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羅山鄉
谷羅山鄉
谷羅山鄉位於桑植縣北部腹地,呈東北、西南走向,似帶狀分佈,前後均為茂密森林覆蓋,一條名叫羅峪河的澧水幹流貫穿全境,故又名羅峪,此地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傑地靈、民風純樸。水路陸路四通八達,通訊信息暢通無阻,商業集市生機盎然、人民群眾和諧相處,乃一處世外桃源。2016年穀羅山鄉改為谷羅山社區,統一由橋自灣鎮管轄,其原周家包村,粑粑田村兩村合一村,改名為龍灘村。谷峰山、谷羅山、何家田、牛洞口、由橋自灣鎮管轄。劉家河、卓家坪、羅譚、候家包、孫家台、劃分到涼水口鎮管轄。
谷羅山鄉
大宋景炎三年(1278),置桑植宣慰司,羅峪受轄於宣慰司,直至雍正 七年(1729)。向氏舊司後裔遷住在此,開荒斬草,圍堰造田,從此生衍不息。改土歸流后,受轄於安福縣十八里,后又轄於桑植縣至民國3年(1914年);實行鄉保甲制度后,羅峪受轄於長瑞鄉第7保,由谷羅山人譚茂林為保長。1915年,谷羅山劉子維出資,修起了劉氏自家祠堂,有正屋三間,全為木瓦結構,可容納近百人,此祠堂成了谷羅山人民的眾聚之地,趕集買賣交易的場所,解放后,被利用為教書育人之地,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解放后的頭三年,谷羅山在人民解放軍141師423團所屬部的領導下完成剿匪、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繁重的社會主義改造任務,時隸屬於長瑞鄉,1952年2月,由村划鄉組建,稱谷羅山鄉人民政府,政府所在地設譚家坪(今谷羅山村),谷羅山作為獨立的鄉單列,1955年4月更設,稱谷羅山鄉人民委員會,轄11村。後由於國家政策幾經調整變更,谷羅山也幾經合分,終於1961年9月從涼水口公社分出建社,成立中共桑植縣谷羅山公社委員會,轄村委會16個,第一任書記朱華林。1985年5月,將上坪、下坪、唐家山3村劃為金藏鄉管理。1995年,推行大鄉大鎮,又將谷羅山鄉與涼水口鎮合併,隸屬於大鎮管理,由於大鄉鎮推行失敗,於1998年10月按原區劃組建成鄉至今。現任鄉黨委書記肖文華,鄉長張天鵬,人大主席段厚義。
谷羅山鄉
劉家河、卓家坪、羅譚、候家包、孫家台、學堂包、周家包、粑粑田、谷峰山、谷羅山、何家田、牛洞口、清彎13個村委會。
古老的羅峪河流域,有著傳奇的革命歷史,近百年來,社會動蕩,各類人
谷羅山鄉
時過境遷,滄桑巨變,羅峪人民在譜寫歷史的同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谷羅山鄉
1972年修建了長達3000米的防洪河堤。從1975年開始,在鄉公社的領導下花了三年的時間修通了谷羅山至橋自彎的公路,改善了鄉里的交通條件,開通了與外界的聯繫。1980年修通了谷羅山與涼水口接壤的公路,1985年臘月,搭建了羅峪河上第一座石拱橋,方便了羅峪河兩岸人民的住行。1994年冬,又修建了一座羅峪河大橋,溝通了與兄弟鄉涼水口的聯繫,可以全程通車至涼水口。同年又架通了紅旗管引水渠道,使兩岸農田旱澇保收。1998年的特大洪水將全部河堤沖毀,多方籌資80多萬元重修河堤4000米。分鄉建鎮后,谷羅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99年新修了鄉政府辦公綜合大樓,2000年新建了集鎮街道,2001年新造良田400餘畝,2003年建成了谷羅山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牛洞口攔沙大壩。2004年建成了規模龐大的人畜引水工程。谷羅山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觀。由於谷羅山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工商經濟基本上是閉關自守,與外界聯繫很少,雖有一河與外面相連,但通過河流去發展商品經濟的貿易卻是空白,解放前都是一些小商販靠到縣城裡進來食鹽、布匹、百貨來與當地農民交換農產品,集市由於戰爭也不熱鬧。解放后,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集市也隨之熱鬧起來,來趕集的也越來越多,1951年,將多年來分地趕集的中羅峪和谷羅山兩地合併一處趕集,集市設谷羅山,從此以後就更熱鬧了。1952年全鄉建成有加工輾房4座。
1956年初,建立了谷羅山鄉農村供銷合作社,為農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1958年後,三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陰礙了谷羅山鄉經濟的發展,人平經濟收入不足20元。60年代調整時期的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農民有了自己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集市貿易也開放了,加快了谷鄉經濟的發展。1978年修建了谷羅山信用合作社,新修了谷羅山供銷合作社,為繁榮經濟打下了基礎。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原有集體田地、山林均承包到戶經營,期限15年,這一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全鄉糧食連年豐收。農民不但有了自己的口糧,而且還有餘糧出售。改革開放后,谷羅山鄉還辦起了鄉鎮企業,相繼出現了裁縫店,肉食加工廠等企業,個體私營經濟也發展迅猛,有加工廠、百貨店、飲食店、磚瓦廠等,二三產業發展較快,2005年全鄉共有村辦企業3家,個體企業85家,總產值達百萬元。農業以稻穀、玉米、洋芋、紅薯為主,總產值達8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866元。糧食總產量1402噸。養殖業迅猛發展,雞、豬的養殖初具規模,基本達到“人平一頭豬”。每年外調牲豬2000多頭。還有農民譚小周搞起了野生動物野豬的特種養殖,成為全縣有名的養殖大戶。近年來,進行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良了農作物的品種,實行稻穀雙兩大栽培和玉米定向育苗移栽等新技術,使農民的糧食產量有一個穩定的提高。全鄉形成了以柑桔為主要產品的經濟作物,有基地500畝。
谷羅山的教育文化源於民國初期,當時有由官辦的保學和私辦的私塾,校舍為宗祠和農舍,1945年,現已退休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譚博文就在此求學,讀完小學全程。解放后,教育得到了重視和發展。1950年,建立谷羅山鄉中心小學,校址設在劉氏祠堂,第一任校長由向宏圖擔任,當時有學生30多人。1961年學校遷址,新修木屋5間,擴大面積,容納學生近百人,在國家的重視之下,村級小學也日益發展起來,到70年代全鄉已形成村村有小學,中心有完小的教育布局,1980年,谷羅山鄉中心小學升級為高級中學,辦起了高中教育,時任校長向賢為,三年後又撤消為中心小學至今。1988年修起了一幢三層教學樓。1998年一河特大洪水,谷羅山慘遭蹂躪,此時的學校被沖得面目全非,連教學樓木屋被洪水全部沖走。老師學生大部分只有呆在帳篷里上課,在校長譚賢鄂的努力下,該校迎來了蘇州大學的全力資助,共捐資40萬元修建了一幢教學辦公綜合樓。村級小學也在扶貧的支持下修建好,全鄉現有村級小學5所。2001年,在學校的多方籌資努力下,投資70多萬元修建了一幢教職工宿舍。校園建設步入了先進行列,多年被縣裡評為校園建設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現有教職工40多名,學生350多人。二十多年來,從這裡啟蒙走出去的大學生近百人,其中有博士2人,本科13名。
該校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有用的各類人才。此外,鄉里重視科技教育,科技發明,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叫黃禮儒的能人,善詩能文,1901年就改用木軸齒輪傳動新式馬拉磨,為當地首創,1930年發明水力驅動輪式磨坊。1936年研製成腳踏式24支頭紡紗機。1939年試製成功反應節令時辰的日晷,送與縣府,給予嘉獎,傳為佳話。
羅峪還有古樸的民間藝術,其內容非富,形式多樣,有儺願戲、花燈戲、漢戲、佛戲等,其中儺願戲盛行,還有戲班,以莫德令、田芳前、劉振球等領頭的十幾人專為人民還願唱戲。這些民族瑰寶得到了進一步弘揚,現在還有他們的徒弟在為人民還願唱戲,人民現以其為時尚。歲月悠悠,如闕如歌,谷羅山幾經變遷,飽歷滄桑,欣逢盛世,百姓安康,太平永享,谷羅山正以嶄新的容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周家堡村距谷羅山鄉2公里,在交通方便,在1985年村在谷羅山鄉是第一個村通電的村,周家堡村有具體經濟山林5000畝。毀於一段現在是一個光禿禿的,大自然饋贈天橋一座(方言自生橋),大小溶洞5個,有葉葉岩、眨口洞、連二洞、仙人洞,這些洞內天然奇觀不比張家界武陵源的九天洞差洞內面積越5000平米左右,是很好的旅行開發景點,洞內上年溫度在25度,冬暖夏涼,在距谷羅山越1公里牛洞口進入牛鼻子往上走,可以稱的上小三峽,上面有白龍泉瀑布。
自生橋一角、葉言岩
桑植谷羅山鄉發展油茶786畝
谷羅山是桑植的貧困鄉,但全鄉林業資源十分豐富,老百姓一直是守著金飯碗討飯吃。從2007年開始,該鄉響應國家號召,發展低碳、綠色、環保經濟,因地制宜,加快成果轉化,通過以點帶面,大力發展油茶種植產業。該鄉以實施退耕還林及科技示範項目建設為著力點,配合出台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和扶助農民自我調整,發展產業化經營。同時,該鄉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升山區林果業的科技含量,追求效益最大化。近年來該鄉已舉辦相關的科技培訓10餘次,培訓林農骨幹10餘人,印發各類技術資料400餘份。為了提高茶農的栽培技術,該鄉在今年10月份還舉辦了油茶栽植技術培訓班,聘請有關專家為茶農詳細講解油茶樹栽培技術,40餘名茶農參加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