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劇

梆劇

梆劇,源於豫劇四大聲腔之一的沙河調。又叫河南梆劇、淮北梆劇、江蘇梆子等,梆劇在音樂和唱腔上與豫劇相同,有慢板、二八板、飛板、流水板等板式。

梆劇簡介


梆劇,又叫河南梆劇、淮北梆劇、江蘇梆子等,源於豫劇四大聲腔之一的沙河調。因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梆劇即豫劇在安徽北部和江蘇徐州一帶的俗稱。梆劇是淮河以北的亳州、淮北、阜陽、宿州、淮南、蚌埠、徐州等地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
比較有影響的梆劇演員有:梅花獎獲得者張虹(徐州)、凌燕(徐州)、張曉東(宿州)等。
梆劇在音樂和唱腔上與豫劇相同,有慢板、二八板、飛板、流水板等板式。伴奏樂器有打擊樂(大鑼小鑼、戰鼓、梆子、邊鼓、鈸、鑔等)。民間管弦樂竹笛板胡、二胡、月琴、嗩吶、笙等)。文武場曲牌有幾百支之多。行當亦分生、旦、凈、末、丑五行,修習“四功”、“五法”。亳縣梆劇的傳統劇目多達四百多個,主要有:《張羽煮海》、《李天保弔孝》、《洛陽橋》、《柳蔭記》、《天門陣》、《大狼山》、《香囊囊》、《陳州放糧》、《穆桂英掛帥》、《西廂記》、《天仙配》等。
安徽省亳州梆劇團成立於1950年,1956年5月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紅旗劇團轉為國營。同年劇團創作並排演的《捻軍頌》曾代表安徽省晉京演出,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五十餘年來,亳州市梆劇團為發展黨的文藝事業,活躍群眾文化生活,遍涉蘇、魯、皖廣大城鄉,憑藉優良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以優秀的團風、劇風、學風均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先後在華東、安徽省戲曲大賽中榮獲大獎37個。1988年亳州梆劇團與亳州二夾弦劇團合二為一。現劇團不單能夠演出梆劇,還可以兼演稀有劇種二夾弦。2004年安徽第七屆藝術節我團演出“三板正堂”,獲得演員獎四個,優秀組織獎一個。2005年亳州梆劇團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淮北梆劇 原稱梆子戲、高梆、土梆。1959年,定今名。阜陽、宿縣等地梆劇團皆改今稱。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河南流入,后亳縣(今亳州市)、臨泉等地,舉辦窩(科)班。至上世紀30年代,阜陽等地即有正規的班社40多個。上世紀50年代,阜陽、宿縣、淮南、蚌埠等地、市先後建立職業劇團30多個,擁有演職員1600餘人。唱腔有慢板、流水、二八、飛板、墜子等十多種。聲腔和樂器都是以高亢激昂為其特點。早期男女角色多以真假嗓結合發音,用本嗓唱詞,,假嗓行腔。故形成紅臉(凈角)為劇種的主要行當。表演強調火暴、誇張、特技。如《寇準背靴》中丟靴落肩等。傳統劇目約700多出,武戲佔一半以上。著名演員,淮北五傑有顧錫軒、關仲翔等,名旦有顧秀榮、馬鳳蘭等。新編和整理的劇目有《范進中舉》、《捻軍頌》、《劉海戲金蟾》,現代戲有《雙趕車》等,1982年擁有20多個職業劇團,在淮北是一個比較大的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