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勒克德渾

清朝宗室大臣,努爾哈赤曾孫

愛新覺羅·勒克德渾(1629年6月25日—1652年5月4日),清朝宗室,滿洲正紅旗人,清朝第一代順承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之曾孫、禮烈親王代善之孫、和碩穎毅親王薩哈璘次子。

天聰三年(1629年)五月初五日生,母為嫡福晉烏喇那拉氏,布占泰貝勒之女。順治元年(1644年)因兄阿達里之罪,受牽連,因而被罷黜宗室。當年十一月復入宗室,加封多羅貝勒爵位。順治二年(1645年)七月,授平南大將軍。順治五年(1648年)九月以軍功晉封多羅順承郡王;順治七年(1650年)五月,擢任議政;順治八年(1651年)三月管理刑部事務。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二十七日薨逝,年僅二十四歲。謚“恭惠”,是為多羅順承恭惠郡王。

勒克德渾平定江浙、湖廣,擒拿南明重臣何騰蛟,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封順承郡王,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人物生平


年少經歷

勒克德渾的父親薩哈璘驍勇善戰而且長於智謀,不僅明達聰敏,通曉滿、漢、蒙古文,掌管禮部多年,而且多次獻上良策,忠心耿耿的輔佐皇太極開創帝業,深得皇太極的信任,這對於少年時期的勒克德渾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使他從小就嚮往如同父輩們一樣決戰沙場,建功立業。
崇德元年(1636),對於尚且年少的勒克德渾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心中的英雄薩哈璘因病逝世,年僅十七歲的勒克德渾只能與兄長阿達禮相依為命。勒克德渾病逝的父親薩哈璘只有三十三歲,他深受太宗皇太極的喜愛,在他病中多次受到太宗的慰問。後來,太宗還多次親自看望薩哈璘,而且還禁不住落淚。等到薩哈璘死後,太宗不光前往弔祭,還在靈堂慟哭四次,並罷膳輟朝三天。可能是基於對他父親的喜愛,所以勒克德渾並沒有因父親的死而沒落,而是在年輕一代的貴族中迅速崛起。
正當他躊躇滿志的想大展手腳時,厄運來臨了。1643年太宗駕崩,清室又開始了一場權利鬥爭。這次鬥爭中,他們兩兄弟沒有了父輩們的眼光,阿達禮由於公開支持睿親王多爾袞,結果被各方一致譴責,不久被爺爺代善抓起來,后被以擾亂國政的罪名處死,同時還有他的伯父愛新覺羅·碩托。勒克德渾也被牽連,被削了爵廢了皇室身份,貶為豪格旗下的庶民。多爾袞的丟卒保帥,使勒克德渾遠離的睿黨的範圍,使他日後免受牽連而且還受到了重用。

戰功赫赫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大舉入關,多爾袞的勢力也日益龐大,儼然滿洲的最高統治者。這時他想起了因他而造難的勒克德渾,於是他恢復了他的皇室身份,並且冊封為多羅貝勒。不難看出這時對於勒克德渾的籠絡,既是對阿達禮的補償,最主要的是向清廷內部展示跟著我多爾袞一定有回報。
第二年,勒克德渾被命為平南大將軍,接替了豫親王多鐸駐紮在江寧。在與南明的戰鬥中,勒克德渾盡顯他的軍事才華,成為了滿洲令人矚目的英雄。
當時南明魯王朱以海佔據浙東一帶,在群臣的擁立下於紹興監國,他的軍事力量在錢塘江以南的沿江構築了一條堅強的防線,使清軍難以進犯。
這時南明的大學士馬士英與總兵方國安率兵渡過了錢塘江進犯杭州。勒克德渾在南京得知后立刻遣兵奔赴杭州解圍,馬士英與方國安看清軍勢大,立刻退兵撤回錢塘江。馬士英與方國安撤圍后又分別攻佔了杭州西南方的餘杭、富陽兩地。
勒克德渾於是派遣梅勒額真珠瑪喇和和托攻擊餘杭、富陽兩地的明軍,兩軍合營在杭州城三十裡外。清軍攻勢凌厲,銳不可當,馬士英與方國安大敗於清軍。正當清軍慶功之時,馬士英與方國安又率兵渡江包圍了杭州城,結果還是被梅勒額真濟席哈所敗,溺死者不計其數。馬士英為了改變賣國專權的形象,越戰越敗是越敗越戰,把大明的有生力量全都給消耗了,白白犧牲。
正當勒克德渾在江浙戰場上頻頻得勝的時候,清軍在中部的湖廣戰場上卻頻頻告急。十一月間,明唐王朱聿鍵的隆武政權所任命的湖廣總督何騰蛟招納了原李自成的余部李過、高一功、郝搖旗劉體純等人,進入湖廣戰場,對清軍佔領下的軍事重鎮荊州、武昌進攻,使湖廣戰場上的清軍面臨全面崩潰的境地。
十二月,多爾袞急調勒克德渾移軍西去救援湖廣戰場,於是勒克德渾親率滿蒙精銳,偕同鎮國將軍愛新覺羅·鞏阿岱一起,從江寧逆江而上,馳援武昌。
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勒克德渾率軍進抵武昌,緊接著就對明軍展開了全面進攻。他首先派遣護軍統領博爾輝督軍進擊岳州解圍,自己率主力前往荊州。博爾輝一軍首戰於臨湘,殲滅敵軍千餘人,隨後進抵岳州,立刻擊退了明軍的圍城部隊,明將黑運昌率二百餘艘戰艦投降。
與此同時,勒克德渾的主力進至石首,正巧明軍渡江進犯荊州。勒克德渾不動聲色,悄悄派出了尚書覺羅郎球等人帶領一部人馬渡過南岸,等到明軍渡河一半的時候,突然水陸兩軍同時猛攻,大敗明軍,消滅了這一支明軍的援軍,之後大軍水陸並進乘夜疾馳,向荊州奔去,第二天凌晨進抵城下。由於清軍行動迅速詭秘,駐紮在城外的明軍毫無察覺。到了晚上,郎球等人將明軍在江中的戰艦盡數奪走。之後,又指揮八旗鐵騎分兩翼殺入明軍主營,明軍與大順軍促不及防,被清軍打的一敗塗地,戰線全面崩潰,傷亡十分慘重。明軍從一開始的有兵無將至此還不沒有改變,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還是一敗塗地。
勒克德渾又命奉國將軍巴布泰等人率軍乘勝追擊,大順軍雖然敗退,可是依然奮戰如前。自安遠、南漳、喜峰山、關王嶺至襄陽等地,與清軍多次擊戰。不過大勢以去,接連戰敗,主力損失殆盡。最後,無奈之中義軍將領李孜(李自成弟)、田見秀、張耐、李佑、吳汝義等帶著殘部五千餘人,前往彝陵投降勒克德渾。於是清軍獲得牛、馬的牲畜一萬二千餘,掠奪人口和其他戰利品不計其數。到此,轟轟烈烈的大順軍就被勒克德渾給剿滅了。
由於勒克德渾迅速的解除了清軍在湖廣戰場上的危機,清廷對他的功績十分讚賞,下詔讓他班師回江寧,並賜以黃金百兩、白銀二千兩。
順治五年(1648年)九月,勒克德渾因前功,進封為順承郡王。
這時,西南的南明永曆政權由於獲得了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等人的支持,成為了當時勢力最大的反清力量。在李定國與南明名將何騰蛟的指揮下,南明軍隊從廣西揮師北上,迅速攻下了湖南大部,而在漢水流域的大順軍的殘部也伺機而起,向清軍展開了攻勢,打擊湖廣的清軍。於是清廷任命鄭親王濟爾哈朗與勒克德渾督兵出征湖廣,掃蕩當地的抗清勢力。
順治六年(1649年)初,勒克德渾率八旗精銳長驅直入,橫掃湘潭,南明軍隊與大順軍望風披靡,莫敢與之爭鋒,紛紛敗退回廣西境內,何騰蛟戰敗被擒。
勒克德渾平定湖廣后,又揮師南下,移師進入廣西,進攻廣西北部重鎮全州。這時,集結在廣西北部的南明軍隊向清軍發動了反攻,意圖阻擋清軍的進一步南下。但是清軍銳氣猶盛,勒克德渾接連兩次擊敗了明將趙廉的進攻,之後又用計賺取了永安關。驅逐了曹槓子領導的地方武裝,又攻佔了道州
順治七年(1650年),勒克德渾班師還朝,受到了清廷的賞賜,黃金五十兩、白銀五千兩。

英年早逝

順治八年(1651年),勒克德渾奉命掌管刑部事務。勒克德渾多次立下大功,但是對於他在這以後的待遇地位卻沒有很大提高,可能與順治與睿親王的矛盾有關,不過當時睿王已死,這方面的因素應該不是主要的。可惜他勒克德渾早逝,沒能有更好的發展,是他們這一支的不幸,喪失了這一位人才也是清廷的不幸。
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勒克德渾去世,時年僅三十四歲。康熙十年,追謚為“恭惠”。

家族成員


妻妾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公伊爾圖齊董果羅之女(為科爾沁左後旗洪果爾之女,崇德七年九月嫁娶)
繼福晉他塔喇氏,頭等侍衛岱恭之女
側福晉噶爾扎氏,公鈷里泰之女(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追封側福晉)
劉氏,劉久武之女
子嗣長子哈爾哈,母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公伊爾圖齊董果羅之女
次子薩喇,母妾劉氏,劉久武之女
三子多羅順承忠郡王諾羅布,母側福晉噶爾扎氏,公鈷里泰之女
四子已革順承郡王勒爾錦,母繼福晉他塔喇氏,頭等侍衛岱恭之女
先祖曾祖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
曾祖母元妃佟佳·哈哈納扎青,塔木巴晏之女
祖父愛新覺羅·代善,和碩禮烈親王
祖母繼福晉葉赫納喇氏,布齊貝勒之女
父親愛新覺羅·薩哈璘,和碩穎毅親王
母親嫡福晉烏喇納喇氏,布占泰貝勒之女
爵位世系
第一任:勒克德渾(1629—1652),多羅順承恭惠郡王,順治五年(1648年)受封順承郡王。
第二任:勒爾錦(1652—1706),勒克德渾第四子,已革多羅順承郡王。順治九年(1652年)襲爵。率軍平定三藩之亂。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勞師糜餉,坐失事機削爵。
第三任:勒爾貝(1678—1682),勒爾錦第三子,多羅順承郡王。康熙二十年(1681年)襲爵,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去世。
第四任:延奇(1682—1687),勒爾錦第四子,多羅順承郡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襲爵,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去世。
第五任:充保(1685—1698),勒爾錦第七子,多羅順承郡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襲爵,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去世。
第六任:布穆巴(1682—1751),勒爾錦第五子,已革多羅順承郡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襲爵,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五月以罪削爵。
第七任:諾羅布(1650—1717),勒克德渾第三子,多羅順承忠郡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授一等侍衛。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擢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十二月,調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康熙四十年(1701年),攝右翼前鋒統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授杭州將軍。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襲封多羅順承郡王。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二月,去世,年六十八,謚號“忠”。
第八任:錫保(1688—1742),諾羅布第四子,已革和碩順承親王。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襲爵,討伐準噶爾可汗噶爾丹策零有功。雍正九年(1731年),進封為順承親王。雍正十一年(1733年),坐噶爾丹策零兵越克爾森齊老而不赴援之罪,削爵。
第九任:熙良(1705—1744),錫保長子,多羅順承恪郡王。雍正三年(1725年),封輔國公,尋授散秩大臣。雍正五年(1727年),晉封鎮國公。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封世子。三月,署鑲紅旗漢軍都統。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以父罪革世子。十二月,襲封多羅順承郡王。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管鑲藍旗覺羅學。乾隆九年(1744年)四月去世,謚號“恪”。
第十任:泰斐英阿(1728—1756),熙良長子,多羅順承恭郡王。乾隆九年(1744年)襲爵。乾隆十三年(1748年),授宗人府右宗正。乾隆十五年(1750年),管鑲紅旗覺羅學。乾隆十九年(1754年)四月,任左翼前鋒統領。十月,遷正黃旗漢軍都統。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轉左宗正。七月去世,謚號“恭”。
第十一任:恆昌(1753—1778),泰斐英阿第四子,多羅順承慎郡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襲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去世,謚號“慎”。
第十二任:倫柱(1772—1823),恆昌長子,多羅順承簡郡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襲爵,道光三年(1823年)去世,謚號“簡”。
第十三任:春山,倫柱第四子,多羅順承勤郡王。道光元年(1821),封鎮國將軍。道光三年(1823年)襲爵。咸豐四年(1854)去世,謚號“勤”。
第十四任:慶恩,春山第五子,多羅順承敏郡王。咸豐四年(1854)襲爵。同治帝大婚,賜三眼孔雀翎。光緒七年(1881年)去世,謚號“敏”。
第十五任:訥勒赫,慶恩長子,多羅順承質郡王。光緒七年(1881年)襲爵。光緒帝大婚,賜食全俸。慈禧太后萬壽,歲加銀二千。民國六年(1917年)去世,謚號“質”。
第十六任:文葵,訥勒赫堂兄長福之子,民國六年(1917年)襲爵,1992年去世,年八十四歲,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王爺。

後世紀念


順承郡王府

順治五年(1648)勒克德渾晉封順承郡王,順承郡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順承郡王府在民國年間,曾一度為張作霖的大帥府,解放後為全國政協辦公地。順承郡王府一直保存完好,1994年,全國政協禮堂修建新樓,將順承郡王府異地搬遷,復建到了朝陽區朝陽公園東側。

順承郡王家族墓

順承郡王家族陵墓位於北京房山區西甘池村、二龍崗村,鼎盛時綿延幾里,高牆大院,次第森嚴。這座陵園留下了不少歷史遺跡。列舉如下:第一代勒克德渾大寶頂、馱龍碑;第二代勒爾錦小寶頂;第七代諾羅布大寶頂、馱龍碑;第十代泰斐英阿馱龍碑、第十二代倫柱馱龍碑、第十四代慶恩大寶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