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子頭村
山東海陽鳳城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陂子頭村位於海陽市南部,隸屬鳳城街道辦事處。西距街道辦事處駐地6公里,距市政府駐地16公里。全村轄區總面積5.4平方公里,全村有347戶,937人。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李姓由步鶴村遷到高家莊,后又來此定居建村。因村處陂水小溪旁,故名陂水頭村。后演變為陂子頭村。解放前只有李姓,后王、劉、唐、董、姜、楊、趙、黃姓等陸續來此定居。,地處東經121°17′,北緯36°43′。東與寨后村為鄰,西依凸輪山,南靠黃海,北與新安村山泊相接,其中耕地134.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桑等。 2002年,有李、王、劉、唐、董、姜、楊、趙、黃等9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李姓。
1942年8月9日盤踞留格庄的秦毓堂部被消滅,本村解放。 1947年11-12月國民黨第五十四師侵犯鳳城期間,本村被其侵佔。大部分村民轉移到盤石店一帶,時達一個多月,財物損失嚴重。同年12月本村一位老年婦女同兒媳勸說一名國民黨士兵歸降人民解放軍,並深夜冒險親自帶其轉移至徽村接待站,受到軍政領導的讚揚。 1949年7月30日本村遭受百年不遇的颱風暴雨襲擊及海嘯災害,村南33.3公頃豐收在望的莊稼被海水淹沒,村民生活發生困難。在黨組織領導下,開展生產自救,度過災荒。 1954年本村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82年遇到幾十年少見的大旱,秋作物減產大半,不少地塊絕產。1983年,國家返銷小麥1.5萬公斤。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文教科技1942年解放后,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本村設初級小學。1948年,成立陂子頭完小。1969年,陂子頭完小改為陂子頭聯中,有學生240餘人。1976年,陂子頭聯中由聯辦村共同出資12萬元,修建新校舍。1978年,改為三年制,有教職工23人,學生380餘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曾被評為海陽縣“教書育人先進單位”。1984年,陂子頭聯中改為陂子頭學區小學。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5人。陂子頭秧歌是“海陽大秧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全市聞名。村委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學習,村民中有5人獲技術員職稱,2人獲農藝師職稱。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是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全村收入85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3665萬元,人均存款26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機動車110輛,摩托車146輛,電話180部,彩電246台,電冰箱60台,洗衣機10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坑窪不平,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9年,村委統一規劃街道和房屋建設。到2000年,新建房子100餘幢,並建築了2層樓的冷藏廠。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集體福利1971年,村合作醫療站建立,為本村及鄰村群眾治病,對老人及重病人上門送葯。1981年,購買16mm電影機1台,自放電影。1982年,投資9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7年,投資10萬元,修自來水蓄水池,村民開始用上自來水。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李書存經區農救會王承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李書存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裡成立了兩個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霸鬥爭。在抗日、解放戰爭中,有68人蔘軍,其中為國捐軀者20人、負傷8人;組織支前130餘人次,先後參加萬第、莒南縣、魯西南等地戰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4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52名。1949年後,相繼由李書禮、李德林、李豐民、李振安、李瑞洲、李倉安、李耿林、李書和任村黨支部書記。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6月,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李忠林、李貞安、徐淑卿、李官林、李永安、李學安、李雪林、李瑞洲、李豐民、李瑞三、李書和、李洪國。1999年5月,黨支部書記李書和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