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倉

興平倉

興平倉位於平安大街東端,為明清時代京都貯藏糧米的官倉之一。雖然大體上保持了明清形制,但廒數大減,已非昔日規模,現為百貨公司倉庫。

正文


位於平安大街東端,為明清時代京都貯藏糧米的官倉之一。雖然大體上保持了明清形制,但廒數大減,已非昔日規模,現為百貨公司倉庫。
南新倉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距今已是580年。明代北京設軍衛,衛倉儲軍糧,納入官倉管理。南新倉時轄衛倉8個。清初南新倉有30廒,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陸續增為76廒,現在僅剩10倉廒。倉是總稱,廒是貯糧房間,明初規定3間一廒,後來一廒5間,廒門掛匾額,標明某衛某字型大小廒。清代規定廒頂開氣樓,有的廒端開窗,底部用磚鋪砌,上鋪木板,並於牆下開氣孔通風。現在南新倉匾額已不存在,大部分氣樓,有的無窗,牆下不見氣孔,保存了明代舊制廒牆用磚複雜,有明朝的,有清朝的,留下了清代后修的痕迹。仔細觀察廒內梁材,不是粗大木料,這是因為建倉時,北京大規模營建宮殿尚未開始,大木尚未運至,它使用了元代倉廒舊料。風風雨雨500年,明初的倉廒原構,保存至今,實屬難得。
民以食為天。我國歷代對糧倉的設置非常重視,農村有“義倉”,為農民貯糧備荒;州縣設“常平倉”,豐年時官府“糴(音底)入”,荒年平價“(音跳)出”,調劑糧價。設在京都的官倉,除皇室消耗、宮員俸米、軍衛食用外,遇有荒年,京倉也“平”,偶爾也放賑或設粥場救濟貧民。
北京大規模建倉貯糧始於元代。元建大都,軍民用糧仰給江南,一由京杭大運河漕船北運,另由海運,在浙江海港裝船經直沽(今天津)達通州,再沿通惠河抵京城。50年代,雍和宮西側出土了元代“京畿都漕運使王德常去思碑”。碑記:至正十五年(1355年)京師有五十四倉,儲糧達百萬石。糧倉大部靠近城東部,以其地臨東護城河,船隻運輸,裝卸方便。元代的糧倉,明清時代又繼續擴充改建使用。據統計:明代北京、通州共計官倉20個,到清末京通官倉17個,廒計1178座。解放前後大部分為學校、部隊、醫院等機關單位佔用。
南新倉所在為元代北太倉舊址。明代在舊址分建二倉,南新倉在北、舊太倉在南;清代又擴建為富新倉、興平倉。倉區場面平闊,建有圍牆,南新倉地近圍牆東門,俗稱東門倉,興平倉近北門,稱北門倉。1953年自東四十條向東辟馬路穿過興平倉,拆除了一部分,以後公司建房陸續拆除,現在僅剩南新倉部分廒座,成為全國僅有、北京現在為數不多的歷史倉廒實物。

參考鏈接


http://www.oldbj.com/saybj/saybj49.htm
http://club.yule.sohu.com/read_elite.php?b=travel&a=274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