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碉樓的結果 展開
- 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 湖北羅田金家河碉樓
碉樓
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碉樓是一種特殊的中國民居建築,因形狀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國分佈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其形成與發展是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它綜合地反應了地域居民的傳統文化特色。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人們出於戰爭,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築風格,藝術追求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樓有藏區高碉和廣東江門開平碉樓為典型代表。
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市地勢低洼,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颱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髮、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製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餘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
清代碉樓
開平碉樓分佈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緻,分佈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1368—1644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颱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開平碉樓
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北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為多層建築,高於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碉樓[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在海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開平華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托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開平,從而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建設提供了充實的經濟基礎。
在匪風熾盛的日子裡,為防賊患,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大量興建是這一時期開平村落最突出的變化,林立的碉樓從此成為開平鄉村壯觀的文化景觀。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以前便成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發展的興盛時期。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按建築材料分
碉樓[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青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主要分佈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牆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目前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磚樓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築的碉樓,目前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築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一層水泥。目前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占碉樓總數的13.6﹪。
混凝土樓主要分佈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目前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佔80.4﹪。
按使用功能,開平碉樓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
碉樓[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居樓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禦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誌。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佔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佔開平碉樓的12%。
碉樓[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一、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
夯土樓分佈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的人多把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時的一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合在碉樓上,使之成為留置於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二、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
在開平建築中,彙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門類的建築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一地和諧共處,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築類型,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三、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傑出代表
碉樓[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華僑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是華僑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所帶來的文化衝突,廣泛觸及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階層。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規律。這種文化的衝突和交融,在開平表現得極為外在化。隨便走到一座碉樓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因此,開平碉樓與民居非常突出地體現了中國華僑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國人的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碉樓主要分佈在村后,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開平碉樓成為僑鄉民眾構建和諧生存環境的重要手段。
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於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於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一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
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於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築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台頂等形式。
台山市的碉樓,具有僑鄉特色建築,它熔中西建築藝術於一爐,集防衛居住功能於一體,既深涵中國的傳統底蘊,又飽載濃郁的歐美氣息,是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多元文化碰撞交匯而成的歷史景觀,是一幅數量眾多,風格獨異。
台山碉樓.灰雕.壁畫
台山碉樓.灰雕.壁畫
福臨碉樓
台山碉樓
碉樓
道孚的藏民居橫截面看著似乎是個梯形,底部要大於頂部,原來這是藏民居最具代表性的碉房的特徵。外牆向內收縮,但內坡仍然是垂直的。上層房屋的建築方式,當地人稱之為“崩康”:除支撐系統為圓木立柱、橫樑外,其餘部分都是將圓木對剖,橫向放置,圓的那面朝外,平面向內;以一個開間為一個組合,轉角交界處做成凹凸榫,搭接咬合而成,層層重疊,直至達到所需的層高高度為止。半圓木上下之間作一些連接榫,以保證其整體性。其實就是建築學上的井乾式建築。藏民居冬暖夏涼,據說也是因為用“崩康”方式做成的房子牆壁厚實,可以達到保暖的作用。
在甘孜地區最具典型意義的民居建築除了這種“崩康”之外,還有高碉和節日期間的帳篷城。在道孚境內一個叫扎壩的地方。這裡據說是最後一片走婚部落,因為高碉的存在,這裡的走婚習俗也迥異於其他地方,被稱為是“飛檐走壁”的愛情,男生必須有本事徒手爬上幾層樓高的碉樓,才可能見到愛人。歷史上,大小金川一帶就有建碉的風俗,有高碉是男孩娶親的必要條件。甘孜境內的有高碉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後漢時期,目前在甘孜境內的18個縣中都有古代高碉的遺跡,可以分為丹巴、康定、道孚、雅江、九龍等縣的石砌高碉和新龍、鄉城、巴塘等縣的夯土高碉。
高碉的分佈在甘孜、阿壩地區十分廣泛。高碉的東部起點,今可見的在阿壩藏羌自治州境內,以岷江為界。自岷江以西,多碉樓建築,而且愈西則碉樓建築愈多,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丹巴,則碉樓按成群。其南部至康定、九龍、榮得,西部至巴塘、白玉,北部至甘孜、德格。就水系而言,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流域皆有。就生產區劃而言,農區牧區都有。除此而外,在甘肅境內,曾有過三角“高碉”,在今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縣也有類似的建築。
高碉的類型,按照其所用主要材料來劃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石塊壘砌的石碉。一類是用粘土夯築而成的土碉,這類碉主要分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一帶的得榮、鄉城、巴塘一帶,新龍,白玉,德格等地間而有之。
在甘孜、一般的碉都在二十米以上,最高的達五十米左右,猶如立地金剛。在外觀造型上亦有多樣。除四角碉外,還有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甚至十三角。在城廂的蒲各頂(漢意為金城)寨,現只有一百八十一戶人家,但“高碉”就有四十二座之多。其中一座與眾不同的高五十多米的巨型十三角碉,傳說是當地的土酋,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富,別出心裁而修建的。
岷江上游地區是古代一些民族往來的走廊。根據考古資料,這一帶有不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可知在該地很早就有人類居住繁衍。在茂縣、汶川、理縣等地出土的彩陶等器物。與隴西、隴南出土的馬家窯文化類型的器物相似,說明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很可能與西北向南的遷徙活動有關。岷江上游還有一種“石棺葬”文化。這種文化在今灌縣以北,松藩以南的汶川、理縣、茂縣一帶均有發現。這些地區是中國西南“石棺葬”出土最早的地區,當時就已引起專家學者們的密切註釋。“石棺葬”文化的出現,揭開了四川甘孜、阿壩藏羌地區歷史的新篇章。後來它又象“高碉”文化一樣從甘孜、阿壩的廣大地域內為人們所揭示據不完全統計,康定、丹巴、道孚、爐霍、甘孜、新龍、白玉、雅江、巴塘等縣均程度不同地發現了“石棺葬”,經正式發掘有三處。其中爐霍卡莎石棺葬群共發掘石墓二百七十六棺,出土文物千餘件,是迄今為止我國西南石棺葬最大一次發現和發掘。其餘發現均系在興修水利、房屋建築、修築公路中偶然發現。
碉樓
碉樓與戰爭密切相關。丹巴的高碉大概可以分為四種;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尤以家碉、寨碉為多。還有用來求福保平安的風水碉,用於避邪祛祟的伏魔碉。修建在屋后的高碉與居住的樓房緊緊相連.屬於家用碉。家碉較為矮小,一般用作貯藏室,御防匪盜,遇有戰事,亦可防禦;寨碉則是保護村寨、部落和地區的戰爭工具。與城柵的功用相類似。又比城柵更靈活;要隘碉建築在要隘險道上,有許多則矗立在懸崖峭壁之上,用於防禦阻止敵入的進攻,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堅固工事;烽火碉則用於傳遞戰爭信息,也同時具有其他高碉的作戰功能。高碉居高臨下,俯視敵人,遠則箭射槍擊,近則滾木擂石,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敵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堅碉之中,以逸待勞,以守待攻,侍機而動。丹巴的碉樓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別,性別是通過木樑的位置來區別,女性碉樓的木樑露在外面,時間長了會發黑,所以女性碉樓的樓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樓的木樑在內部,不外露,所以沒有痕迹。
古碉以泥土和石塊建造而成,外形美觀,牆體堅實。古碉大多與民居寨樓相依相連,也有單獨築立於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為高狀方柱體: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數達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於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達50到60米。
其碉樓形狀各異,層高六至十層,碉基結實,基寬越高越窄,碉體用片石砌成,砌藝精湛。這種碉樓是丹巴獨具特色的建築,在丹巴全縣都有分佈,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或三五個一群,或獨立於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在眾多碉樓群落中,尤以梭坡鄉境內碉樓群最具特色。
碉樓一般建於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結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純用石頭築成平頂。一般分成二層或三層,上層堆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高二三丈,稱為“邛籠”;高的可有十三層,達十餘丈,稱為碉。碉樓由羌族專門的砌石匠修建,原料為亂石,用泥土粘合,不弔線,不繪圖,全憑經驗,信手砌成。其壁面能達到光滑平整,不留縫隙,其堅固程度則可在川西這個地震多發區聳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經曆數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卻不倒,有的彎曲為弓,自稱成風景。
羌族碉樓
碉樓是羌族人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建於村寨住房旁。碉樓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碉樓的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此外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撟(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柱或大木柱,柱上掛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