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梆子
南梆子
南梆子,又名卜魚、廣東板。是一種樂器。《清朝續文獻通考》:“卜魚之用等於點鼓或代拍板,南方之節樂器也。”是長方形木製中空體,長23—24.5、寬9、厚6厘米,中間為一長方形音孔,系雙面開長條形窄縫,內腔漸大。以用花梨木製作為佳。演奏時,左手持梆、右手執一竹籤或木棰敲擊。發音短促、圓潤、流行於中國南方,原用於粵劇伴奏和廣東音樂演奏,后也用於京劇樂隊。橫懸在板鼓的支架上,用鼓箭敲擊,伴奏高撥子唱腔。除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擊奏強拍外,也可用於表現馬蹄聲效果。
南梆子
南梆子
南梆子有兩種形制,一種為木棒式,為兩根長短不等的硬木棒,長的一塊為圓形,稍短的一塊為長方形。演奏時,左手執方形,右手執圓形硬木捧,互擊發音,音色高亢、堅實,為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另一種為方框式,流行於我國南方,呈長方形的南梆子,中空,用葦簽和竹籤敲擊,多用於合奏的樂隊之中,發音柔和,主要配合樂曲敲擊節奏。
南梆子
慢板有大、小慢板之分。大慢板是南梆子唱腔中曲調性最強、演唱速度最慢的一板三眼(記作四分之四板式),多於青衣、老生行當,善於表現劇中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它不能自行結束,唱完后必須轉入小慢板。小慢板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板式,生、旦、凈、丑各行都可運用。這種板式既可用來抒情,也可用來敘事,是介於大慢板與二六板之間的板式和大慢板通向二六板的橋樑,但也常常單獨起板,自成唱段。
二六板基本分為兩大類,一為正調二六,一為反調二六,均屬一板一眼(記作四分之二)。
正調二六又有不同速度的板名:緊接在小慢板之後的,稱為“慢二六”,特點是曲調性較強,唱腔從容舒展,偏於抒情。用在流水板之前的,稱為“快二六”,特點是工於敘事。介於以上二者之間是中速二六,是二六板的主體。後者唱腔平易流暢,兼有快、慢二六板的功能、運用得最為廣泛。二六板可塑性很大,也極為靈活,既可用來抒發人物的多種感情,也可以用它溝通除大慢板以外的任何板式,因此可以說是河北梆子唱腔的核心。
反調二六俗稱“反梆子”或“反調”,既無起板,也無收板,不能自起自落,它的上承或下轉,均須經由正調二六帶入和接出,因此,不是一個完整的板式,卻善於表現人物的哀怨、凄楚之情。
流水板是河北梆子中有板無眼的唱腔,有整板流水與散板流水之分。整板流水節秦急促,字多腔少,幾乎是一字一板,甚至一板二字,因此被稱為“緊打緊唱”。散板流水比較自由,行腔的長短隨需要而定,可長可短,但在唱腔的進行中要不間斷地勻稱地快擊梆子,因此謂之“緊打慢唱”。兩種流水板主要來表表現人物的憤怒、焦急、倉惶等情緒。
尖板是無板無眼的散板唱腔。哭板也是一種無板無眼的散板唱腔,除開頭有過門,結尾處和以樂器伴奏外,在唱腔進行中間不託任何樂器。
南梆子
1、河北梆:又稱“梆板”。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一般用紫檀、紅木製作,有些地方還用棗木心製作、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厘米,寬5~6厘米,厚4厘米。
演奏時,左手執長方形、右手執圓形木棒,互擊發音。音色清脆、高亢而堅實,無固定音高,為梆子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常用來有規律地敲擊強拍。在一些民間器樂合奏中也常使用,流行於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
2、南梆子:又名卜魚、廣東板。長方形木製中空體,長24.5厘米,寬8.7厘米,厚6厘米,中間為一長方形音孔。以採用花梨木製作的較好,音孔必須開列整齊、內膛光潔。演奏時,左手執梆,右手執一竹籤或木棰敲擊。
南梆子流行於我國南方。它原是粵劇的伴奏樂器,後來也用於京劇高拔子唱腔伴奏及廣東音樂。發音短促、圓潤,除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擊奏強拍外,也可用來表現馬蹄聲、機槍射擊聲等特殊音響效果。
3、墜梆:又稱“腳踏梆子”。木製球狀。形如鴨蛋,圓徑9厘米,中空。分為大中小三種,長度分別為13.5、11.5和10厘米,圓徑分別為9.5、8.5和5厘米。腰部有一木榫,垂直固定在一個立棍上。下方另置一榫槽,中心橫穿一軸,分別連接擊梆木棰與拉繩。用於豫劇及河南墜子書的伴奏。
墜梆的腰部有一木榫,固定在一個立棍上,立棍上另有一榫槽,中間有擊梆木棰,中心橫穿一釘,木棰一端由繩索拴繫於奏者的右腳上,通過腳的踩動,控制木棰擊梆發音。演奏時,常將它綁在桌腿上,由操墜琴的伴奏者兼奏。
4、秦梆:用於秦腔伴奏。外形為橢圓形,長20厘米。
此外,評劇也用梆子,但比南梆子要大些。
起源
南梆子
梆子使用紅木、花梨或其他水材製作,是梆子腔、豫劇、秦腔等劇種和曲藝所使用的伴奏樂器。通常用來打強拍和增強戲劇氣氛。梆子的分類梆子因適用範圍不同,有河北梆、南梆子、墜梆和秦梆之分。
墜梆:又稱“腳踏梆子”。外形像鴨蛋,分為大中小三種,長度分別為13.5、11.5和10厘米,圓徑分別為9.5、8.5和5厘米。
秦梆:用於秦腔伴奏。外形為橢圓形,長20厘米。此外,評劇也用梆子,但比南梆子要大些。
南梆子是由流入南方演化而成的,最早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南梆子是由到南方經商的商人帶來的,南梆子流入南方后,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為了贏得當地觀眾的喜愛,根據當地的語言習慣、情趣、愛好等,在藝術上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創造,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地演員逐漸增多,導致形成了河北梆子這一新的劇種的形成。從道光末年到同治末年,南梆子已經遍及南方中部和北京、天津附近個縣,同時在北京也獲得了一定地位。至光緒年間(1875-1908),它已流布南方,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京劇形成了爭衡的局面,而且還流傳到山東、東北許多城鎮,甚至往南到達過廣州,北到達過海參崴(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等地。
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後,稱在北京盛行的南梆子為“老派”,稱在天津盛行的為“新派”。老派在演唱上雜有山陝韻味,新派則以普通話為基礎,講求唱工,既用本嗓,也用背工嗓。新派以天津為演出基地,曾向山東、東北的一些中、小城鎮和農村發展,1911年以後還盛行於北京和上海等地。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在東北各地的南梆子藝人大批逃入關內,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關內的南梆子班社也紛紛解體,藝人星散。在日偽統治期間,北京已不存在南梆子班社,只天橋的遊藝場還有零散藝人演出帽戲。天津也僅零星藝人的個別演唱。京、律兩市的南梆子藝人,大多被迫改行,生活艱難,甚至著名南梆子女演員小香水(李佩雲),最後也餓死在天津軍糧城車站。在農村,大批班社也紛紛解散,有的藝人甚至靠乞討賣唱為生。如著名演員大金鐘(韓金福)就在豐寧乞討度日。至1940年以後,除農村廟會或年節偶有南梆子的演出外,平時幾乎已無演出活動。但另一方面,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南梆子卻獲得了發展,1946年冀中軍區成立了培新劇社(包括梆子、京劇),冀中第八分區成立子河北梆子劇團,冀中解放區農村的業餘梆子劇團也紛紛湧現。
建國后,南梆子劇團成批恢復和建立。在北京有丹聲社、群聲社;在天津有復興劇社、移風劇社、益民劇社、民主劇社;在河北有保定專區梆子劇團、天津專區梆子劇團、石家莊專區梆子劇團、衡水專區梆子一團和二團,以及定縣、蠡縣、滿城、任邱、饒陽、遷西、懷來、興隆、豐寧、永年、雄縣等南梆子劇團。之後,河北省、天津和北京市都先後成立了國營南梆子劇團。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才、發展劇種,天津市又成立了小百花南梆子劇團,南方立了青年躍進南梆子劇團,而河北省戲校、天津市戲校也都先後設立了南梆子專科。
製作梆子的材料必須堅實、干透,不能有疤節或劈裂現象。各種梆子都以外表光滑、圓弧和稜角適度、發音響亮、厚實為佳。
梆子腔共同的特點是高亢,嘹亮,大氣。論是山西的四大梆子,還是秦腔,無論是河北梆子還是山東梆子,都是這樣的特點,因為這才是梆子戲,為啥非要哼哼几几半天不出一句地唱呢?當然這不是說慢板戲不好,只是它不應該成為主流. 南梆子是由梆子腔演化而來,常同西皮唱腔一起使用,既善於表現含蓄、細膩、柔美的情緒,又善於表達明快、歡暢、波動的情感。
南梆子
第二種說法是由徽梆子衍變而來。如李嘯倉在《贛劇諸腔的來源與演變》一文中說:“珂-清稗類鈔。云:梆子,如得意緣中之調,即就二簧之胡琴以唱秦腔,是而非,只可謂之徽梆子.。此即今京劇南梆子之所由來”。周貽白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一書中寫道:”慶(筆者按:安徽地名)之有-梆子腔,當與武漢的戲劇同一源流。今-皮簧劇.-青衣旦。歌聲調,-南梆子腔種,即由此輾轉衍變而來”。
第三種說法是由梆子腔演變出來。如董維賢在《京劇流派》一書中寫道:”他(筆者按:指羅壽山)在《青石山》中能唱-南梆子.,還兼有-二音子。的唱法。
對於以上三種說法,由於都是文字論述,乏具體唱腔同[南梆子]曲調對照,加上戲曲史研究家對秦腔、徽梆子、梆子腔有不同釋義,使人們難以識別,困惑不解。
梅蘭芳對[南梆子]唱腔的發展變化,集中體現在表達不同人物抒發其內心情感時,上句和下句的一頭一尾發展出不同旋律起伏豐富多彩的拖腔(當時稱為新腔),受到觀眾的廣泛歡迎。
例如[南梆子]上句句首的拖腔:如[南梆子原板]上句句尾的拖腔又如[南梆子原板]下句句首的拖腔再如[南梆子]下句句尾的拖腔另外,蘭芳還將[南梆子原板]同旦角[西皮]不同板式唱腔相聯構成前所未有的新唱段。例如在《春秋配》[南梆子原板]上句與下句中間插入[西皮上板哭頭];《太真外傳》[南梆子原板]後半段轉入[西皮流水]和[散板]在《穆桂英掛帥》[西皮原板]唱段中,進3句[南梆子原板]等。
然而我們從以下兩段京劇唱腔(雖然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根據唱片所記),仍然可以看出[南梆子]沒有完全京劇化之前的樣式。
關於從[南梆子]產生到完全京劇化的年代,大約是京劇形成(1840-1860)之後,光緒十年(1884)起,經過皮簧、梆子“下鍋”合演,皮簧腔與梆子腔(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相互交流、影響,清末民初(1895-1915)逐漸形成的。這可以從羅壽山和玉蘭均能唱[南梆子]的資料分析中得到驗證。羅壽山生於1859,於1912。他后入的玉成班即是田際雲所辦的既有京劇演員又有梆子演員同台獻藝的皮簧、梆子”兩下鍋”班社,青石山》又是從梆子劇目改成京劇的。玉蘭(生卒年代不詳)則是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花旦演員。所灌的唱片《賣胭脂》已明確標明[南梆子],徐慕雲在《中國戲劇史》中說:“曩年念五年前所購玉蘭花(筆者按:字是對演員的比擬稱謂)之《賣胭脂》一片,調幾與梆子無異”。該書出版於1938年12月,中所提”念五年前”(“念”為二十)即1913年前。而完全京劇化的[南梆子]則是出現於梅蘭芳1915年所排演的古裝新戲《嫦娥奔月》。至於為什麼[南梆子]這一稱謂將”梆子”冠以方位”南”字,多文獻無有記載。筆者認為,能是當時的藝人(或京劇愛好者),為了將這種新腔調區別於北方梆子(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有所不同而加上的。這可從另外有關資料作為參證。如李嘯倉在《贛劇諸腔的來源與演變》一文中說:“劇的兩種梆子(筆者按:指湖北梆子、安徽梆子)比北方梆子腔的調門均較低(用小工調)。至今貴溪班藝人稱之為-南梆子。”。
京劇唱腔以皮黃為主,但京劇廣集博採,吸收了許多地方劇種和民間歌舞的曲調,作為京劇聲腔的素材,經過藝術家的加工改編,使這些聲腔與皮黃聲腔更諧和,融為一體,豐富了京劇的聲腔。南梆子不屬於皮黃聲腔系統,屬梆子聲腔系統,借鑒到京劇中后廣泛應用。南梆子與京劇的西皮唱腔很接近,胡琴伴奏南梆子與伴奏西皮的定弦一樣,定63弦。在京劇中的南梆子唱腔,只有導板和原板兩種板式。
南梆子唱腔委婉優美,適於表現細膩柔美的情致,所以在京劇的傳統劇目中,只有旦角和小生兩個行當才有南梆子唱腔,其他行當沒有這個板式的唱腔,只有在京劇排演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后,才有過嘗試。《霸王別姬》中“看大王”是南梆子原板唱腔,南梆子的另一個板式是南梆子導板,在《白蛇傳》和《打焦贊》等劇目中都有南梆子導板唱腔出現。南梆子只有兩種板式。
南梆子導板、原板的上下句落音與旦角的西皮導板、原板落音相同,旦角西皮導板以落高音“1”的為多,南梆子導板的落音也是落在高音“1”上,旦角西皮原板的上句落音是“6”和“2”音,但是以落“6”音的為多,南梆子原板的上句落音與西皮原板的落音完全相同,南梆子原板下句落“5”音,這也和西皮原板一樣。南梆子的上下句落音與旦角西皮上下句落音相同,但是南梆子的唱腔旋律、結構與西皮唱腔有別。另外,南梆子唱腔的開唱形式、開唱鑼經和過門旋律都與西皮聲腔明顯不同。可以說南梆子有其專用的自成系統套路的開唱形式、鑼鼓、過門和唱腔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