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2018年丹尼爾·羅比執導電影

《呼吸》是丹尼爾·羅比執導的科幻片,羅曼·杜里斯歐嘉·柯瑞蘭寇出演,於2018年4月4日在法國上映;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巴黎被一種奇怪的致命煙霧淹沒,整個城市陷入了恐慌,主人公馬修竭盡全力拯救患重病的女兒的故事。

劇情簡介


呼吸劇照
呼吸劇照
巴黎遭遇地震,致命的煙霧從地表升起,整個城市陷入了恐慌,離異的馬修和安娜與其它幸運者逃到樓頂,暫時躲過一劫。然而他們患有嚴重呼吸道疾病的女兒薩拉必須待在家裡全封閉的氧氣艙當中,此時全城停電,救援隊遲遲不來,女兒的氧氣艙隨時面臨著斷電的危險,為了救女兒,馬修和安娜抱著必死的決心離開了安全的屋頂與死神賽跑。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馬蒂厄羅曼·杜里斯
安娜歐嘉·柯瑞蘭寇
薩拉芳汀·阿杜安
呂西安米歇爾·羅賓
科萊特Anna Gaylor
諾伊Réphaël Ghrenassia
Charlotte埃爾加·馬拉蒂耶
Policier ivreAlexis Manenti
Monsieur BelkacemMaurice Antoni
Jeune soldatRobin Barde
Passant paniquéChristopher Ramoné

職員表

製作人Guillaume Colboc、Nicolas Duval-Adassovsky 、Adrien Kamir、Guillaume Lemans
導演丹尼爾·羅比
編劇Guillaume Lemans、Jimmy Bemon、Mathieu Delozier
攝影Pierre-Yves Bastard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馬蒂厄

    馬蒂厄

    演員羅曼·杜里斯

    英勇的父親。他前往加拿大試圖尋找治療女兒莎拉所患“現代敗氣症”的療法,剛一回巴黎,就遇到神秘的“毒霧”“襲擊”全城,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為女兒爭取存活空間。然而,隨著“毒霧”的高度日益攀升,他的心也不斷緊縮。

  • 安娜

    安娜

    演員 歐嘉·柯瑞蘭寇

    馬修的前妻,莎拉的母親,每天悉心照料著只能在凈化艙生度日的女兒。在“毒霧”鎖城之時,在沒有氧氣瓶和防毒面具的情況下,她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女兒的凈化艙更換電池

  • 薩拉

    薩拉

    演員芳汀·阿杜安

    馬修和安娜的女兒,因為患有“現代敗氣症”,只能生活在凈化艙中。小小的玻璃艙就是她生命的保護罩,但是,不斷升高的“毒霧”使她的情況越來越危險。

  • 呂西安

    呂西安

    演員米歇爾·羅賓

    住在安娜家公寓樓最頂層的老人,和藹、睿智。他與患有健忘症的妻子一起生活。“毒霧”來臨時,他接納了前來避難的馬修和安娜。他盡量平靜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但心中仍不免為住在別外的兒子擔憂。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為了讓濃霧的吞噬效果更加逼真,該片沒有全部用特效來完成。拍攝中,劇組使用了真實煙霧進行畫面渲染,後期製作時再用特效調整潤色,現場施放的煙霧曾讓女主演歐嘉·柯瑞蘭寇好幾次嗆到NG。
呼吸劇照
呼吸劇照

播出信息


製作發行

宣傳活動
2019年9月17日,該片宣布中國內地定檔於10月25日,併發布“屏息以待”定檔海報與“全城窒息”版預告;9月24日,曝光了“霧來了”正片片段和“跑毒版”海報;9月下旬,該片公布一組求生道具版海報;10月21日,該片宣布撤檔,未提及更改檔期的原因。
2020年10月21日,科幻災難電影《呼吸》終極預告曝光。
上映信息
上映國家/地區上映時間
法國2018年4月4日
烏克蘭2018年4月19日
土耳其2018年4月27日
匈牙利2018年5月10日 
羅馬尼亞2018年5月11日
克羅埃西亞2018年5月31日
​​印度尼西亞 ​2018年6月27日
​西班牙 ​2018年7月13日
​波蘭2018年8月20日(DVD發行)
​德國 ​2018年8月31日(DVD、藍光發行)
​中國內地​2020年10月23日

作品評價


呼吸
呼吸
《呼吸》用一種科幻假設提請了人們很難意識到的困難——呼吸。全片重心穩穩地放在家的情感和犧牲,對生的渴望、對愛的拯救上。影片高明的是,除了無處不在的迷霧,並沒有堆疊更複雜、高級的科幻感。相反,它非常樸實,實在到這很像是一種會發生的故事,會來到的未來。故事並不著意解釋迷霧自哪裡來,未來如何解決。它僅交代了迷霧是震后大地的釋放物,便沒有再發力於一般科幻的邏輯推理、破題解謎。影片的悲傷和溫暖如鳥之雙翼,一起振翅飛翔。該片是那種很難得的,樂觀與悲觀同在、光明和沉重同等分量的故事。最後的反轉和撫慰,並不能沖淡全片帶給人的衝擊,而生命的敗逝也不曾絲毫抹殺人類為愛奮鬥的至臻光亮。這種珍貴的交相呼應像是一種科幻世界里的人世照影:死亡脅迫了一切,而愛終將大過死亡。(《大眾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