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藻

詞語

華藻,漢語詞語,可指華麗的藻飾;可特指車上的彩飾;可指有彩飾之車;也可指華麗的辭藻;還可指華光,光芒。出自《文選·曹植<七啟>》《後漢書·南匈奴傳》《贈宗萬湖令江山》。

詞語來源


《文選·曹植<七啟>》:“步光之劍,華藻繁縟。”李善·註:“藻,文采也。”
唐·司空圖《成均諷》:“炫華藻之新裝,捧重霄之寳器。”
《後漢書·南匈奴傳》:“詔賜單於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緺綬、安車羽蓋、華藻駕駟。”
明·吳承恩《贈宗萬湖令江山》詩:“冠裳換巾袍,動止有華藻。”
宋·陸遊《上殿札子》之二:“太平既久,日趨於文,放而不還,末流愈遠,浮虛失實,華藻害道。”
清·李慈銘《書凌氏廷堪<校禮堂集>中<書唐文粹文後>文後》:“流及六朝,愈尚華藻,波靡遞下,乃有風雲月露之譏。”
漢·揚雄《法言·淵騫》:“明星皓皓,華藻之力也歟?”李軌·註:“星雖皓皓有華藻,然非能自顯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