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坡鎮

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下轄鎮

范坡鎮,河南省禹州市東南部。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地處禹州市東南部,東隔潁河與根澗鄉相望,南與襄城縣汾陳鄉相鄰,西與小呂鄉相接,北與褚河鎮毗鄰。面積71.8平方千米,人口6.4萬人(2006年)。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3千米,鎮區常住人口9200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71600人。

下轄35個行政村,89個自然村,289個村民小組。范坡鎮的農業經濟有四大優勢,即煙葉生產優勢、紅薯資源優勢、生態農業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范坡鎮的特產是粉條。

歷史沿革


政治沿革
范坡明朝時期屬黃村都;清朝時期分屬禮臨里、潁川里;民國分屬朱城鎮、大呂鎮;
1948年解放屬許西縣宋庄區;
1949年改屬禹縣第八區;
1950年屬牛堂區;
1955年,范坡為中共第一區委會;
1956年,成立範坡中心鄉;
1958年范坡歸屬褚河東風人民公社管轄;
1961年范坡分為四個小公社,分別為范坡公社、婁庄公社、黃崗公社、宋庄公社;
1962年范坡合併四個小公社,被定為范坡區;
1968年撤范坡區,改為范坡人民公社,轄32個生產大隊;
1984年范坡人民公社改為范坡鄉,轄32個村民委員會;
1988年經禹縣人民政府批准,閆庄村分為閆庄、孔婁、蜜蜂王、邵庄四個村民委員會,自此,范坡鄉轄35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范坡鄉正式撤鄉建鎮,更名為范坡鎮,轄35個村民委員會。
歷史
明朝,屬鈞州(禹州、鈞平府)黃村都。
清代,分屬禹州禮臨郡、潁川里。
民國元年(1912年),分屬禹縣朱城鎮、大呂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許昌縣宋庄區。
1949年,劃歸禹縣第八區。
1950年,改屬禹縣牛堂區。
1955年,為中共禹縣第一區委會。
1956年,成立禹縣范坡中心鄉。
1958年,屬禹縣東風公社(褚河)。
1961年,分為范坡、婁庄、黃崗、宋庄4個小公社。
1962年,合併為范坡區。
1968年,改為范坡公社。
1984年,改鄉。
2011年4月,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鄉鎮概況

范坡鎮位於東經11329’22”--11335’57”,北緯3400’29”--3405’58”。地處禹州市東南部,東與許昌隔潁河相望,南鄰襄城縣汾陳鄉,西與小呂鄉相接,北接褚河鎮。2011年底,轄區總人口69256人,其中鎮區常住人口9200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8.80%。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3千米,總面積68.61平方千米。
人民政府駐范坡村鈞陽大道096號,電話區號0374,郵政編碼461676。

位置境域

范坡鎮地處禹州市東南部,東隔潁河與根澗鄉相望,南與襄城縣汾陳鄉相鄰,西與小呂鄉相接,北與褚河鎮毗鄰。區域面積71.8平方千米。

氣候

范坡鎮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崗、平各佔三分之一。氣候屬大陸性暖溫帶季風型,四季氣候變化經濟發展 2006年,范坡鄉社會總產值為7.3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為4.1億元,農業總產值3.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2012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12元,人均佔有糧食560公斤,外出務工人員達到18729人,全年帶回工資性收入9300萬元。范坡鄉的農業經濟有四大優勢,即煙葉生產優勢、紅薯資源優勢、生態農業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范坡鄉素有“金葉之鄉”的美譽,煙葉生產位居“全國第二,河南第一”,常年煙葉種植面積2萬畝左右。煙葉生產實現了“品種優良化、種植區域化、栽培規範化、管理科學化”。被河南省和許昌市定為優質煙葉生產基地。2006年,全鄉收購煙葉176萬公斤,優質煙比例為46.8%,公斤均價10.81元,煙農總收入1903萬元,完成煙葉產品稅418萬元;“三粉加工業”形成了“一小、一大、一中”的生產態勢,全年種植紅薯4—5萬畝,經過深加工后,農民年總收入4000—5000萬元。

水分

范坡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域面積31.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潁河沿鎮境東部流過,途經朱集、郭庄、魏庄、譚陳、李樓、前柴、董庄7個村,境內長8千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8年,下轄32個生產大隊。
1984年,下轄32個村民委員會。
1988年,閆庄村分為閆庄、孔婁、蜜蜂王、邵庄4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4月,下轄35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范坡鎮轄范坡、山王、箕阿、彭庄、劉店、姚召寺、婁庄、婁東、張朋九、圈劉、鈞陽宮、翟徐閆、翟村閆、蜜蜂王、邵庄、閆庄、孔婁、張劉、崗婁、新前、崗吳、董庄、下坡、前柴、李樓、譚陳、火龍廟宋、魏庄、李庄、孔陳、朱集、郭庄、后營、曹徐、黃崗3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89個村民小組。
范坡鎮轄35個行政村,91年自然村。35個村民委員會分別為:范坡村、山王村、箕阿村、彭庄村、劉店村、姚召寺村、婁庄村、婁東村、張朋九村、圈劉村、鈞陽宮村、翟徐閆村、翟村閆村、蜜蜂王村、邵庄村、閆庄村、孔婁村、張劉村、崗婁村、新前村、崗吳村、董庄村、下坡村、前柴村、李樓村、譚陳村、火龍廟宋村、魏庄村、李庄村、孔陳村、朱集村、郭庄村、后營村、曹徐村、黃崗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范坡鎮下轄3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范坡村鈞陽大道096號。
范坡村東箕阿村翟徐閻村火龍廟宋村崗吳村
劉店村婁庄村孔樓村黃崗村李庄村
圈劉村婁東村崗婁村新前村前魏村
張劉村張朋九村董庄村蜜蜂王村曹徐村
孔陳村姚召寺村前柴村邵庄村后營村
彭庄村鈞陽宮村李樓村閻庄村朱集村
山王村翟村閻村潭陳村下坡村前郭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范坡鎮轄區總人口693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71人,城鎮化率2.6%,另有流動人口236人。總人口中,男性34719人,佔50.1%;女性34881人,佔49.9%;14歲以下13069人,佔18.9%;15~64歲49411人,佔71.3%;65歲以上6820人,佔9.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8468人,佔98.8%。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7.9%。
截至2018年末,范坡鎮戶籍人口7160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范坡鎮財政總收入2142萬元,比上年增長0.6%。從各主要稅種看,增值稅98萬元,煙葉產品稅1301萬元,企業所得稅53萬元,營業稅261萬元,資源稅400萬元,個人所得稅1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9%、4.7%、0.6%、12.9%、5.2%、2%;人均財政收入309元,比上年增長6.6%。農民人均純收入7691元。
2018年,范坡鎮有工業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4個。

第一產業

農業
2011年,范坡鎮農業總產值3.6億元,比上年增長2.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6.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5305噸,人均654千克。其中小麥17670噸,玉米16220噸,紅薯1141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0.3萬噸,煙葉種植業總收入5900萬元。紅薯種植“三粉加工”產業,為農民創收達1.5億元。
范坡鎮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1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羊飼養量2.2萬隻,年末存欄1.4萬隻;家禽飼養量23.5萬羽,上市家禽22萬羽。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8.5%。2011年,建設綠化通道12條,開發山地片林和河灘片林460畝,林木覆蓋率達42%。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67台。

第二產業

工業
2011年末,范坡鎮形成以漁業裝備、紡織、鑄造、建材、檔發、食品加工、製鞋、石墨地堪製造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8.1億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9.1%;各類工業企業98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5家,年總產值4.8億元,增加值達1.8億元。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范坡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有12個村民委員會開設有集貿市場,固定商戶1600多戶,流動攤點520個,從業人員5880多人。
金融
2011年,范坡鎮有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兩家金融機構開設了營業點,2011年末,各類存款餘額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8179萬元。

文化


風俗特產

范坡鎮紅薯種植面積大,農民有加工紅薯粉條的傳統。紅薯粉條,又稱紅薯粉絲、粉皮、活折,是禹州傳統的名特產品,已有600餘年的歷史。禹州粉條色澤黃亮,身干條細,均勻片薄,韌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軟爽口深受人們喜愛。純紅薯粉條採用優質鮮紅薯澱粉,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純紅薯粉條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屬綠色天然食品,柔軟可口,營養豐富,久煮不化,宜烹飪、耐保存,素有“人造魚翅”之美稱。食用前開水浸泡5—10分鐘,可冷拌、燜燉、熱炒、涮火鍋。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地名由來

范坡鎮因范姓最早定居此坡地得名。

文物古迹

范坡鎮境內有古墓群、古寨、古民宅、古建築等文物166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書院2所。

交通


范坡鎮境內有鄭堯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6千米,雙向6車道。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30千米,其中古城——范坡線境內長16千米,黃榆店——黃崗線境內長14千米。
范坡鎮
范坡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范坡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320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12所,在校生3540人,專任教師2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120人,專任教師8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范坡鎮教育經費達1535萬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15萬元,財政性教育基本投資120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范坡鎮有民間文藝團體16個,主要從事戲曲、器樂、舞獅、舞龍、秧歌、腰鼓等演出。文化大院14個。創辦河南省唯一一家農民書畫協會,會員228人;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8人。
2011年末,范坡鎮有體育場16個,老年健身場所6個。每年舉辦1次農民體育運動會,參加隊員138人。廣播體操、健身舞蹈、太極拳等體育項目普及。45.7%的農村安裝有體育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2.8%。
2011年末,范坡鎮有電視轉播站1個,有40多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廣播電視普及率達98.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范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個。鎮衛生院床位2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床位0.3張;專業衛生人員21人,其中主治醫師1人,執業醫師7人,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20人、註冊護士0.0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958人次。住院手術36台次,出院病人775人次。
2011年,范坡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1.7/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0123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范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戶,人數30人,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11.1%;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長11.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52戶,人數2491人,支出213.4萬元,比上年增長29.4%;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0人,支出36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6人,支出66.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11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400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1萬元。便民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5個。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12人,參加新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6477人,達96%。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范坡鎮有郵政網點35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0千米,投遞點186個,鄉村通郵率100%;年收發信件2.5萬封,包裹320件。電信企業2家,固定電話用戶2130戶,行動電話用戶3.8萬戶。在宋庄、黃崗、下坡、前柴、孔婁5個村建設有程式控制機房,移動電信基站12座,信號覆蓋率100%,寬頻接入用戶達2230戶。
● 道路
2011年末,范坡鎮鎮區道路總長度5.5千米;道路鋪裝面積3.3萬平方米。橋樑2座,總長度10米。
● 供電
2011年末,范坡鎮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率均為100%。
● 園林綠化
2011年,范坡鎮鎮區有公園2個,總面積1.3公頃,綠地面積0.3公頃,其中公共綠地0.2公頃,綠化覆蓋率20%,人均綠地1.1平方米。
范坡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北距許禹公路7千米,西距鄭平公路6千米。2006年,范坡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經過艱苦奮鬥、銳意創新,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堅持營造“生態范坡、綠色范坡”的指導思想,實施了植樹造林的“六大工程”建設,栽樹115萬株,五條“綠色通道”和經濟林綠意盎然,高標準實現了平原林網達標,並得到了省市驗收組的高度評價。范坡鄉還從規範公路交通安全入手,按照公路交通安全的要求,對轄區公路進行了安全標誌劃分和塗刷;專門組織街道、公路清潔工,每天對分包路段和轄區做到及時清掃,達到了清理一處,凈化一片的良好的環境綜合整治效果。

社會事業

2009年,范坡鎮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把學習實踐活動與城鄉環境整治活動結合起來,著力開創小城鎮建設工作新局面。
為切實搞好城鄉環境創建工作,范坡鎮把小城鎮建設創建工作擺到重要工作日程,並把街道和公路整治納入重點治理工作範圍,以創建文明街道、文明轄區、文明商戶為突破口,著力搞好環境整治工作。對此,該鎮成立了由房建、司法、工商等部門為成員的綜合整治工作組,並抽調人員組成了以機關幹部、大學生村官為核心力量的服務幫扶組,按照門店“三包”要求,在范坡鄉各街道、門店,進行專項門前治理。該鎮機關幹部、大學生村官深入各門店、攤點,進行政策宣傳教育,同時,對亂停、亂放、亂占的違規個人進行重點整頓和治理,著力打破門外經營的傳統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