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根腐病
甜菜根腐病
甜菜根腐病是對由五種不同病原引發的,但是最終結果相同的針對天才發作的病害的統稱。其中四種由真菌引發,一種由細菌引發。該類病害會導致甜菜塊根腐爛,造成大量經濟損失。該類病害可以通過田間整理或藥劑噴灑等方式防治。
甜菜根腐病是甜菜塊根生育期間受幾種真菌或細菌侵染后引起腐爛的一類根病的總稱。主要有5種。
甜菜鐮刀菌型根腐病
甜菜絲核菌型根腐病
甜菜蛇眼菌黑腐病
甜菜白絹型根腐病
甜菜細菌性尾腐根腐病
上述五種根腐病病原前4種為真菌引起。
病原為黃色鐮孢(Fusarium culmorum(W.G.Smith)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鐮刀型,無色,具隔膜3~5個,厚垣孢子間生或頂生。該菌出現頻率最多。此外茄鐮孢(F.solani Sacc.)、尖鐮孢(F.oxysporum Schlecht.),也能引起甜菜根腐病。
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病原為甜菜莖點霉(Phoma betae Frank),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該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埋生在表皮下,內含很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從頂端孔口逸出。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圓形或橢圓形,大小4~6×3~4微米。在自然條件下和培養基上均能產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圓形,無色,具厚壁。病菌生育適溫27℃左右。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3~25℃,最高33~35℃,最低2~4℃,適宜相對濕度95%~100%,適宜pH6.5~7。該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個月。種子上的病菌乾燥條件下可存活2年。1℃經2~12小時處理,僅有個別孢子萌發,0℃處理2小時、1℃處理24小時、38℃經50分鐘,孢子均不能萌發。
病原為羅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urzi)Tu et Kimbrough),屬擔子菌亞門真菌。在PDA培養基上菌絲體白色,茂盛,呈輻射狀擴展;菌絲直徑2~8微米,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菌核初為乳白色,后變淺黃色至茶褐色,球形至卵球形,大小1~2mm,表面光滑有光澤。
病原為胡蘿蔔歐文氏菌甜菜亞種(Erwinia carotovora subsp.betavasculorum Thomson,Hildebrad et Schroth),屬細菌。菌體桿狀,大小1.2~2.5×0.6~0.8微米,單生、雙生或鏈狀。無莢膜,無芽孢,周生2~6根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兼性嫌氣性。
引起甜菜根腐病的幾種真菌主要以菌絲、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殘體上越冬;病原細菌在土壤及病殘體中越冬,翌年借耕作、雨水、灌溉水傳播。主要從根部傷口或其它損傷處侵入。
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7月中旬~8月中旬進入發病盛期。該病發生情況與甜菜生育狀況和環境條件關係密切,在田間生育不良的根、畸形根、蟲傷根、人為造成的傷根均有利於病菌侵入。7~8月雨多、土壤水分過大,或土壤過干,都易誘發該病。低洼地塊,春季土壤溫度低,甜菜生長緩慢,植株根系的細胞滲透壓在低溫中影響水分通過,造成細胞原生質被破壞,根系生長緩慢或停滯或損傷,而導致發病。品種間有明顯抗病差異。細菌引起的尾腐根腐病傷口多、雨水多、排水不良地塊發病重。
(2)改進耕作栽培方法,改善栽培環境,選擇土壤肥沃,輪作時間長的平地或地下水位低的田塊,避免重茬和迎茬,注意深耕、深鬆土,做到及時中耕,破除土壤板結層。乾旱嚴重時要及時灌水,可大大減輕鐮刀菌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