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格庄
留格庄
明洪熙元年(1425年),王毓華從河南省開封府遷此建村。因夙慕包拯之名,故命村名龍圖庄。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河水泛濫成災,本村倖免。鄉民喜曰“留個庄”,遂以此為名。后演變成留格庄。留格庄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18′,北緯36°46′。背依唐王山,東、西、南為平原。東鄰周格庄,西與蓀疃、草家泊村接壤,南靠楊台、河崖村,北毗日照庄、姜格庄、大溝店村。留格庄河自北向南流經村西,青石公路橫穿村北,南距乳(山)即(墨)一級公路約500米。西距市政府13公里,隸屬留格庄鎮,是鎮政府所在地。全村轄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2.1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果品有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795戶,2129人。有王、陳、呂、劉、李、張、於、趙、隋、高、杜、安、蘇、姜、孫、曹、欒、梁、程、冷、楊、林、辛、羅、唐、邵、成、徐、任、宋、紀、牟、韓、董、孟、盛、裴、黃、魯、江等40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居多。
1940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四日)日軍侵佔本村,殺死6人,傷3人。 1941年1月國民黨投降派頑軍秦毓堂部第二團佔據留格庄。 1942年8月9日膠東軍區攻克秦毓堂部二團留格庄據點后,本村解放。同年10月開展減租減息運動。 1946年開展“土改”運動,組織農業互助組。 1954年第一處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16戶參加。 1957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本村稱為留格庄人民公社留格庄大隊。 1964年國家體委副主任榮高棠帶領工作組進村,開展“四清”運動。 1965年唐王山攔河閘建成,國家體委副主任榮高棠題詞:唐山口“四清”閘。1998年拆除。 1968年8月本村開始“文化大革命”,群眾發生武鬥,本村死亡1人。 1975年3月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2年投資50萬元,在村西修建大口井1眼,配套水利設施,灌溉面積100公頃。 1983年留格庄河大橋竣工。同年12月安裝上電話總機。同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7年投資17萬元,修建蓄水池,自來水通往各戶。 1988年安裝上閉路電視。 1991年建成50米寬、1000餘米長的商業街,既繁榮了經濟,又方便了交通。 1998-1999年安裝了有線電視。 1998-2000年連續3年遭受旱災。
文教科技清代,本村有呂子哲主辦的益文義塾。清末、民初,又建起崇文書房。解放后,公辦留格庄完小兼中心小學。1985年,村投資10萬元,建立留格庄中心小學,有教職員工29人,學生355人,入學率100%。中心小學內設幼兒園,有教師2人,幼兒63人。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同年,村小學被評為煙台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85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村重視文娛和科技教育工作,每年排演秧歌,經常派人外出學習。2000年,全村有技術人員25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后,村民生活不斷提高。1984年,糧食人均418公斤,人均收入750元。1985年,全村有千元戶550戶,萬元戶50戶,5萬元戶2戶,10萬元戶1戶。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220輛,摩托車171輛,電話600部,彩電720台,電冰箱220台,洗衣機220台,行動電話109部。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2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1985年,用石塊砌壘河堤,從此免遭河水之害。1998年建成戲台,整修了南北大街。到2000年,村民建新房400多棟,以前的草房都換成瓦房,有62戶村民在青石公路兩旁蓋起了兩層樓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王淑德是本村第一名中共黨員。自1942年10月建立黨支部以來,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王作桐、王希連、王增高、王德先、王福謙、王成雲、王永倫、王潤興、王洪良、呂正海、王洪秀、王潤勝。2002年,全村有黨員102名。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王奎禮、王和彬、王欽生、王振太、王全九、王文英、王登選、王增高、王成仁、陳玉峰、王永倫、呂正海、王潤勝、王華、王德棣、王介永。1999年5月,王介永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1987年,本村被中共煙台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村”,1998年,村調解委員會被煙台市司法局、人事局評為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