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輻射

經濟輻射

經濟輻射(Economic Radiation)經濟輻射是指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相對較高地區與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地區之間進行資本、人才、技術、市場等要素的流動和轉移,以及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傳播,以現代化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替代與現代化相悖的舊習慣勢力,從而進一步提高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

特點


經濟輻射的特點具體表現為:
1、經濟輻射的前提條件是經濟對外開放和資源自由充分流動。
2、雙向輻射,縮小差距。在經濟輻射中,發達國家(地區或城市)與落後國家(地區或城市)存在著互相輻射。前者向後者傳遞先進的科學技術、資本、管理經驗、信息、思想觀念、思維習慣和生括方式等;後者向前者提供自然資源、人才、市場等。由於前者向後者傳遞了先進的生產資源,通過接觸能夠縮小兩者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距。
3、輻射的速度和程度與其距離有關。經濟發達的國家(地區或城市)對落後國家(地區或城市)的輻射距離越近關係越好,其輻射越充分、輻射的速度越快,輻射的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4、經濟輻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網、信息網、關係網等,即經濟輻射是通過交通、信息和各種關係進行的。
5、經濟輻射具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種效應。
6、經濟輻射的方式主要有點輻射、線輻射和面輻射。

國外理論


國外對經濟輻射現象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主流理論有以下幾種:
增長極理論
經濟增長極最早於1955年由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雷提出。其核心內容是:經濟增長不會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總是首先由少數區位條件優越的點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極。增長極的輻射表現為通過增長極的極化效應使資金、能量、信息、人才等向發達地區集中,之後再通過擴散效應把經濟動力與創新成果傳導到廣大的腹地。法國另一位經濟學家布代維爾從理論上將增長極概念的經濟空間推廣到地理空間,認為增長極有兩種含義:一是在經濟意義上特指推進型主導產業部門;二是地理意義上特指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
點軸開發理論
該理論把國民經濟看作是由點、軸組成的空間組織結構,“點”即增長極,“軸”即交通幹線。德國經濟學家維爾納·桑巴特認為空間極化不僅會出現在若干點上,也可以出現在連接各點的重要交通幹線及其沿線的線狀地帶上。它的產生會對產業和人口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導致產業和人口在沿線的聚集,形成新的增長極與點線一體的極化帶,使極化過程與擴散過程在空間上可以沿著既定的方向連續進行,由單個、靜態的點成為一個空間的量,因而具有了動態的性質。
網路開發理論
在經濟布局框架已經形成,點軸系統比較完善的地區,進一步開發就可以構成現代區域的空間開發結構,實行網路開發。網路開發必須同時具備三大要素:一是“節點”,即以各類中心城鎮為增長極;二是“域面”,即沿軸線兩側“節點”所吸引的範圍;三是“網路”,由物流、人流、資本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形成的流動網及交通、通訊網組成。
經濟梯度推移理論
經濟梯度是指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實力的差異。根據該理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每出現一種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都會由高梯度區向低梯度區逐步傳遞。
循環累積因果論
1957年繆爾達爾曾提出過循環累積因果理論。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首先是從一些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發展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時,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後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在經濟循環累積過程中,同時存在著迴流和擴散兩種不同的效應:一是迴流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不發達區域向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二是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發展差異得到縮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迴流效應遠大於擴散效應,即發達區域更發達,落後區域更落後。基於此,繆爾達爾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循環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後地區的發展,以縮小差距。
中心——外圍論
弗里德曼將經濟系統劃分為中心和外圍兩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二元經濟結構。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二元結構十分明顯,中心區發展條件較優越;經濟效益較高,處於支配地位,而外圍區發展條件較差,經濟效益較低,處於被支配地位。因此,經濟發展必然伴隨著各生產要素從外圍區向中心區的凈轉移。當經濟持續增長進入一定階段后,隨著政府平穩發展政策干預加強,中心和外圍界限會逐漸消失,經濟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一體化,各區域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獲得全面發展。
倒“U”型經濟發展理論
1965年美國經濟學家J.C.威廉姆遜分析了世界上4個國家區域經濟發展趨勢,提出了倒“U”型經濟發展規律;他認為,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是不斷擴大的,但經過一定時期,平衡的力量將使區域差距保持穩定;當經濟進入成熟階段后,區域差距將隨著總體增長而逐漸下降。
知識溢出理論
阿羅(Arrow,1962)最早用內生技術進步來解釋經濟增長,他假定整個經濟體系內存在著技術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預時的競爭性均衡是一種社會次優,均衡增長率低於社會最優增長率,政府可能採取適當政策提高經濟增長率,使經濟實現帕累托改進。美國經濟學家羅默(Bomer,1986)在其知識溢出模型中,用知識的溢出效應說明內生的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惟一源泉,強調知識的外部性對經濟的影響。盧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資本溢出模型則認為整個經濟體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資本的溢出造成的。由知識溢出的聚集經濟、規模經濟產生的技術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術外部性即技術溢出效應,金融外部性則是與市場擴大相聯繫的外部經濟)使要素邊際收益遞增,從而是引起經濟活動的地域空間聚集和擴散。

我國理論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了很大的發展,經濟實力和輻射擴散能力不斷增強,因此,國內有關學者對我國的經濟輻射進行了深入研究。
1987年,中科院學者陳田首先對全國性城市經濟影響區域的空間組織進行研究,定義了城市經濟影響區。他認為:城市經濟影響區是城市經濟活動影響能力能夠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大地域範圍。
1993年,復旦發展研究院課題組提出大都市經濟圈的概念,也就是某一大城市突破行政區劃的局限同它鄰區化或外圍化的地區組成緊密經濟聯繫的一體化經濟區。
2002年,中科院研究員胡序威提出都市區是由中心市和外圍非農化水平較高、與中心市存在著密切社會經濟聯繫的鄰接縣(市)兩部分組成。都市區的地域範圍,即為與中心市保持便捷通勤聯繫,或城市功能由中心市向外擴散直接影響所及的範圍。其地域範圍的大小與中心市規模的大小呈正相關。
2003年,孫娟綜合採用空間要素、時間要素、流量要素以及引力要素界定出四個空間範圍,將這四個空間範圍進行疊加得出都市圈的圈層結構,並對南京都市圈進行了實證分析。

研究現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經濟輻射現象的研究得到了我國有關學者的高度重視,除了對該現象的形成與發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外,他們的研究方向由最初的理論方面轉向實證方面。
開放經濟下的經濟輻射研究方法
這種研究方法考慮了經濟體與經濟體之間的物質、資金、信息等要素的流動及其相互間的影響。
學者周旭霞將一國對另一國的經濟輻射強度進行了實證分析。她借鑒了對外貿易乘數的研究方法,在兩國模型中,推演了一國對另一國經濟輻射強度的數學計算方法。周旭霞先假設只存在本國和外國兩個國家,然後根據本國和外國的國民收支供需均衡方程,將本國和外國的消費函數和進口函數代入方程,在根據本國的出口即外國的進口、本國的進口即外國的出口這個默認條件,整理出本國對外國經濟輻射強度計算公式,並且利用該公式分別計算了中國對香港、日本和美國的經濟輻射強度。
另外,學者陳正偉在《總部經濟輻射力的統計測定方法》一文中對經濟輻射強度也作了研究。他選取了10項指標來反映總部經濟輻射能力:單位分佈輻射力、全部業務收入輻射力、資本運營輻射力、負債輻射力、資產輻射力、稅收效應輻射力、就業崗位貢獻輻射力、要素貢獻輻射力、國民經濟輻射力、技術進步輻射力,然後進行了實證分析。
可以看出,這兩位學者在研究時,都考慮了研究對象與外部的聯繫。根據周旭霞的研究方法,可以計算一個地區對另一個地區的經濟輻射強度,這種研究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但美中不足的是,該方法只適用於國與國之間的研究;陳正偉的研究方法與學者周旭霞的相比,更適用於地區經濟輻射強度的研究,但是,根據他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其計算結果的意義比較寬泛,只是籠統地讓人知道該經濟體的經濟輻射強度是多少數值,並不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封閉經濟下的經濟輻射研究方法
該研究方法所採用的指標數據僅局限於研究對象本身,未考慮研究對象與其他地區物質、資金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動情況。這種方法主要是採用多元統計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出各個研究對象的綜合經濟實力,然後把該結果代入相關公式計算,得出經濟輻射強度或經濟輻射半徑。
例如,學者高麗娜在《泛長三角核心區中心城市經濟輻射半徑的界定》一文中,首先選定年末總人口、年末就業人員數、工業總產值、GDP、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額、地方財政預算內支出、存款餘額、貸款餘額這14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然後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別計算長三角16個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然後將該數值代入經濟輻射半徑計算公式,算出了綜合經濟實排名前五城市的經濟輻射半徑。
文章《小城鎮經濟輻射區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與高麗娜的研究方法大致相似,亦是先選定了非農人口比重、農村非農產值比重、居民點和工礦用地比重、農村第三產業比重、人均GDP、小城鎮財政收入、人均鄉鎮企業收入、勞動力轉移比重、電話門數/百人、初中文化所佔比重10項指標,然後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別計算重慶大足縣22個小城鎮的綜合經濟實力,然後將這22個綜合經濟實力數據代入有關公式,計算得出該22個小城鎮的經濟輻射半徑。
由以上兩則例子看出,封閉經濟下的經濟輻射研究方法,選定的各項指標數據只是描述研究對象自身的特徵,數據並不涉及研究對象與外部的聯繫情況。
另外,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其主要目的是減少描述研究對象的指標數量,同時使研究對象的特徵更明顯。顯然,用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得出的綜合經濟實力只是一個簡化后的用來描述研究對象特徵的一個綜合指標,無論是求兩個研究對象綜合經濟實力的比值,還是將綜合經濟實力代入有關公式進行計算,其結果具有的輻射意義並不是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