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遊藻類
浮遊藻類
浮游生物簡介
浮遊藻類
浮遊藻類評價方法:污水生物系統、指示種、優勢種、群落結構演替、多樣性指數、生物密度。
污水生物系統:水體受污染后形成的特有生物群落,可以用來進行水污染生物學評價。污水生物系統是德國學者Kolkwitz 和Marrson於20世紀初提出的。其理論基礎是河流受到有機物污染后,在污染源下游的一段流程里,會產生自凈過程,即隨河水污染程度的逐漸減輕,生物種類也發生變化,在不同的河段出現不同的生物種。據此,可將河流依次劃為4個帶:多污帶、 α-中污帶、β-中污帶(即甲型、乙型中污帶)和寡污帶,每個帶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徵。50年代以後,一些學者經過深入研究,補充了污染帶的種類名錄,增加了指示種的生理學和生態學描述。1964年日本學者津田松苗編製了污水生物系統各帶的化學和生物特徵表。
指示種:狹義的“指示生物”即以某些種類的存在或消失作為監測指標。公認的“指示種類”應用的鼻祖是Kolkwitz 和Marrson ,他們不僅提出河流有機污染的污水生物系統,還為各個不同污染帶舉出了不同的指示生物,而後被許多研究者(Patrick 1949; Liebmann 1995; Fjerdingstad 1964; Sladecek 1973)不斷的修改和補充提出各種污染帶中更為詳細的指示生物名錄。1969年Palmer對許多忍受有機污染的藻類作了綜合分析,並對這些藻類的指示作用作了評分。另外,藻類的種群結構和污染指示種是湖泊營養型評價的重要參數,尤其是那些在某種特定的環境(營養)條件下能大量生存的藻類,即污染指示藻類的種類和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反映出環境條件的改變和水體的營養狀況。
優勢種:是指群落中佔優勢的種類,它包括群落每層中在數量、體積上最大、對生境影響最大的種類。藻類學家在“指示種類”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用整個藻類群落的種類組成和優勢種群的變化來評價污染的方法。 Fjerdingstad(1964)年用群落中的優勢種來劃分污染帶,在污水生物系統的基礎上,根據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水體中優勢生物種類的不同,劃分為9個污水帶。
糞生帶:無藻類優勢群落,基本無藻類。
甲型多污帶:無藻類優勢群落,基本無藻類。
乙型多污帶:裸藻群落,優勢種為綠裸藻和靜裸藻。丙型多污帶:綠色顫藻群落。
甲型中污帶:環絲藻群落或底生顫藻群落或小毛枝群落。
乙型中污帶:脆弱剛毛藻或席藻群落(包括蜂巢席藻、韌氏席藻)。
多樣性指數:
Goodnight修訂指數(GBI)、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生物學污染指數(BPI) 、硅藻指數、Margelef指數。
演替是一個群落為另一個群落所取代的過程,它是群落動態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主要是由於藻類之間和藻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這種相互作用的不斷變化而引起的自然演替過程。主要包括季節動態和年變化。以太湖群落演替為例:
浮遊藻類:近50年來,浮遊藻類種類減少,生物量上升。50-60年代優勢種群以硅藻為主,80年代綠藻、硅藻和藍藻為優勢種群,90年代優勢種群以藍藻為主。
浮遊藻類是指所有生活在水中營浮遊生活方式的微小植物。其基本特徵:具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營自養生活;植物體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生殖器官是單細胞的,用單細胞的孢子或合子進行生殖。
藻類的分類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在分類地位,分類依據等方面。
目前國內大多學者把常見淡水藻類分成11個門(即藍藻門、隱藻門、甲藻門、金藻
門、黃藻門、硅藻門、裸藻門、綠藻門、紅藻門、褐藻門、輪藻門)。
註:紅藻門、褐藻門不常見,輪藻門多為著生藻類。紅藻門、褐藻門在淡水中種類極少,而且不是浮遊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