患痴呆症比重較大。
(3)大多數高齡老人需要家庭和社會向他們提供經濟幫助、醫療服務和生活照顧,繼續為社會服務的人很少。
(4)高齡老人中大部分已喪偶。
(5)女性多於男性。
現階段,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壽命長,高齡老人在老年人口中所佔比重較大;發展中地區或落後地區低齡老人比重較大,而高齡老人比重較低。

禁忌


1:恐懼造成末路
高齡老人,尤其是90歲以上,他們同齡的朋友、同事一個個相繼離開了人世,他們覺得自己也要不久於人世,於是想到死亡要降臨在自己身上了,結果惶惶不可終日。這樣一來,非但於事無補,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統觀世間的高齡老人,雖然長壽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點已經證實,那就是長壽者大多性格開朗、豁達大度、情緒樂觀、心理健康。高齡老人想到死亡的來臨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理解的。但關鍵是要想到以後,想到自己應抱什麼態度。概括起來,最正確的態度是順其自然,泰然處之也。
2:“折騰”引發慘痛
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機體各器官功能明顯衰退,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可是,常常遇到的是,高齡階段還去參加一些不合適的運動,甚至參加旅遊、觀光、會議等帶有明顯“折騰”性質的活動。什麼“這輩子沒去過的地方不去看看終身遺憾”啦,什麼“這麼重大的場合不出席不合適”啦等等,理由很多。其結果是“力不從心”,突發嚴重健康事件。“生命在於運動”是對的,但對於高齡老人來說,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可以承受的限度內適度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這樣才能平安地幸福生活著。
3:倔強導致意外
現實中,最多見的是老人性格剛烈、脾氣倔強,平常生小病從來不去醫院治病,病情加重時就自己買點葯吃,按自己多年的“經驗”生活著。一旦遇到又一次生病,家人、子女力勸他到醫院去看病,可是老人始終不肯,還會進一步發生爭執,最後,走了“不治而終”的不歸路。
4:孤獨帶來絕望
在我們周圍,常可以看到,高齡老人突然遇到喪偶事件,會在短時間裡出現明顯的衰老精神崩潰,甚至導致不久也亡故了。據統計,喪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人是群居動物,尤其是老年相伴的伴侶一旦喪失,其嚴重後果可想而知。人到了老年階段,如果還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離不棄的至親陪在左右,那該是無比幸福的一件事。

補貼政策


高齡津貼,是一種兼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性質的社會保障措施。至2009年,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已達到1800多萬,並正在以每年100萬以上的速度增長。 
為了解決這部分老年人養老服務的資金保障問題,中國民政部提出: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困難老人、高齡老人津貼制度。2011年7月4日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宣布全國已有14個省份全面建立高齡津(補)貼制度,惠及800萬高齡老人。

舉例

長沙
雨花區率先發放高齡補貼
2012年4月,民政部對全國各地的養老津貼制度及實行情況進行摸底,情況表明,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數城市已經開始對8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津貼,未做到全國統一,各地的錢數和規定的年齡也有差異。
長沙雨花區已率先向老年人發放每月30—300元的高齡補貼。雨花區標準為:10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90歲至99歲的每人每月80元、80歲至89歲的每人每月30元。月底通過銀行發放。”吳嵐表示,今後將提高為每月50—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