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城北鄉的結果 展開
城北鄉
廣東省徐聞縣城北鄉
城北鄉隸屬於廣東湛江市徐聞縣,轄區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城北鄉人口數為34037人。
城北鄉,明清時期屬太平鄉。民國初年沿襲清制。民 國20年(1931年),屬徐一區;民國25年(1936年),屬徐一區的龍華鎮;民國30年(1941年)屬附城鎮。建國后,1950年5月,屬徐一區;1957年4月,屬附城鄉;1958年11月,屬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撤區建鄉改稱城北鄉。2002年9月,原大黃鄉大黃、桃園、那練三個村委會併入城北鄉。
城北鄉地勢平坦,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106小時,年平均氣溫23.3度,極端最高氣溫38.8度,極端最低氣溫22度,年均雨量1364毫米。土質為玄武岩發育而成的磚紅壤土,土地肥沃,三陽橋水庫位於中部,水資源豐富,是盛產水稻、甘蔗、木薯、瓜菜、胡椒、芒果的主要基地。
城北鄉已建成為南亞熱帶農業示範區,形成了無公害蔬菜、香蕉、芒果、糖蔗、甜玉米、良姜等六大生產基地,其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1.8萬畝,常年產量約7.2噸,香蕉生產基地1.4萬畝,常年產量約6.5萬噸。盛產的青瓜、紫茄、青豆、尖椒、香蕉、芒果、甜玉米、良姜等農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乃至國外。
城北鄉行政轄北水、北嶺、和家、文豐園、那松、邁報、后坡寮、石嶺、加樂園、頭鋪、西堝、那棟、桃園、大黃14個村民委員會。各村莊都通水通電,全鄉開通程式控制電話、小靈通。
城北鄉靠近縣城,交通便利。207國道從中貫穿而過,北上可直通湛江、廣州、珠海等大中城市,南下10公里即為海安港,過了瓊州海峽,抵全國最大特區海南。全鄉已建有硬底化道路156.9公里。至目前為止,全鄉14個村委會已全部完成了鄉通村委會硬底化道路建設,54條自然村實現了硬底化道路建設,佔總自然村數的57%。
城北鄉招商引資工作已全面啟動,並已初顯成效,2006年引進后的台灣老闆在大黃水庫投資300萬元辦起的立體式養殖場,現已養鵝2萬隻,養豬400頭,養魚10萬條,又引進本地老闆在207國道旁擬投資創辦徐聞縣興達物流服務基地有限公司及羽絨廠,城北水廠、徐聞危險品檢測站等企業相繼落戶。
城北鄉現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7所,在校學生5700人,適齡童入學率達100%。全鄉文化娛樂場所共25處,其中露天影劇場11座,文化室13間,錄像放映室11間。村級文化室14個,藏書量達1.8萬冊。小學升學率98%,初中升學率92.7%。群眾文化生活主要有文學創作、攝影、觀賞、雷劇、舞獅、樂曲彈唱、弈棋、繪畫等。
該鄉加大了農業經濟建設力度,積極抓好農作物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科技農業。2004年來,該鄉逐步減少了水稻、花生、紅薯等低效農作物的種植,形成了以種植北調蔬菜、香蕉、水果等為主的農作物結構。2007年,全鄉種植香蕉1.7萬畝,北調蔬菜5.5萬畝,龍眼、芒果等優質水果0.39萬畝,推廣優良品種種植1.6萬畝。創辦科技種植示範點3個,全鄉推廣滴灌、噴灌6000畝。
同時,著力創辦了“七大”農業生產種植基地:香蕉種植基地、甘蔗種植基地、甜玉米種植基地、“台農、一號”芒果種植基地、良姜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
該鄉畜牧養殖業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戶把它當作一項主要家庭副業來抓,不斷湧現了一批養殖專業大戶,為全鄉經濟增長和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2007年生豬飼養量67205頭,耕牛存欄量7983頭,山羊存欄量4985頭,三鳥飼養量162876隻。
該鄉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關精神,以“四通五改六進村”為載體,按照徐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增二普三通四改五有”目標任務,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該鄉投入資金2900多萬元,其中村巷村道硬底化投資1200多萬元,其他基礎設施建設1756多萬元。經過近幾年努力,當今該鄉被評為省一級新農村1條,正在報省級審批的新農村1條,被評為市級新農村7條,被評為縣級新農村14條。其中北嶺村委會的新民村被評為湛江市最美麗的村莊之一,與徐聞縣海安廣安、南山鎮靈山宮等村齊名並列,引起省內外各大媒體的關注與報道,接受了大批各級領導前來參觀。2007年底,新民、下田、北嶺、銅鐵等村莊的建設已連成一片,新農村建設正以連片示範點不斷延伸、深入。
該鄉以抓鎮域經濟作為發展工業經濟的突破口,通過招商引資、發展流通業、加工業等,鎮域經濟取得可喜進步。2007年底,全鄉企業總產值15282萬元,企業總收入15172元,實現利潤2097萬元。全鄉引進7個招商引資項目,有的已投入使用,有的正在興建廠房,有的正在洽談事宜,其中,投資6000萬元的廣東徐聞縣興達物流有限公司已投入使用,投資3000萬元的徐聞縣危險產品檢測站已正式使用,投資200萬元的空心磚廠已開始投產,還有星輝電器外殼廠計劃投入資金800萬元,城北泡沫廠計劃投入資金600萬元,城北羽絨廠計劃投入資金300萬元,萬達果菜保鮮庫計劃投入資金300萬元。通過抓活鎮域經濟,拉動其他經濟的互補,不斷壯大該鄉經濟總量,提高該鄉綜合競爭力。
至2007年底,通過幾年的努力,該鄉交通設施取得前所未有佳績,全鄉建鄉村委會硬底化水泥路192公里,其中有5個村委會較為顯著,大黃村委會28公里,北嶺村委會26.5公里,那練村委會9.3公里,后坡寮村委會11.2公里,西堝村委會4.7公里,實現了全鄉14個村委會通鄉鎮道路全部實現硬底化水泥路的目標;全鄉95個自然村有74條自然村建設了硬底化水泥路,完成率為75%,其中北嶺村委會的新民村、北嶺村、下田村全面完成了村巷村道的硬底化建設。尤其是大黃村委會,2007年有6個自然村建設了硬底化水泥路,共19公里。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2483 |
男 | 11787 |
女 | 10696 |
家庭戶戶數 | 518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2432 |
家庭戶男 | 11761 |
家庭戶女 | 10671 |
0-14歲(總) | 7449 |
0-14歲男 | 4119 |
0-14歲女 | 3330 |
15-64歲(總) | 13667 |
15-64歲男 | 7104 |
15-64歲女 | 6563 |
65歲及以上(總) | 1367 |
65歲及以上男 | 564 |
65歲及以上女 | 80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1747 |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城北鄉人口數為34037人。
在法制教育方面,主要抓幹部學法用法、農村普法、中小學生前期法制教育,每年征訂一批“三五”普法資料供群眾學習,並規定每個幹部都要參加普法學習。鄉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為了更好地抓好社會治安工作,吸收了一批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幹部,充實到各個崗位做好基層群眾工作,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使該鄉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破案率達到98%以上,大大地穩定了該鄉的社會環境。
該鄉14個面上小學已消除了危房,實現了樓房化,並且規模比原來擴大了幾倍,教學環境得到大大改善。2007年,按照教育部門要求,不斷吸收師範畢業生分配到各小學,充實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升學率達98%,初中升學率達95%,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該鄉實行了計劃免疫保償制度和農村合作醫療工作。2007年度,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有34965人,共籌醫療費 元,參加合作醫療的占農村總人口的100%,有力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積極實施“告別茅草房工程”切實解決群眾住房難問題。2007年,全鄉改造茅草屋153間,總投資資金1080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50萬元,群眾集資1030萬元。
民政工作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取得較好成效,深受群眾好評。近幾年來,該鄉敬老院大樓收容孤寡老人共26人。五保老人伙食標準和生活費用逐年提高。2007年,發放五保老人的供養費達213840萬元,發人複員軍人定期生活補助40996元。按照上級要求,在全鄉範圍內實行了殯葬改革制度,建立了殯改站,成立了殯改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全鄉幹部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到2007年止,殯改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軌,為廣大群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