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四大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

山西省戲劇在中國的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晉南地區,是山西省戲劇、也是中國戲劇的發源地之一。其中,山西四大梆子是指山西省傳統戲曲劇種中的蒲劇、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其中徠,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同根異枝,一脈桕承,皆為梆子聲腔的正宗。這四大梆子都是群眾基礎較廣的山西戲劇劇種。

基本簡介


山西是“戲曲之鄉”,地方戲劇源遠流長。山西戲曲藝術,除了悠遠深厚的歷史淵源、舉世矚目的作家、古樸珍美的出土文物外,她品類繁多的戲曲劇種,也居於全國首位。山西地方劇種多達54個,佔全國300多個劇種的六分之一。
山西省戲曲劇種中的大戲,是人稱“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其中,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同根異枝,一脈桕承,皆為梆子聲腔的正宗,而且群眾基礎甚廣。

發展歷程


晉劇劇照
晉劇劇照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就出現了樂師及唱班、雜耍。漢代百戲流行,到了漢代中期,百戲活動在山西省晉南更是風靡一時,雖說當時的百戲還算不上戲曲,但它已經形成、孕育齣戲曲藝術的胚胎。從漢代到宋代,經過一千多年的孕育和演變,戲曲日趨成形。到北宋年間,在山西南部的一些鄉村已出現了專供演員演戲的大戲台。所有這些,都反映出當時山西南部的戲曲藝術已達到一定規模。
最早流傳於晉南臨猗、萬榮、運城一帶的鑼鼓雜戲及晉北五台、應縣、山陰、寧武、朔縣、岢嵐、五寨一帶的賽戲和山西東南部長子、平順等地的隊戲,對於山西省戲劇事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戲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伴奏只用大鼓、大鑼等打擊樂器。
明清兩代,隨著元雜劇的衰落和崑山腔、弋陽腔、青陽腔等聲腔劇種在山西省的流傳,以梆子、亂彈為主體的地方戲曲蓬勃發展起來。明代嘉靖年間吉縣重修樂樓的碑記中就有“正月吉日蒲州義和班在此獻演”的記載。清康熙四十六年冬季,平陽知府邀請戲劇家孔尚任在平陽纂修《平陽府志》時,在新春元宵節當天,觀賞了當地秧歌、竹馬、崑曲、亂彈等各種傳統的民間文藝活動,他在一首亂彈詞中寫到:“亂彈曾博翠華看,不到歌筵信亦難。最愛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鄲”。他這裡說的“亂彈”,即為蒲州梆子,從這首講詩文中可以看出,當時蒲州梆子已形成獨特的表演形式,並且已出現了像葵娃這樣基本功紮實的著名演員。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戲中最古老的劇種,因起源於山西西南部蒲州(今永濟縣)而得名。它形成於明末,盛行於清代,劇目多達1000餘個。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獷豪放而又細膩纏綿的藝術風格,特別是濃厚的地方色彩,使蒲劇在晉南民間深受喜愛。
晉劇《傅山進京》
晉劇《傅山進京》
蒲州梆子傳到晉中,與當地的秧歌及說唱藝術相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朝同治以後,中路梆子的名氣愈發響亮,開始流傳到河北、內蒙古、陝西、甘肅等地,博得當地人喜愛,以後,就以“晉劇”稱名於世。晉劇從咸豐、同治年間開始,唱響不衰,盛事迭出。清道光之前,晉劇曾一度雄踞北京劇壇,以至成為山西的代表劇種。
受到蒲劇傳播的影響,晉北產生了聲腔激越、風格豪爽的北路梆子。明朝末年,兩次大規模移民使大量晉南人遷居晉北。移民心戀故土,喜聞鄉音使蒲劇在晉北漸漸傳播開來。在與當地語言和民間藝術的融合中,最終形成了以古代燕趙“慷慨悲歌”的邊塞風骨遺存為基本特色的北路梆子戲
上黨梆子,起源於素有深厚戲曲傳統的古上黨郡澤、潞二州,由明清時期外地傳來的羅羅戲、卷戲和地方小戲俗曲,融匯從山西西南、晉中流入的梆子戲而成。

內容


蒲劇

蒲劇《探寒窯》
蒲劇《探寒窯》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也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與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我省四大梆子。
清嘉慶、道光年間,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兩個流派。南路派以芮城為中心,演唱風格大彎大調,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為中心,演唱風格大都粗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詞較多,戲文通俗易懂,劇目豐實。
清咸豐、光緒年間,祁縣太谷票號用一千兩白銀收買了蒲州的一個戲班,他們到全國各地走訪演出,在此期間,帶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員如七百生、老蒲州等,他們在走訪演出的同時,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京梆子有了密切接觸,使他們的戲路更加寬廣。蒲劇名伶人才輩出。如老元兒紅(即張世喜:山西猗氏馬營人、郭寶臣之師)、郭寶臣、二寶紅、天明亮、蓋陝西、十七生等都能獨當一面,而郭寶臣、侯俊山尤為傑出。
20世紀20年代,蒲劇出現了不少優秀劇社。他們活動遍及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以楊登雲、孫廣勝、王存才為首領的著名演員。
新中國成立以後,蒲劇事業有了飛速發展,出現了如任跟心郭澤民等一大批為蒲劇藝術做出重大貢獻的著名演員。
蒲劇的音樂包括唱腔、曲牌和鑼鼓三部分:劇目有本戲、折戲等500多個,分別以唱、做、念、打取勝的劇目均有。在群眾中影響最大者為《竇娥冤》,這台戲集蒲劇演員的精華,珠聯璧合,藝術精湛,稱譽一時。蒲劇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蹺功、扇子功等。

晉劇

晉劇因其形成和活動于山西中部地區而稱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膽吸收了晉中民間藝術,顯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進了中路梆子的發展。
在清末民初,晉中盆地的商業經濟迅速發展,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素養的提高,各路戲劇票社也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由於許多商人熱衷於吹拉彈唱,因此,商人和藝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藝,並且資助藝人。所有這些,對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路梆子發展到鼎盛時期。丁果仙、張寶魁、三兒生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繼在全國走紅。
在北平(今北京)演出時,中路梆子藝人與京劇同行進行廣泛的藝術交流,丁果仙以《反徐州》同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的《四進士》互相學習,吸收了京劇的藝術營養,使中路梆子在藝術上更加爐火純青。
全國解放后,黨和政府為了繼承和發展中路梆子的傳統藝術,先後培養出了王愛愛田桂蘭宋轉轉、吳愛卿等一大批優秀演員。他們在晉劇舞台上聞名遐邇,顯示出晉劇藝術的可喜景象。

北路梆子

徠北路梆子《金水橋》劇照
徠北路梆子《金水橋》劇照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于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其音樂分唱腔、曲牌和鑼鼓經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屬於板腔變化體,由各種板式有規則地連接而成。其板式是:夾板、慢板、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滾白等。
北路梆子的主要劇目現存的有400多個,其中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演義和古典小說。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劇目。此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曾編過不少反映當時鬥爭生活的現代題材劇目。
傳統劇目《金水橋》,1980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為舞台藝術片。傳統劇目在藝術上主要表現為:一、民間色彩濃厚,在表現神怪等故事情節時也賦予了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二、語言生活化,通俗易懂,老百姓易接受;三、唱詞多,這也是北路梆子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狀元打更》劇照
上黨梆子《狀元打更》劇照
上黨梆子主要流傳於今山西東南部。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澤州府(今山西晉城)。雖名為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5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1959年,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發現了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十五日的演齣劇目單,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抗戰時期,我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上黨梆子煥發了勃勃的生機。著名作家趙樹理在此創作的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的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十分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白毛女》等劇目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
上黨梆子經過歷代藝人的探索、創造,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表演程式和藝術風格。上世紀80年代,上黨梆子異軍突起,湧出《殺妻》《借糧》《兩地家書》等一批新鮮劇目,並在表演、音樂、舞台等方面有所創新,使上黨梆子在保持原劇種特色的基礎上,使劇情更加抒情、動人,受到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