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
軍用轟炸機
轟-6(代號:H-6,英文:Xian H-6 Strategic Bomber)轟炸機,是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西安飛機製造廠,簡稱:西飛,代號:172廠)參照前蘇聯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研製。圖-16採用兩台渦輪噴氣發動機,后掠翼型。1959年中國開始仿製圖-16,后一度終止。1964年3月恢復研製。1966年10月完成,用於靜力試驗。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採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1969年轟-6批量投產。國產化的轟-6轟炸機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中型轟炸機的歷史。
轟-6主要擔任戰術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多種任務。該機是中國空軍轟炸力量的核心,並不斷對動力、航電及機載武器進行改進和發展多種特種平台,預計將服役至2020年左右。
轟-6已有十餘種改型,其中最新改型轟-6K/G可以發射遠程空地巡航導彈,大大提高中國空軍的戰略打擊能力。
轟-6甲(H-6A)三視圖
1956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批准圖波列夫設計局向中國轉移全新的圖-16中程轟炸機生產技術。1957年,聶榮臻代表中國前往蘇聯談判引進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圖-16。1959年9月,首架用蘇聯製造部件組裝成的轟-6交付中國海軍航空兵。1957年9月中蘇友好條約簽訂后,蘇聯決定協助中國建設一座中型轟炸機製造廠,同意中國授權生產圖-16轟炸機,根據蘇、中雙方的協議,同年蘇聯給予中國2架圖-16A整機做樣機,一架拆解作為機體研究、另一架則交由西安飛機廠拆解分析其生產模具規格。另外蘇方提供一架圖-16整機部件及一架圖-16散裝部件由中方組裝、裝配,然後由蘇方提供各種零部件毛坯和原材料由中方進行加工製造。中方決定由哈爾濱飛機廠(轟-5設計製造廠)與西安飛機廠(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國內自製工程,1959年蘇聯將全套的圖-16技術圖紙和資料交給中國。
1958年10月12日,周恩來總理就提前試製轟炸機問題打電話給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隨即派張連奎、王西萍、陸綱等赴蘇聯進行具體談判。到1959年,再次跟蘇聯談判進口米格-21或更新型飛機和導航設備時,中方提出圖-16飛機性能落後,希望蘇聯能提供更新型轟炸機和空空導彈,最終因中蘇交惡而沒有下文。
1959年中國哈爾濱飛機製造廠(代號:122廠)開始仿製採用進口散件組裝圖-16轟炸機,並於1959年9月27日,第一架飛機首飛成功。當年12月交付部隊。中國生產的型號后稱為“轟-6”。由於運動時期對產業研發生產的破壞,原哈飛大飛機車間室的技術員馬鳳山,其與哈飛大飛機室、圖16項目一起被調去西飛,1961年研製工作由哈爾濱飛機廠與西安飛機廠共同承擔全部轉為由西飛承擔。1964年3月西安飛機製造公司(代號:172廠)重新恢復研製。由於選擇建設工廠的廠址有重大地質問題,造成了仿製工作上的重大經濟損失。
轟-6是當時中國試製的噸位最大的飛機,全機零件多,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及工作量大。在試製過程中,陸頌善組織技術力量,補齊了蘇聯沒有提供的強度計算等資料,編製了新工藝和關鍵技術資料,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應用了多項新技術。第一架轟-6原型機於1966年10月完成,用於靜力試驗。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採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1969年轟-6批量投產。國產化的轟-6轟炸機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中型轟炸機的歷史。
轟-6甲4201號執行空投原子彈試驗任務
轟-6甲4251號執行空投氫彈試驗任務
轟-6原型機研製成功后,西飛進一步研製了轟-6的第一個正式型號轟 -6甲。在此之前,西安飛機製造廠於1963年接收了哈爾濱飛機製造廠1959年用蘇聯散件組裝的一架轟-6(因此,實際上這是一架中國組裝的圖-16),改裝為核航彈運載試驗機,任務代號21-511任務,1964年改裝完畢。1965年5月14日,中國轟炸航空兵某師李源一機組駕駛這架圖-16(編號4201)飛機,首次空投原子彈爆炸成功,李源一機組為此立集體一等功,第一飛行員李源一和第一領航員於福海記個人一等功,其他4名同志記二等功。周總理、鄧小平、陳毅、賀龍、聶榮臻等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副師長李源一和領航員於福海等人。這架飛機曾經在轟炸航空兵某師服役,退役后被送往空軍航空某校做教學設備。這架飛 機上,改裝增裝了投放掛彈系統、加溫保溫系統、防護系統和臨時性試驗設備。到甲型正式投產裝備,令解放軍空軍擁有了國產化的大型轟炸機,主要作為常規轟炸力量使用,並能使用中國研製的各種空投核武器。1966年5月15日,轟-6甲才通過生產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投產。1967年6月17日,轟-6甲4251號轟炸機執行了中國第一次空投氫彈試爆。
空投氫彈的4251號轟-6現存中國航空博物館
轟-6D轟炸機
轟-6D
轟-6F
掛載KD63空地導彈的轟-6D
轟-6M掛載的彈藥
轟-6M掛載彈藥
轟-6D在1000到9000米高度之間投放該彈。投放后導彈自由下落至850米高度,發動機點火,於500米高度改平;至預訂射程時彈載多普勒導航雷達關機,末制導雷達開機捕獲目標;隨後導彈開始俯衝,命中后三個觸發引信起爆戰鬥部,摧毀敵艦艇目標。兩發齊射間隔5~15秒,對於當時的艦艇來說,這一時間間隔足以導致艦空武器系統缺乏足夠的反應時間攔截第二枚導彈。
研製鷹擊-6
鷹擊-6
曾空投氫彈的轟-6型4251號機
由於已經有仿製上游-1號以及研製海鷹1號和海鷹2號導彈的經 驗,對於鷹擊6號的研製有些輕車熟路。鷹擊6號的末制導雷達採用了新型的單脈衝雷達,而不是上游1號和海鷹導彈初期的圓錐掃描雷達。所謂圓錐掃描就是以一束與天線中軸線成很小角度、寬度只有1~2度的筆形波束圍繞天線中軸旋轉來確定目標空間位置,掃描範圍類似一個圓錐。這種掃描方式最早是納粹德國應用於"維茨堡"高射炮火控雷達跟蹤,缺點是容易受到角度欺騙干擾,而且無法對抗角度欺騙干擾,因此戰後都採用單脈衝制式跟蹤目標。大陸在70年代初,就成功地研製出了彈用單脈衝末導雷達,並開始改裝在海鷹導彈進行試驗。在研製鷹擊6導彈時,這些單脈衝雷達並沒有完全成熟,由於對雷達研製進展有充分的信心,因此還是作為現成產品入選。不過由於文革多年荒廢基礎研究,缺乏預研儲備,很多哪怕是細小的問題都得從頭試驗,因此研製進展很慢。從1977年到1979年才研製了9套DM1A單脈衝末導雷達進行試驗,1981年改進了抗干擾電路后命名為DM1C,經過1982年的幾次試驗后,整機終於定型。這是中國新一代末制導雷達。
鷹擊-6導彈上採用了小型邏輯部件構成的數字化指令機構,與海鷹2導彈的電子管模擬機構完全不同,穩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機構體積也減小很多。這也是大陸最早的具有程序指令和邏輯判斷式的射程式控制制指令功能的彈上機構設備。
鷹擊6導彈有一套773多普勒雷達主要用於測速而不是探測目標。由於高空投放已經具有初始狀態,各種氣流對導彈航向、姿態和高度隨機影響非常複雜。空艦導彈速度慢,飛行時間相對較長,這些因素使導彈在進入自控段后,側向縱向都會出現很大的散布,嚴重影響彈上末導雷達捕捉目標。利用彈上多普勒雷達測速能夠精確獲得飛行地速,提高導彈命中精度,而採用空速管測速,只能測量對氣流的空速,不能反映導彈真實飛行狀態。對於飛行高度的測量也同樣採用了精確的無線電高度表取代原有的氣壓膜盒式高度表,這種高度表精度高,能夠控制導彈超低空飛行。
採用轟-6D作為載機首先是因為其載彈量大,是當時大陸載彈量最大的作戰飛機,當時大陸海空軍對導彈主要強調戰鬥部威力,因此導彈的體積重量都很大,只有轟-6系列的飛機能夠攜帶,其次是當時的設備體積重量也不小,一般飛機難以裝下。轟-6丁的機載火控系統主要以射擊指揮儀為中心,用245轟炸雷達搜索目標,航向基準陀螺為目標方位參照。當245雷達發現目標后,指揮儀參照航向陀螺指示自動計算射擊的舷角,並給出前置提前角。由於空射導彈與飛機的姿態有關,因此必須有航向姿態系統和機身機翼的陀螺穩定平台確定導彈發射的初始姿態,使導彈投射后結合射擊指揮儀裝定的目標參數自動調整飛行,不然很可能一頭扎進水中。全套的設備安裝在轟-6飛機上,將整個導航艙和儀器艙擠得滿滿當當。
245雷達是50年代初前蘇聯研製的一種用於轟炸的雷達,具有目標搜索功能,同時由於其波束窄,掃描速度快,很適合精確跟蹤定位艦艇一類相對速度較慢的目標。於是大陸的研究人員決定利用其這個特點,結合指揮儀搞出一套邊掃描邊跟蹤的火控系統。實現這個功能主要是射擊指揮儀對245雷達數據的處理利用。由射擊指揮儀不斷記錄和刷新雷達接收到的目標位置,並用於顯示和裝定,就是實現了邊掃描邊跟蹤,當時稱這類系統為"雙邊"系統。就當時的ZJ-6射擊指揮儀的處理元件技術水平來說,完全可以作到同時邊掃描邊跟蹤兩個水面艦艇目標。獨出心裁的設計,使轟-6丁火控系統不僅作用距離遠、精度高,還能完成領航和轟炸。1979年11月,火控系統裝在一架轟-6甲飛機上進行了試驗,證明性能良好,完全滿足技術要求。這些很有特色的系統卻是研製人員在唐山地震后的危房和地震棚中完成的,世界上從來也沒有如此艱難困苦的導彈火控系統研究環境。
系統試驗
1978年夏天,在陝西閻良進行了首次空中試驗。主要是試驗轟-6D飛機帶彈在1000~9000米空域飛行,測試空中應急燃料排放、機彈遙測傳輸干擾,測量機彈系統的作用距離和方向圖等。首次帶彈起飛后,飛行員報告飛機發生了強烈振動並請求緊急迫降。飛機帶彈降落非常危險,雖然是沒有戰鬥部的遙測彈,但一旦在降落中掉落對於飛機也是很致命的,好在降落非常順利。經過檢測后發現震動是機彈間的空氣紊流造成的。因為帶彈的飛機是專門用於實驗的轟-6,導彈掛在機腹下而不是設計的機翼下,機腹掛彈艙口沒有做保形處理,敞開的艙口導致結構強度降低造成震動。發現問題后,只在艙口用螺絲擰上保形蓋板就解決了。
轟-6H
轟-6H
1978年10月以後,鷹擊-6開始在戈壁灘進行模擬投放試驗。三發鷹擊-6和一批批的儀器、人員陸續到達。當時一些國家的偵察衛星拍攝到了西靶場附近的軍用機場上的轟-6飛機,而且這架飛機長時間的停留引起了這些國家的關注,中國在研製新型機載武器的傳言不脛而走。1978年11月6日轟-6進行了投放導彈的試驗,不過這次投放在導彈還沒有轉入平飛前墜地摔毀。查找了很多原因后25日再次投放,結果照樣墜毀,兩次莫名其妙地失敗非常令人沮喪。只好發動所有人員找問題,最後發現設計的生產圖紙將彈上仰俯阻尼陀螺接反,而工藝圖紙又表成正確接法,廠家是按工藝圖紙驗收,從而沒有發現生產圖紙的問題。改動后,用最後一發試驗彈於1978年12月5日再次試驗。當導彈投下后,滑翔到預定地點點火成功,自動將高度降低到100米轉入平飛,投放試驗到此獲得成功。
掛彈飛行的轟-6H
轟-6M掛載彈藥
1981年9月20日,轟-6D的01號機首飛成功。從1981年至1984年,H-6D進行了多次試飛和導彈發射試驗,包括遙測彈發射、導航系統鑒定、實彈打靶(含雙發齊射)等。1985年,H-6D通過技術鑒定,批准生產交付使用
實戰部署
D-30KP-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
D-30渦扇發動機
"戰神"轟-6K型1號機
裝備部隊
轟-6K“戰神”轟炸機,其性能較其前輩有了極大的突破。轟-6K型轟炸機的原型機出現於2007年,同早期轟-6相比,轟-6K使用了兩台推力達12噸的俄羅斯D30-KP2發動機作為動力,作戰半徑也因此提高到了3500公里。
轟-6K
轟-6K型轟炸機可在機翼掛架上攜帶6枚KD-20巡航導彈,也可以使用中國國產的新型精確制導彈藥。中國網際網路的消息稱,轟-6K轟炸機已經至少裝備了兩個空軍轟炸機團。
戰力躍升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最頂級的轟-6版本當屬2007年公開的轟-6K“戰神”轟炸機。與之前的轟-6相比,轟-6K的改進幅度非常大,幾乎可視為全新的機型。
轟-6K
其次,轟-6K對機身進行大幅修形,機頭換上全封閉的流線形整流罩,以便加裝多功能雷達。機頭下方增加了一個光電吊艙,從而使該機具備晝夜全天候目標搜索能力,並能為衛星制導或激光制導炸彈提供目標指示。機尾取消了機炮,改為與機頭類似的全封閉整流罩。軍事專家估計,內部安裝了新型電子戰設備。
滿掛遠距巡航導彈的H-6K
最後,轟-6K大量使用複合材料和新型輕質合金材料,不但強化了機體結構、延長了飛機壽命,還減輕了飛機重量,轟-6K的載彈能力從原先的9噸提高到12噸。
制約轟-6K生產的關鍵因素是中國能否穩定獲得D-30-KP2渦扇發動機,《俄羅斯之翼》雜誌提供的數據,中國從俄羅斯總共進口了240台D-30-KP2渦扇發動機,可供生產上百架全新的轟-6K。
轟油-6(HU-6/H-6DU)型是轟-6改型研製的空中加油機,該機在翼下加裝兩個軟式加油吊艙,能為殲-8ⅡD空中加油型戰鬥機進行加油。該型號取消了機頭玻璃鑲嵌結構的觀察轟炸艙、尾炮等,尾部觀察窗略有增大。該改型全機可載油37噸,輸油18.5噸,約夠6架殲-8D型機使用。對接操作通過儀錶指引和目視控制。該型機的導航系統為兩套慣性導航系統組成,互為備用,加裝了兩套塔康導航系統,用於加、受油機空中測距和對地近程導航、定向儀。加裝航向姿態系統。機頭裝有氣象雷達。通信系統增加了兩套超短波單邊帶電台、兩部保密電台和救生電台。電子對抗設備中增裝了雷達告警設備和箔條/紅外誘餌投放器。為了實施夜間加油,在左右掛架兩側、左右起落架短艙內側的尾錐內、后機務艙兩側各裝了一個白光燈。加油吊艙也裝有指示燈。
轟-6H(H-6H),是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遠程精確打擊的“點穴”高手,一是航程遠。轟-6H是2009年中國所有戰機中航程最遠的,飛行距離可達5000多公里。二是精確打擊能力強。轟-6H掛載的導彈射程達100多公里,從發射到攻擊完畢僅需4分鐘,精確度最高能達到半米之內。
轟-6H轟炸機本身主要改動了導航設備,突出特徵是翼下外掛了2枚鷹擊-63反艦巡航導彈,鷹擊-63的問世使得中國解放軍空軍具備了戰術精確打擊能力。鷹擊-63最早在2000年3月被媒體報道,是C-601反艦導彈的空射型。從網際網路上的圖片看,該型導彈末端可能採用光學制導,飛行中段則可能使用衛星或慣性制導。
轟6H的后機身下部有一個小雷達罩,用於引導鷹擊-63的數據鏈系統。這種結構設計與前蘇聯1958年試飛的圖-16K-10飛機相似,但存在著較大的缺點:鷹擊-63對母機存在著依賴性,一旦母機被攻擊,導彈將無法執行任務。儘管如此,在1998年、1999年的時候,解放軍空軍有了配備鷹擊-63的轟-6,就具備了打擊重要戰略目標的能力。
轟-6K(H-6K)的研製背景是,為改變老轟-6腿短、彈少、看不遠的問題,滿足對台應急作戰急需,滿足打擊台島東部地區目標的急需,對轟-6大改,使其成為中國空軍的巡航導彈載機,滿足對敵目標迂迴遠距打擊需求,同時為加快研製進度,對轟6主體承力結構不做大改,只針對換髮對進氣道、尾噴做針對性重新設計和修形,對主翼和尾翼空氣動力學匹配做適當調整,以滿足發動機進氣量增大,推力增大后對飛機影響。同時,根據中國航空電子技術飛速發展,採用最新電子設備完全徹底替換了老轟-6電子設備,同時採用了電傳操縱、隱身塗料等國內較成熟的技術對轟-6進行了改造。
五大改進
轟-6K轟炸機是在轟-6基礎上改進成的新型轟炸機。中國20世紀60年代生產的轟-6轟炸機,推力小、耗油量大、機身彈艙容量小,在未來作戰中存在“腿短、彈少、看不遠、打不準”等問題。近些年來,國產空射型長劍-10巡航導彈不斷完善,轟-6卻不能運載和發射這種導彈。
為了克服這些缺陷,有必要對轟-6進行加掛巡航導彈的改裝。因為這種改裝費用遠小於研製新型轟炸機或者引進國外轟炸機的費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重新研製新型轟炸機,全部更新飛機平台,費用十分高昂。正因如此,就連經濟實力強大的美國,也不得不讓其老式的B-52轟炸機服役到2030年以後,到那時該機將達80歲“高齡”!
轟-6K的研製成功,集中體現了中國航空電子、材料技術的最新成果。不僅是近10年來中國航空製造業綜合集成能力的一次大展示,而且為其他老舊機型升級改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過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應用,與轟-6原來的改進型相比,最新的轟-6k已經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
一是提高了節油性能和航程。轟-6K換裝了低油耗、重量輕的D-30KP-2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已經成功應用在伊爾-76和運-20大型運輸機上。為適應新的發動機,對進氣道、尾噴等做了針對性重新設計和修形,發動機進氣口明顯增大,使推力增加了30%,耗油量減少20%。
二是提高了空地打擊能力。與轟-6相比,轟-6K的主體承力結構沒有大改,但機翼下增加了外掛點,可掛載6枚長劍-10巡航導彈或KD-88空地導彈,最大載彈量可達15噸,有效提高了單機和單次火力攻擊密度。為了能夠攜帶重達數噸、體積龐大的鑽地彈,轟-6K將內部彈倉改為由大型可拆卸油箱組成的燃油艙,使之能夠在掛載鑽地彈與油箱之間進行選擇,既具備鑽地打擊能力,又能滿足執行其他任務的需要。
三是採用了最新電子設備。對飛機的前機身進行了重新設計,使之變窄,變短。機頭換上全封閉的流線形整流罩,加裝了新型火控雷達和搜索雷達。取消了機頭透明領航員艙和頜下雷達,改裝為雷達設備艙,安裝了新型前視紅外探測裝置和光學瞄準設備,加裝了GP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標準數據鏈系統。為保證突防安全,轟-6上的機炮炮塔全部取消,尾部的無線電操作員艙也被取消,改為電子艙,換裝成新型主動被動大功率電子干擾設備。
四是提高了駕駛的適用性。轟-6K載員4人,共兩排,每排兩人,統一安排在機頭。分別為駕駛、副駕駛、電子戰/通信官和領航/轟炸員,全部前向乘坐,並安裝了獨立彈射座椅。進入座艙由前起落架改為由前機身左方開門進出。
五是換裝了包括電子飛行、慣導、外掛管理在內的綜合航電系統和玻璃化座艙,安裝了6個彩色數字式多功能LCD顯示器,使操作大為簡化。同時,還用電傳操縱系統取代了原有的“硬式”助力操縱系統,不僅大幅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提高了飛行品質,而且可節省很大的結構重量。
實戰部署
中國空軍最新改進型轟-6K"戰神"轟炸機已經部署空軍基地,正式列裝部隊。該機型,作戰半徑3500公里具備向關島和中南半島地峽(馬六甲海峽)發射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是中國戰略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轟-6K換裝D -30KP-2渦扇發動機,加上機身結構採用新材料大幅減重,使轟-6K最大航程從5800公里增加到9000公里以上。轟-6K的主要武器是空射“長劍-10”巡航導彈,每架戰機可以一次性掛載6枚長劍-10。長劍-10的打擊能力可與美軍最新型號的戰斧巡航導彈相當。一個轟-6K轟炸機團全部出動時,可以一次向4500公裡外的戰區發射上百枚巡航導彈。
轟-6K是最新的轟-6改型,首次採用綜合導航火控系統。它出現后中文媒體說這使得中國成為繼美俄英后第四個坐擁戰略轟炸機的國家(法國的幻影IV型戰略轟炸機於1996年退役了轟炸型,偵察型於2005年退役,英國也已於1993年退役戰略轟炸機)。此外就轟-6K搭載長劍-10導彈可威脅夏威夷的說法,上海到夏威夷有8000公里,而轟-6K最大航程有過去報道8000公里,後有報道9000公里的兩種說法,也就是如果取不帶載荷光載油時的最大說法9000除二再加上長劍-10的最大航程說法2500公里,也打不到夏威夷。因此轟-6K還不能稱之為戰略轟炸機。
裝備部隊
轟-6K“戰神”轟炸機,其性能較其前輩有了極大的突破。轟-6K型轟炸機的原型機出現於2007年,同早期轟-6相比,轟-6K使用了兩台推力達12噸的俄羅斯D30-KP2發動機作為動力,作戰半徑也因此提高到了3500公里。
由於在機頭安裝了新型雷達和新的光電瞄準吊艙,轟-6型轟炸機原來標誌性的機頭領航倉也被取消,這是轟-6K在外觀上最明顯的改變。從中國官方透露的習近平視察轟-6K座艙照片看,轟-6K的駕駛艙採用有五個或更多的多功能顯示器(MFD),座艙實現了“玻璃化”,駕駛員的視野也更加開闊。
轟-6K型轟炸機可在機翼掛架上攜帶6枚KD-20巡航導彈,也可以使用中國國產的新型精確制導彈藥。中國網際網路的消息稱,轟-6K轟炸機已經至少裝備了兩個空軍轟炸機團。
戰力躍升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最頂級的轟-6版本當屬2007年公開的轟-6K“戰神”轟炸機。與之前的轟-6相比,轟-6K的改進幅度非常大,幾乎可視為全新的機型。
首先,轟-6K用俄羅斯提供的D-30-KP2渦扇發動機替換掉老式的WP-8渦噴發動機,新發動機的推力達12.5噸,比WP-8多出3噸,耗油量小得多。換裝發動機的轟-6K的作戰半徑由1800公里大幅增加到3000公里,大大擴展了中國空軍的打擊範圍。
其次,轟-6K對機身進行大幅修形,機頭換上全封閉的流線形整流罩,以便加裝多功能雷達。機頭下方增加了一個光電吊艙,從而使該機具備晝夜全天候目標搜索能力,並能為衛星制導或激光制導炸彈提供目標指示。機尾取消了機炮,改為與機頭類似的全封閉整流罩。軍事專家估計,內部安裝了新型電子戰設備。
其三,轟-6K的座艙完全實現“玻璃化”,重要的飛行數據和火控數據都顯示在6個數字化大型彩色液晶顯示屏上,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不僅如此,轟-6K還增加了中國自行研製的數據鏈,能在保密狀態下與上級或其他平台進行信息傳遞。
最後,轟-6K大量使用複合材料和新型輕質合金材料,不但強化了機體結構、延長了飛機壽命,還減輕了飛機重量,轟-6K的載彈能力從原先的9噸提高到12噸。
制約轟-6K生產的關鍵因素是中國能否穩定獲得D-30-KP2渦扇發動機,《俄羅斯之翼》雜誌提供的數據,中國從俄羅斯總共進口了240台D-30-KP2渦扇發動機,可供生產上百架全新的轟-6K 。
2020年7月國防部新聞發布會首次披露。屬於海軍航空兵。
轟-6KH遠程導彈攻擊機
據悉轟-6KH主要改進為加裝YJ-12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及與之配套的火控系統。為此強化了H-6KH機載火控雷達的對海攻擊模式,並對火控軟體進行了升級,安裝了新的數據鏈。研判H-6KH最多可以攜掛6枚YJ-12反艦彈,可對敵艦發動飽和攻擊,為此在後機身腹部加掛一個類似KD-63空地彈的數據鏈吊艙。同時H-6KH也保留了攜掛較老式的YJ-83K反艦彈的能力,從而更好地與海軍現役裝備所銜接。
轟-6KH轟炸機3D模擬圖
轟-六H型轟炸機
該試驗機的主要用途是作為轟-6導彈機的研製試驗機,承擔轟-6導彈機研製過程中的飛機各系統、設備以及飛機飛行性能和操穩品質、某型導彈研製和定型等項目的試驗驗證工作。是對轟-6導彈機的作戰使命、戰術技術指標、使用要求等方面進行考核的基礎。
與轟-6系列飛機一樣,轟-6導彈試驗機裝有兩台WP-8型發動機,導彈對稱懸掛於機身兩側的機翼下,該試驗機於1995年1月正式開始研製,1998年4月第一架試驗機完成飛機總裝,7月第二架試驗機完成飛機總裝,12月2日第一架試驗機首飛成功,12月9日第二架試驗機首飛成功。注意該機的尾炮塔已經取消。
1999年11月兩架轟-6空地導彈試驗機完成調整試飛和測試改裝工作。2000年4月25日完成飛機性能、操穩定型試飛和自控彈飛行試驗。
轟-6轟炸機
轟-6導彈試驗機的研製成功,為中程空地導彈武器系統以及相應的機載設備提供了理想的試驗平台,也為轟-6導彈機的全武器系統定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空軍轟-6使用的另一種先進精確制導空地武器是空地-88(KD-88)型空地導彈,該彈是在鷹擊8(外銷型號C-801/802/803)導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轟-6E
波斯灣戰爭:開戰初期,伊拉克曾在兩伊戰爭中使用過的轟-6雖然全部倖存下來,但在美軍展開攻勢后,伊軍停放在機場中的轟-6還沒起飛就全數遭到摧毀。
中國軍方兩架轟-6轟炸機2013年9月8日飛經沖繩主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域上空一事引起日本媒體猜測,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回應說,中國海軍飛機赴西太平洋進行訓練,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中國空軍批量列裝轟-6K轟炸機
2015年3月30日,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上校發布消息稱,中國空軍首次組織航空兵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提升空軍部隊遠海機動作戰能力。從配發的照片看,中國空軍轟-6K戰機經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當天返航,達成了既定的訓練目的,圓滿完成任務。
2017年7月13日,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消息稱,中國軍方的六架H-6轟炸機當天飛經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域上空,在東海和太平洋往返飛行,后飛往大陸方向。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出動戰機升空加以應對。
轟-6掛彈飛行
由於轟-6採用的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都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技術,所以面對21世紀中國空軍的戰略任務,轟-6存在航速不高、載彈量不大、航程不遠、突防手段少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