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彌

日本醫學家

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男,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醫學家,畢業於大阪市立大學。現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及下屬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個人經歷


早年經歷

高中時閱讀醫師德田虎雄的著作《只有生命是平等的》而倍受鼓舞,決定從醫。
在父親的影響下立志認真學習終於考入大阪重點中學--大阪教育大學附屬天王寺高中,考入高中后其他學生都在認真學習,只有山中熱衷於柔道(據說他有夢想成為日本奧運會代表選手),在高中的3年期間他因為練柔道就受傷了10多次(骨折),三年時間很快就要過去,這個失敗的學生將如何面對人生呢?山中伸彌的父親告訴他:“你多次受傷,看見醫生這麼為病人減輕痛苦,你將來要成為醫生為人類服務。”於是山中就接受了父親的提議,在學校的最後階段認真學習,終於考入了著名的國立神戶大學醫學部。

工作經歷

1987年3月神戶大學醫學院畢業。
山中伸彌
山中伸彌
1987年7月國立大阪病院臨床研修醫。
1993年3月大阪市立大學醫學研究科博士畢業。
1993年4月格拉斯通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博士研究員。
1996年1月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
1996年10月大阪市立大學醫學部助手(藥理學教室)。
1999年12月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遺傳因子教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2003年9月升任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遺傳因子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2004年10月京都大學再生醫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Frontier Medical Sciences)教授(再生誘導研究分野)。
2008年1月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山中伸彌是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ell)創始人之一。
2006年山中伸彌等科學家把4個轉錄因子通過逆轉錄病毒載體轉入小鼠的成纖維細胞,使其變成多功能幹細胞。這意味著未成熟的細胞能夠發展成所有類型的細胞。
2007年所在的研究團隊通過對小鼠的實驗,發現誘導人體表皮細胞使之具有胚胎幹細胞活動特徵的方法。此方法誘導出的幹細胞可轉變為心臟和神經細胞,為研究治療多種心血管絕症提供了巨大助力。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因為其免除了使用人體胚胎提取幹細胞的倫理道德制約。山中伸彌從其他科學家已經公布的研究結果中挑選出24種最有希望的轉錄因子。在試驗室中他發現這24種轉錄因子中的確有4種轉錄因子可以將人體細胞重組成幹細胞。他把4種基因注入皮膚細胞,從而得到“雞尾酒”iPS細胞。事實證明這4個轉錄因子中,其中一個轉錄因子確實是“一次天大的冒險”,因為這一個是與癌症相關的轉錄因子。數月後他又發現即使不使用這個致癌基因,他仍然能夠重組細胞,這樣癌變的幾率會大大降低。但新創造的幹細胞仍然會發生癌變,在他的實驗中,121隻老鼠中,有20%產生了腫瘤。這說明使用逆轉錄病毒,可能使基因產生變異,引發腫瘤等副作用。他表示下一步的研究目標是在不使用逆轉錄酶的情況下實現細胞重組。

獲得榮譽


2007年Meyenburg Award(Meyenburg基金會 [Meyenburg Foundation]/德國癌症研究中心 [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DKFZ])(德國)
2008年《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People)(美國)
2008年羅伯特·科赫獎(德國)
2008年科學技術特別獎(日本)
2008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09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獎
2011年獲得國際最高學術大獎之一的沃爾夫醫學獎,與其一起獲獎的還有美國懷特黑德研究所的Rudolf Jaenisch。
2012年與美國軟體工程師利努斯·托瓦茲獲得芬蘭“千年技術獎”,二人分別獲得60萬歐元的獎金。
2012年10月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John Gurdon)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山中因研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而為人所知。
2015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