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梁武帝蕭衍組詩

《子夜歌》,是南朝民歌吳徠聲歌曲中的一支。相傳是晉代女子子夜所首創,故名。現存四十二首,其中也包括這兩首。

郭茂倩《樂府詩集》均定為“晉宋齊辭”,歸入“清商曲辭”類。但據徐陵《玉台新詠》,並觀詩歌風格,定其作者為梁武帝蕭衍。

作品全文


其一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
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其二

朝日照綺窗,光風動紈羅。
巧笑蒨兩犀,美目揚雙蛾。

註釋


恃愛:仗恃著恩愛。如:若。好像。
欲進:想要前進。未肯:沒有肯。不肯。
徠口朱:紅唇的嘴。發:發出。唱出。
艷歌:古樂府《艷歌行》的省稱。玉指:白玉般的手指。
弄:弄琴。撥弄。嬌弦:嬌柔的琴弦。
朝日:早晨的日頭。光風:雨止日出時的和風。
綺窗:錢形圖案之窗戶雕飾。指刻鏤有錢形圖案的窗戶。青苔的美稱。青苔形似錢,故稱。
紈素:潔白精緻的細絹。素色的細絹。巧笑:工巧的笑容。美好的笑。
蒨:同‘茜’。鮮明貌。雙蛾:一雙蛾眉。美女的兩眉。蛾,蛾眉。
兩犀:【漢典】指上下牙齒。犀,犀骨,人髮際隆起的骨。如犀角之額骨。所謂貴者之相。
雙蛾:一雙蛾眉。美女的兩眉。蛾,蛾眉。

白話譯文


其一

懷著愛意想要進去,卻帶著羞怯不肯踏足。嫣紅的嘴唇唱出艷麗的歌曲,晶瑩纖細的手指彈出美妙的樂章。

其二

早上的太陽照著窗戶,微風吹動潔白的絲綢。美人巧笑倩兮、情侶心有靈犀,美人開懷地笑著、娥眉飛揚。

作品賞析


這兩首小詩,都是描繪女子;但身份由於不同,寫法上也各具特色。
第一首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表演彈唱的歌女。作者如同養鳥人欣賞籠鳥一樣,正以一種得意的心情以及讚許的目光欣賞著她的演出。一二句以形寫神,以“如欲進”與“未肯前”描寫歌女“恃愛”與“含羞”的神態:她憑仗著主人的寵愛,彷彿正要向聽歌的主人走去;但她終於沒有前進,原來她害羞了。這兩句寫的的歌女彈唱前的神情體態。她是坐著準備彈唱的,實際上並不存在由於“恃愛”與“含羞”作出的“如欲進”與“未肯前”的表示。也許只是在調弦彈唱時向前略微欠一欠身子吧。詩人便故作多情,筆底瀾翻,極盡誇張渲染之能事。三四句繼而正面寫歌唱與彈奏,用大特寫鏡頭展示口唱與指彈兩個動作。注意演員的“口”與“指”,這原是一般人的欣賞習慣。出現在詩人眼前的是“朱口”與“玉指”,“口”是紅潤的,“指”是白凈的。由此美的局部,令人聯想起這是一位年輕貌美的歌者,同時從“朱”、“玉”這兩個肯定性的修飾詞中,也隱約透露出詩人對歌者的愛悅之情。歌稱“艷歌”,弦名“嬌弦”,則又進一步寫出它彈唱的動人。一個“弄”字,包含了“輕攏慢捻抹復挑”種種純熟的動作,亦傳達出演奏者沉浸於曲調之中的熱烈而又細膩的感情。.
第二首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閨中少女。前兩句寫這位少女的居住環境:旭日照到她那有花紋的格子窗欞上,晨光中,微風吹動輕柔的絲質窗帘。“朝日”、“光風”,視野開闊,色調明快;“日照”、“風動”富於動感;從“綺窗”寫到“紈羅”,視線由窗外轉至窗內。后兩句接寫那女子,窗框恰似鏡框,從中映出女子的形象。這兩句用《詩經·衛風·碩人》的典故:“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蒨”通“倩”,形容樣子美好;“犀”,瓠瓜兒的子兒,瓠瓜子又白又長,排列整齊,故用比方長得潔白整齊的牙齒;“蛾”,指蠶蛾細長彎曲的觸鬚,用以比喻女子好看的眉毛。詩人並不從頭到腳為那女子畫像,而是擊中筆力寫她富於光彩的笑容與眸光;她甜甜地一笑,露出兩排漂亮的牙齒;她秋波流轉,揚起一對好看的眉毛。
以上兩首詩,寫人都只舉出局部,由局部暗示美的全人;又多用動詞,以動寫靜,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少女的美艷和青春的光彩。但第一首,筆力全集中在歌女身上,繪聲繪色兼寫其聲音,呈現出的形象是一位眾目睽睽之下自彈自唱的歌女;第二首則從環境寫到人物,在色調明快的背景襯托下,映出閨中少女的形象,似乎是一幅正當她嫣然一笑、美目流盼的瞬間搶拍下來的生活照。

作者簡介


梁高祖武皇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知事,母張尚柔。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於台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謚為武帝,廟號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