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村
山民村
山民村引,位於武康鎮西南,距武康鎮城區11公里。東至上柏村,南至雙燕村,西至杭州市餘杭區白鶴嶺村,北至城山村,總面積23.77平方公里。32個自然村,分六個片,轄55個村民小組, 1247戶,4514人,村委駐地在鷺鷥亭。山民村有耕地4225畝,山林27562畝,其中:毛竹山9670畝,早元竹山9697畝。
山民村歷史悠久,溯源遠長,唐宋村,屬武都鄉,明時屬武都鄉六都,清時屬南鄉六都,轄一保一庄、二庄、三庄、四庄、五庄、六庄、七庄、八庄、九庄。民國為三民鄉一保、二保、三保、四保。解放之後,為上柏區山民鄉。轄二村:象前、山民。
1956年撤區,為山民鄉,轄二個高級農業合作社,山民、象前。
1958年為上柏公社,轄山民、象躍兩個生產隊,1961年社隊調整,把山民生產隊設置為河埠嶺、山民、大塢、淡塢4個生產大隊,把象前生產隊更名為象躍,設置象躍、報陽兩個大隊,共轄6個生產大隊。
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為上柏鎮,下轄6個行政村,即:象躍、報陽、山民、河埠嶺、大塢、淡塢。
象躍村,昔稱象前村,1958年把前字改成躍字,故稱象躍,為象躍生產隊,1961年為象躍生產大隊。轄有8個自然村,即:鷺鷥亭、長山塢、解板塢、象庫里、陳家山、六穀地、許家牆下、清水潭,村委駐地鷺鷥亭,142戶,598人,全村耕地719畝,茶地177畝,筍盪山112畝,山300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營林、牧、副,尤為茶葉、竹木加工及運輸。
報陽村,位於報恩寺之陽,故名報陽村。解放初為象前村,1956年為象躍農業合作社,1961年社隊規模調整,分象躍大隊為象躍、報陽兩個大隊。“文革”期間改名為“躍進”,1978年恢復原名。報陽村轄有9個自然村,即:俞家莊、何家村、茶埠頭、董家灘、前河橋、下大塢、北前山下、楊園裡、夏家埠頭,有242戶,953人,村委駐俞家莊。報陽村有耕地854畝,茶地202畝,早園竹山50畝,山林193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營茶葉、圓筍、林副產品,畜獸生產是主要副業之一。
山民村,昔稱六都,解放初為山民鄉,村沿用鄉名。1956年為上柏公社山民生產隊。1961年社隊調整,將山民生產隊劃為山民、大塢、河埠嶺、淡塢4個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改為山民村。山民村7個自然村,即:更埠頭、嶺腳下、木竹灣、落柴嶺、龍鳳塢、山腳下,120戶,557人,村委駐地更埠頭。山民村有耕地518畝,茶地147畝,竹木柴山3000畝,以水稻為主,兼營林業。
大塢村,曾設大塢鄉、村沿鄉名。1958年為山民生產隊,1961年設置大塢大隊,1984年為大塢村、大塢村分3個自然村,即:洞仁塢、馬嶺頭,大塢底,134戶,604人,村委駐大塢涼亭。大塢村有耕地451畝,茶地204畝,竹地300畝,柴山1000畝,以農為主,兼營糧畜、副業。
淡塢村,原塢中淡竹林茂盛,故名。1958年為山民生產隊,1961年設置淡塢大隊,1984年改淡塢村。淡塢村有5個自然村,為陸家塢、王芝村、楊家門、白果樹、里村,199戶,944人,村委駐地陸家塢。淡塢村有耕地677畝,茶地74畝,山3000畝,以水稻為主,兼營茶、林業。
河埠嶺村,境內有嶺,從嶺腳到嶺頂有數百石級,尤似河埠,故名河埠嶺,村以嶺為名。1個自然村,即河埠嶺村,113戶,546人,村委駐河埠嶺。有耕地445畝,茶地55畝,山3317畝,以水稻生產為主,兼營林、副業。
1999年撤鄉並鎮,上柏併入武康鎮。
2000年,報陽村與象躍村合併,2001年,報象、大塢、山民、淡塢、河埠嶺5村合併,為山民村。
山民村為武康西南部山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民村是武康鎮毛竹、小竹的重要產區,如今也是早元筍竹的產區之一,年產毛竹60萬株,早元筍竹9000餘畝,年產早元筍上萬噸,產品遠銷上海,南京乃至北京等地。此外,還有林木等。
山民村有毛紡、塑鋼、塗裝、化纖織造,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0家,總產值5500萬元。還興辦了一批運輸、建築、包含、服務等第三產業。
山民村1956年建造象躍水庫,蓄水量為53萬立方米。
坐落于山民報象塢報恩寺為唐代古剎,距今已有1240年歷史。位於淡塢陸家塢的淡塢戲台,建於清宣統二年,完好無損。大塢涼亭,原貌早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