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楊橋村

雙楊橋村

雙楊橋村原名桃花峪,隸屬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南30公里、鋼城區政府西10公里處。這是一個具有故事的村莊。

地理介紹


雙楊橋村【原名,桃花峪】隸屬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南30公里、鋼城區政府西10公里處。南與新泰交界,北與紙坊村相望,西與大龍門接壤。現有386戶,1235口人。耕地883畝。

歷史由來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明洪武年間,有丁姓人家在南山腳下建窯燒木炭,后建房室居住。后因村西山上遍植桃樹,故改名桃花峪。清乾隆年間,村彎河上築有青石板橋,橋兩端有參天古楊,蒙邑縣令來此,見石橋古楊景觀有感,而命名雙楊橋,隨之,村名雙楊橋。村有周、和、王、肖、宓、趙、齊、韓、甄、劉、寧11姓,周、和兩姓最多。民國前後,該村屬蒙陰縣;1914年至1939年屬蒙陰七區;1941年屬新甫縣;后歸新蒙縣寨子區;1945年劃歸新泰縣二區(翟鎮);1952年區以下設鄉,屬翟鎮區紙坊鄉;1958年3月撤區並鄉,翟鎮區分為翟鎮、曹家莊、寨子三鄉,由施家峪、寨子、肖馬、紙坊四鄉合併為寨子鄉,該村屬寨子鄉;同年8月成立公社。1962年公社以下設9個管理區,該村屬翟鎮公社廟子管理區;1984年將公社改辦事處,該村屬翟鎮辦事處廟子鄉;1985年12月撤處並鄉,該村屬寨子鄉;1991年1月寨子鄉劃歸萊蕪市;1993年萊蕪升地級市后,歸萊蕪市鋼城區;2000年12月寨子鄉與城子坡辦事處合併為艾山街道辦事處,該村屬艾山街道辦事處至今。

文物景點


雙楊橋昔日的文物景觀現存多處。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依村河而建兩廟,後為觀音廟,前為土地廟。內塑觀音像。廟宇有大殿、山門、影壁,雕樑畫棟,古柏擁翠,氣宇軒昂。據民國七年(1918年)修廟碑記,曾有數次重修。毀於“文革”,現已修復。
建於清朝中葉的“五大院”,聞名百里,因財主周興和與五子合居,且以忠厚老實持家而得名。立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的“縣官判泉”石碑,方形厚重,蒙邑庠生魏麟星撰書的蒼勁小楷碑文,記載了蒙陰縣令兩次判泉的故事。建於清末的鳳凰山寨,寨牆、石碾依存,寨內草房皆毀。村西有相傳“南蠻子”破“石龍”風水留下的片片“龍盤石”。還村北花葫蘆溝“皮狐洞”和前崖“石炕”等景觀。

戰略位置


雙楊橋村地處四面環山的凹地,蓮花山余脈泥岩礫岩和清水灰岩與村中沉積岩相接,水源豐富。四坡泉水較多,其中有兩股泉水穿村而通。村中小河細水長流,屬汶河源頭之一。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雙楊橋解放前地處新泰、萊蕪、蒙陰三縣交界處,屬戰略要衝,乃兵家必爭之地。為避匪患,清咸豐年間在村西鳳凰山百米懸崖上修築山寨,曰“鳳凰山寨”,方圓千米,內有草房百間,因能居住周圍十二個村的百姓,又名“十莊院”。山寨南有懸崖,北面以巨石築成長百米、寬三米、高五米的寨牆。牆上有垛口、哨樓,設東西二寨門。此寨壁壘森嚴,易守難攻。清咸豐同治年間的“南毛子”、宣統年間的掖縣土匪楊得草和“大鼻子兵”。曾多次攻寨,均以失敗而告終。1926年底,寨民尹祖高(魏家峪村人)當了“光棍”,與寨外匪徒互相勾結,裡應外合攻破山寨。1927年,匪首陳三坎帶領匪徒多次據寨四處綁票勒索、殺人越貨,“重的不拿碾砣,輕的不拿雞毛”,糧食、物品、牲畜被統統搶光,村民不堪其禍。同年10月村裡成立由青壯年參加的紅槍會自衛。1928年陳匪連遭紅槍會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而潰散。陳匪於1938年投靠國民黨秦啟榮部,1939年投降日軍,同年臘月陳匪一個排駐紮山寨設防,天天下山搶劫該村,一個月搶了29次,沒讓村民過成年。逼得村民住溝崖、宿堰屋,四處逃難,終年避匪,防不勝防。1940年春的一個夜晚,陳匪抓走王京典、王立興、周全智、周全哲、周學美、周學潤、周學起、周學林等30名村自衛隊員,押在陳匪老窩翟家莊,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酷刑,如不及時拿錢贖回將被活埋。村裡家家戶戶捐獻1萬元大洋將人贖回,從此本來不富裕的村民雪上加霜,紛紛逃荒要飯,有的舉家遷往關東。
1940年12月至1945年8月,日軍在村設據點,監控蓮花山抗日根據地。日偽軍萬人“掃蕩”蓮花山即在該村召開動員會。村西嶺築有水泥石木結構的二層樓堡,從周圍村莊搶來門板樹木扎建木寨。村南設日軍醫院、練兵場。軍車自清泥溝據點沿河而上進村。為讓村民說出誰是共產黨員,日偽軍曾將30名無辜村民擠入一間小屋重刑拷打。日軍駐村期間,將張蘭子集遷至該村,以便尋捕共產黨。自此有“桃花峪集(集日一六,沿河而設)——沒有敢(趕)的”之說(因怕鬼子)。日軍侵佔時期,該村田園荒蕪,村莊凋敝,村民顛沛流離,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糧食畝產僅86公斤。
既遭人禍,又遇天災。該村歷年來常遇冰雹等自然災害。《新泰市志》載:清咸豐十年(1860年)11月、清同治九年(1870年)夏、1963年6月14日、1971年6月l9日、1980年7月6日均降雹成災。1966年3月5日雨雪連降三天,平地冰雪5-7厘米,村路被堵達五天之久。1956年夏發生蟲災玉米90%以上受鑽心蟲危害,減產40%以上。

建設和發展


雙楊橋村為了改變家鄉一窮二白的面貌,勇敢向大自然宣戰。1959年擴建南泉(涌水量30-200立方/小時),建石渠引水北灌。1976年冬又建成容水千方的青石空水庫。1981年鑽成百米深井兩眼,1997年在西嶺建容水200方的水池一座,從此解決了耕地用水和人畜飲水的問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富民政策激發了村民的致富熱情,如今村裡農林牧副多業並舉,百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實行聯產承包制以後,村民精心管理,科學種田,糧食年年豐收。剩餘的勞力紛紛經商,外出打工。如今村裡80%的人,在萊鋼、淄博瓦廠打工。村有數百人從事制瓦業,使村裡年收入增加百萬之多。人們富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村裡人唱道:“祖祖輩輩住草房,80年代改瓦房,90年代帶走廊,明天俺就住樓房”。人們必然相信,隨著黨的富民政策深人人心,雙楊橋村人的日子會一天比天好起來。
雙楊橋村具有光榮革命傳統。戰爭年代,一大批村民紛紛報名參軍參戰。村人周慎禮14歲參加八路軍,後任陳毅元帥的警衛員,解放后供職國家計量局科委主任、師地級。其長女宋雲原任外經貿部翻譯,女婿原任中共中央外賓接待處翻譯,其二女去美國,其三女現在國家技術監督局工作。1936年參加八路軍的周記廷在抗戰解放戰爭期間,送情報,探敵情,機智勇敢,屢立戰功。在淮海戰役中,民兵周學福、周慎光、肖光和冒著槍林彈雨,抬單架,送給養,成為支前模範。1985年周士功、和西勇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榮立三等功。周士功在前線被評為“紅旗駕駛員”。

教育發展


雙楊橋村一向尊師重教,民國初年村裡就建私塾一處;1951年村民自動建民辦小學校一處;1955年成立正式小學;1966年建新校一處;1983年學校達到“六配套”標準(即院牆、大門、廁所、操場、旗杆、課桌凳配套);1994年村“小北庄”與鄰村大龍門聯建雙龍聯小一處;1975年至1977年設初中班;1976年建幼兒園。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全村有1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教育出人才,教育出效益。隨著時間的發展,村裡有知識的人會用現代化的手段,把雙楊橋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