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鄉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下轄鄉

騎馬鄉,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地處青川縣東部。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騎馬鄉轄區總人口85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2人。總人口中,男性4530人,佔52.8%;女性4045人,佔47.2%;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長率1‰。
2017年,騎馬鄉常住人口7162人。
截至2019年末,騎馬鄉戶籍人口7874人。
2021年9月29日,青川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騎馬鄉常住人口數為4169人。

歷史沿革


騎馬鄉
騎馬鄉
清嘉慶初年,設騎馬鄉團。
民國初年,設騎板團練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騎板觀聯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設騎馬鄉,屬平武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青川縣第一區。
1950年,屬青川縣第五區。
1952年,屬第六區。
1954年,屬騎馬區。
1958年,鄉改公社,屬白水區。
1961年,屬騎馬區。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直屬青川縣。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騎馬鄉轄新民1個居民委員會;紅光、光明、里坪、中元、大樹、岩城、水磨、民主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個居民小組、4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騎馬鄉下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高坪壩。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0822224002210新民社區
510822224200220里坪村
510822224202220水磨村
510822224204220中元村
510822224205220大樹村
510822224206220紅光村
510822224207220光明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騎馬鄉
騎馬鄉
騎馬鄉地處青川縣東部,東連利州區金洞鄉,南鄰觀音店鄉茶壩鄉,西接瓦礫鄉、孔溪鄉、板橋鄉,北界木魚鎮、沙洲鎮。區域面積93.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騎馬鄉地勢由南向東北傾斜。境內最高點位於西南部的龍池坪,海拔1722米;最低點位於東北部的紅廟子,海拔560米。
氣候
騎馬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遲、夏短、秋涼、冬長,夏季盛行溫濕的西南風,冬季盛行寒冷的西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4.9℃,無霜期年平均2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13.8毫米。
水文
騎馬鄉境內主要有喬庄河、方石河。喬庄河由西板橋鄉入境,向東流經瓮家壩、銀子壩,至騎馬老街轉向北過光明、紅光村姜家院進入木魚鎮,沿途納里坪溝、方石河、旋坪溝,境內流長12.5千米;方石河源於境西南燒坊溝,向東流經周家院、燒坊頭,至魯家溝轉向北過大園壩至騎馬老街注入喬庄河,沿途納4條小溪溝,境內流長14千米。
自然災害
騎馬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風災、冰雹、泥石流、地震等。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鄉151人遇難,48人受傷;倒塌房屋11588間,嚴重受損2816間;供電、供水、交通、通信全部中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2.8億元。

自然資源


騎馬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黃金、石英、硅、鐵、鈾、汞、石灰石、水晶石等,且黃金、石英、石灰石儲量較大。有大蛻、黑熊、林麝紅腹錦雞、鶯、雀鷹、鷹等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鯉魚、鱗魚、鍵魚、銀魚、中華飼等魚類。

經濟


綜述
2011年,騎馬鄉財政總收入262.4萬元。
2019年,騎馬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騎馬鄉有農業耕地面積10902畝,其中水田635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420萬元。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539噸,其中玉米2054噸,小麥542噸,水稻260噸,大豆124噸,紅薯182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9413頭,年末存欄5938頭;牛年末存欄982頭;羊年末存欄1395隻;家禽出欄79900羽。2011年,禽蛋產量11噸。
商業
2011年末,騎馬鄉有商業網點83個。
金融
2011年末,騎馬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943.6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825.5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騎馬鄉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其中小學在校生328人,專任教師33人,初中在校生212人。
科技事業
2011年,騎馬鄉有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1個。
文體事業
1983年,騎馬鄉建成電視差轉檯1個;1990年開通有線電視;2002年實施電視光纖工程;2008年實施“村村通”工程。2011年末,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騎馬鄉有農家書屋9個,藏書6500餘冊。
2011年末,騎馬鄉有學校體育場和場鎮健身休閑廣場各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騎馬鄉有衛生院1個,醫療人員8人,病床8張;村衛生站9個,醫療人員9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騎馬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39人,支出86.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39人,支出94.4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分散供養4人,支出7200元;定向救助對象4人,支出1600元;農村臨時救濟815人次,支出40餘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4.8萬元。
環境保護
2011年,騎馬鄉本級財政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110多萬元。重點對公路沿線村民的房屋、廁所、圈道進行牆麵粉刷、院壩硬化、庭院美化、清雜去亂,拆除亂搭亂建的建築物;新建垃圾屋23個,垃圾處理場1個,沼氣池750餘口。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騎馬鄉有郵政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106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120件。固定電話用戶510戶;行動電話用戶5085戶;光纜線路長15千米,寬頻接入埠50個,寬頻接入用戶202戶。
● 能源
2011年,騎馬鄉有供電站1個,負責騎馬鄉、觀音店鄉的單位、企業、居民用電。液化氣用戶200餘戶,建沼氣池750餘口。

交通


2011年,騎馬鄉境內有蘭海高速(廣甘)段過境,境內長6.8千米;縣道板(橋)觀(音店)路過境,境內長11千米。村級公路9條,總長75千米。汽車70輛,摩托車520輛。

文化


● 地名由來
原鄉人民政府駐地場頭有一岩石形似蛤蟆,故名“蛤蟆岩”,興場初期人稱“蛤蟆場”,因“蛤蟆”在青川民間又稱“螟螞”,后以諧音改稱“騎馬場”,故名“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