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博陵的結果 展開

博陵

古代行政區劃

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於今河北定州、深州市、饒陽、安國等地。博陵一名的確在諸多人中還是頗有歧義的。歷史上究竟有幾個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兒,還真是件一時說不清楚。中學課本中的註解,博陵在今河北定州市。而如今的蠡縣、博野、安平、深州、定州等地的街區、店面等,多有冠以“博陵”之名者。

根據深州前磨頭南3km殘存的博陵碑文分析。古博陵郡遺址在這一帶。

位置變遷


據《晉書·地理志》,晉武帝泰始元年置高陽國,封司馬珪為高陽元王,領博陸、高陽、新北城,蠡吾,領四縣七千戶;漢時之蠡吾,改隸高陽國,而高陽國的治所在博陸。這裡所說的博陸,是當時的博陵和陸成縣合併后的稱謂。當時城在蠡吾南十五里,即北魏時的博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滱水》“(博陵)晉太始元年復為國,今謂是城為博野城。”楊守敬注據《輿地廣記》,說“晉改博陵為博陸。”並且說:“《晉志》高陽國治博陸,……後魏改縣為博野,屬高陽郡。《地形志》,饒陽有博陵城,博野有博陸城,是縣城屢有遷徙,即今蠡縣治。”由此看來,博野之稱博陵也是不無根據的。而且據此饒陽也可以稱博陵。
蠡吾與博野,北魏時俱隸高陽郡。《魏書·地形志》:“高陽郡:晉置高陽國,后改。領縣九戶三萬五百八十六,口十四萬一百七。高陽前漢屬涿,後漢屬河間國,晉復。有郝神、高陽城。博野有博陸城、侯城、武城、中鄉城。蠡吾前漢屬涿,後漢屬中山,晉屬。有清涼城、顓頊城、蠡吾城、石羊壘。”北齊省蠡吾併入博野。《隋書·地理志》:“(河間郡)博野舊曰博陸,後魏改為博野,后齊廢蠡吾縣入焉。”
至隋,廢北齊在安平所設博陵郡,《隋書·地理志》:“安平后齊置博陵郡,開皇初廢。十六年置深州,大業初州廢。”當時深州治所設在安平,唐時移治所於深澤,一度改為饒陽郡,后又復深州。至宋代又移治靜安,在今深縣南二十五里。到了明代廢靜安歸入深州,遷治所於吳家莊,即深縣之所在地。據此看來,深州之稱博陵亦不謂無據。
隋煬帝又於大業九年十月下詔,改博陵為高陽郡。詔書說“博陵昔為定州,地居衝要,先皇曆試所基,王化斯遠,故以道冠《豳風》,義高姚邑。朕巡撫氓庶,爰屆茲邦,瞻望郊廛,緬懷敬止,思所以宣播德澤,覃被下人,崇紀顯號,式光令緒。可改博陵為高陽郡,緩境內死罪已下,給復一年。”后復隸定州。《地理志》又說:“博陵郡舊置定州。後周置總管府,……大業初置博陵郡,又廢安喜入焉。”自此至唐,博陵之稱專屬定州矣。
定州的歷史變遷,唐杜佑的《通典》記載的非常詳細,《通典·州郡·博陵郡》說:“定州,帝堯始封唐國之地。戰國初為中山國,後為魏所並,后又屬趙。秦為上谷、鉅鹿二郡之地。漢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為中山國。後漢因之,晉亦不改。後燕慕容垂移都於此,北嶽常山在焉。後魏為中山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為定州。後周置總管府,領鮮虞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博陵郡,后改為高陽郡。大唐為定州,或為博陵郡。領縣十一:安喜、北平、鼓城、恆陽、新樂、義豐、望都、無極、唐昌、深澤、陘邑。”
而據《舊唐書·地理志》:“安平漢縣,屬涿郡。武德初,置深州,以縣屬。十七年,州廢,屬定州。先天二年,來屬。……博野,漢蠡吾縣,屬涿郡。後漢分置博陵縣,後魏改為博野。武德五年,置蠡州,領博野、清苑,割定州之義豐三縣。八年,州廢,三縣各還本屬。九年,復立蠡州,領博野、清苑二縣。貞觀元年,廢蠡州,博野、清苑屬瀛州。永泰中,屬深州”這裡記述了深州、安平、博野、蠡縣、定州等地當時歸屬變遷的基本情況。
有趣的是,古之蠡吾為後來之博野,博野則後來的蠡吾,而且幾次遷徙更換。據《大清一統志》,今之博野,乃漢之蠡吾,今之蠡縣,乃漢之博陵,後魏及唐宋以來之博野。自北齊廢蠡吾入博野,歷隋唐時,蠡吾故地為博野之西境,宋置永寧軍,金改蠡州,並以博野為倚郭,元至元初省博野,三十一年復置博野縣於今蠡縣界,屬保定路,其時蠡州與博野始分,然博野之名猶在故地也。明洪武元年,遷於西南十八里,為今治。由是博野蠡縣名稱互易,皆非故地。
綜上所述,大略可知此博陵所指,東漢之時在今蠡縣或博野,晉至北齊在今安平,隋時或謂今深縣,隋唐以後則謂今之定州矣。
此外,據《隋書·地理志》:“(臨洮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更名縣曰臨洮。……又置博陵郡及博陵、寧人二縣。”《新唐書·地理志》也說:“洮州臨洮郡亦有博陵縣:十二年省博陵縣,天寶中省美相縣,皆入臨潭。”此博陵當為今甘肅岷縣、臨潭之地。

蠡吾縣


蠡吾原為河間國的屬縣。漢順帝永建五年,河間王劉開上書,願分蠡吾縣以封兒子劉翼,順帝從之。蠡吾便由縣升為侯國。後來置以為郡,當時不過是僅為奉護園陵而設,且時有興替,然而作為一個皇帝登上九五之尊前的藩邸所在,絕非一般郡縣可比。到桓帝永康元年,河間和博陵二郡,竟可以同漢高祖劉邦為太上皇所建的新豐,以及高祖發跡的家鄉沛縣相比擬,其繁盛之概可以想見。《後漢書·桓帝紀》就說:“(永康元年)是歲,復博陵、河間二郡,比豐、沛。”據說,至漢末獻帝建安年間,罷博陵郡,歸於與之鄰境的安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滱水》:“《地理風俗記》曰:博陵縣,《史記》蠡吾故縣矣。漢質帝本初元年,繼孝質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為縣,又置郡焉。《桓帝紀》:在延熹元年,分中山置博陵郡。漢末,罷還安平。”楊守敬注說:“《獻帝起居注》所載,冀州統郡,其一博陵,迨入魏遂無可考,則酈氏所謂‘漢末罷還安平’者,信矣。”
至於為什麼罷去博陵郡,恐怕同桓帝之弟劉碩有關。漢桓帝追尊蠡吾先侯劉翼為孝崇皇帝,廟曰列廟,陵曰博陵。於建和二年,改封弟弟都鄉侯劉碩為平原王,留在博陵,奉劉翼之後。又尊劉翼的夫人馬氏為孝崇博園貴人,以涿郡的良鄉、故安,河間的蠡吾三縣為湯沐邑。然而,劉碩嗜酒,多有過失,桓帝令馬貴人管領河間王家事。到建安十一年,國除。蠡吾的博陵郡之名也可能同時不復存在了。

博陵郡


博陵,作為地名,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在《田敬仲完世家》中有:“晉伐我,至博陵。”事在齊威王六年,戰國時的齊國,都於臨淄,轄有山東的濟北、膠東之地,既是來伐我,博陵自是齊國之地。唐張守節《正義》僅稱“在濟州西界也”。唐杜佑《通典·郡縣·博平郡》:“博平:齊之博陵邑也。有攝城。漢博平縣故城在今縣東界也。”《元和郡縣誌》、《嘉慶一統志》也俱稱:春秋齊國有博陵邑。漢置博平縣,屬東郡唐太宗貞觀時併入聊城縣,武則天天授年間又恢復設置。今山東茌平之博陵鎮即此。
東漢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據《後漢書·桓帝紀》:“(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後於博陵。”又“(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園陵。”東漢末年,梁太后和她的哥哥大將軍梁冀當權,漢質帝劉纘被梁冀鴆毒駕崩,太后將襲為蠡吾侯的劉志徵召到夏門亭,準備將妹妹嫁給他。於是兄妹二人定策禁中,擁立劉志為皇帝,是為漢桓帝。桓帝祖父是河間孝王劉開,父親是蠡吾侯劉翼,劉翼死後,兒子劉志襲封為蠡吾侯。劉志即位當了皇帝之後,追尊父親劉翼為孝崇皇帝;母親郾氏是劉翼的媵妾,故追尊為孝崇博園貴人。梁太后駕崩之後,才又追尊為孝崇皇后,其園陵曰博陵。當時置郡,郡治在蠡吾是毫無疑問的。

博陵國


晉武帝泰始元年,置博陵國,治所在安平。領安平、饒陽、南深澤、安國四縣,一萬戶。
北魏復改為博陵郡,隸屬於定州。北魏道武帝皇始二年,改中山國為安州,天興三年又改為定州,此為“定州”名稱之始。當時的定州管領中山、常山、鉅鹿、博陵、北平五郡。而當時的博陵郡,轄饒陽、安平、深澤、安國四縣。直至北周,少有變更,安平之有博陵之稱理之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