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為宗
佛教禪宗常用詞語
無念為宗,是佛教禪宗常用詞語,拼音是wú niàn wéi zōng,指佛教禪宗把無念作為傳承立宗之本。
無念為宗
中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云:“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禪門弟子希運也說:“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
神會在《南宗定是非論》中這樣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云何不取於相?所謂如如。云何如如?所謂無念?云何無念?所謂不念有無,不念善惡,不念有邊際,無邊際,不念有限量、無限量。不念菩提,不以菩提為念。不念涅槃,不以涅槃為念。是為無念。是無念者,即是般若波羅密。般若波羅密,即是一行三昧。諸知識,若在學地者,心若有念起,即便覺照。起心即滅,覺照自亡,即是無念。是無念者,即是無上境界。如有一境界者,即與無念不相應。故諸知識,如實見者,了達甚深法界,即是一行三昧……見無念者,六根無染,見無念者,得向佛知見。見無念者,名為實相。見無念者,中道第一義諦。見無念者,恆沙功德一時等備。見無念者,能生一切法。見無念者,能攝一切法。”
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翻譯的第一部經典《四十二章經》中也有類似的表述:“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又,“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