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鑼鼓

豐收鑼鼓

豐收鑼鼓是彭修文、蔡惠泉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具有鮮明山東音樂特點的管弦樂曲,樂曲借鑒中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展,推陳出新,充分發揮中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表現能力,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

概述


“豐收鑼鼓”是獨有的打擊樂曲種。發源於明光市潘村鎮紫陽南劉庄一帶,是流行於皖蘇兩省,明光五河、盱眙、泗洪四縣的一種民間打擊樂的藝術形式。
豐收鑼鼓在當地民間孕育而生並繁衍發展。明末清初,“豐收鑼鼓”(小五番)的第一代傳承人程開學的父親在民間小戲班做鼓樂手,由於戰亂回家務農,又逢荒災。他就帶上家人,手持鑼鼓沿途乞討渡日。
戰亂荒災過後,回到故里,開始整理鼓譜,并行成了起初的“豐收鑼鼓”(小五番)。
“豐收鑼鼓”的樂手不限,少則八至十幾人,多則幾十人。
鼓樂器件有:鼓、鑼、鐃、鈸,其鼓譜獨特,表演的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

特點


豐收鑼鼓
豐收鑼鼓
“豐收鑼鼓”的基本特點是:第一,鼓聲激揚。看“豐收鑼鼓”未見其形,早聞其聲,而且聲振如雷。傳統的配置比例是鼓2鑼4鐃4鈸2。現今人數擴大,多到幾十人,鼓和鑼、鐃、鈸的比例加大,聲響效果更加突出。演奏的方法是鼓指揮,鑼主奏,鐃和鈸輔配,交替擊打。第二,曲式歡快。“豐收鑼鼓”的曲牌,既獨立成章,又聯結成套,由過去的小五番演進到現今的大十番,番曲分為“番頭”“主體”“番尾”三個部分。第三,場面歡快。“豐收鑼鼓”演奏多達幾十人,配上喜慶的服飾,“V”字形展開,時而迎面打奏,時而交叉擊打,站立與蹲坐,跳躍與翻轉,場面歡快喜慶。

樂曲組成


1、在雄壯嘹亮的引子后,展現了一幅熱情歡欣、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跳蕩,節奏明快,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後的鑼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豐富的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為歡騰、高漲。
2、以吹管樂器富有號召性的音調開始,轉入弦樂組和笛子先後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然後笛子與彈撥樂器以軟快節奏和跳躍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3、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樂和散板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雲鑼則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的水庫粼波。
4、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用潮州大鑼鼓的打擊樂器,並借鑒其“火炮”點子加以發揮,氣勢磅礴,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后,打擊樂隊又運用京劇鑼鼓中擅長表現緊張、急促、激烈場面的“急急風”、“馬腿”和蘇南吹打中的“螺螄結頂”點子加以發展,構成了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
樂曲中段慢板部分,運用左手滑、按、吟、揉等技法,結合在傳統箏曲的韻律上,更具可聽性,為大眾所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