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朡
三朡
三朡(zōng ),亦作三鬷。⑴古國名。在今山東定陶西北,《竹書紀年》載:”夏師敗績,桀出奔三朡,商湯征三朡“,即此。商湯滅三朡,更其國曰曹,即商代曹國。
⑵三嵕山,”朡“同”嵕“,”三朡“即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的三嵕山。
三朡國
《史記殷本紀》:“桀敗於有娀之虛(今山東省曹縣西北),桀儆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大雷雨,戰於鳴條。夏師敗績,桀出奔三朡,商師征三朡。戰於郕(今山東寧陽)。獲桀於焦門。放之於南巢。”
《尚書》:桀奔三朡,湯伐三朡,俘獲寶玉,遂踐天子位於三朡。三朡即今定陶北戚姬寺龍山文化遺址。《漢書》:湯滅夏,遂改三朡曰曹。
清康熙十年《曹州志·輿地》“商為曹國”條下注曰“湯伐桀,桀走保三朡,遂伐三朡,更其國曰曹”,其編篡者知州佟企聖認為周代曹國故城即是三朡故國。三朡國,為祝融後裔建立的董姓國,又作鬷、鬷夷、朡川。主要見於文獻對“湯伐夏桀”的相關記載之中,《尚書序》“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寶玉。”《史記·殷本紀》載:“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鬷,俘厥寶玉。”《集解》孔安國曰:“三鬷,國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水經注》言之更為確鑿“(定陶)縣,故三鬷國也。湯追桀,伐三鬷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鐸之邑,故曹國也。”酈道元認為周代曹國國都即為三鬷故國。據《定陶縣誌》載:“及振鐸之封作三鬷亭。今縣西南七里有堌存焉。”今定陶縣城西南八里費庄西北有一土丘殘存,世人多稱之為三鬷故地。據以上文獻記載,可見三鬷國確在今定陶附近。三鬷或鬷的建國甚早,其歷史已不可考。從考古材料來看,魯西南地區的安邱堌堆類型岳石文化可能為其遺存。
三朡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率領7000甲士從洛河南岸過河直攻夏都斟鄩(今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由於事發突然,準備不足,夏王履癸與昆吾、顧、豕韋等組成的聯軍不敵商湯,於是從夏都王宮北門北逃,一路沿沁水北上,到達三朡國(今山西沁水縣鄭庄鎮南郎村神腰遺址),三朡國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易守難攻,其城內有堅固的城門樓做防禦。三朡國 國君忠於夏王履癸,其做到了忠於盡命,與商湯的軍隊展開了殊死一戰。最後經過多日的激戰,三朡國國君兵敗而死,也是為掩護夏王履癸而死。此時夏王履癸已經逃至鳴條崗(在今山西運城鹽湖區北馮村鄉新杜村,又名高侯原 ), 夏王履癸的王子之一淳維也帶領一部分族人北逃至鄂爾多斯高原。商湯的軍隊追到了鳴條崗再次把 夏王履癸的殘軍擊敗,史稱鳴條之戰。夏王履癸率眾從鳴條崗經雲陽古道(今河南南召縣東30餘里的雲陽關附近,雲陽關在 古代是豫西溝通南北的唯一關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荊襄”之稱),之後順著淮河主河道 逃往了南巢古國(今安徽巢湖附近)。南巢古國從夏末歷殷商至有周一帶綿延不絕,由於其受封於夏王履癸,夏亡后,“義不朝商,商亡而周興,於是巢始來朝。”至此南巢古國再次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尚書》、《班簋》銘文均有載,直至魯昭公二十四年為吳國所滅。後秦於前223年設巢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