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鱔魚的結果 展開

黃鱔魚

合鰓魚科動物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

徠黃鱔(學名:Monopterus albus):又名鱔魚。體細長呈蛇形,體長約20-70厘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口大,端位,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為一薄皮所覆蓋。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在中國各地均有生產,以中國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廣泛分佈於亞洲東部及附近之大小島嶼,西起東南亞,東至菲律賓群島,北起日本,南至東印度群島。

形態特徵


鱔魚,也叫黃鱔,長魚海蛇等,味鮮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於質水底層,在我國各地均有生產,以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鱔魚體型似蛇,圓筒狀。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去,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肉嫩味美。
剛從卵孵化出來的鱔苗具有胸鰭,鰭的表面布滿了血管,經常不雄性黃鱔停地扇動,成為幼苗的呼吸器官,待長大后就會逐漸退化。黃鱔體形細長,頭大且圓,略呈錐形,吻端尖。黃鱔不同於其他魚類,最突出特徵是沒有腹鰭,鰭無棘,背鰭、臀鰭和尾鰭均連接在一起。鰓3對,鰓孔很小,開口於腹面。鰓位於喉部,已退化,不能在水中獨立呼吸。口腔、咽腔及腸腔內壁表面長滿了血管,主要利用口咽腔和腸壁來呼吸空氣,無鰾。
心臟離頭部較遠,在鰓裂後方約5cm處,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附有細小的頜齒,咽喉部具有細小且呈絨毛狀的上咽齒和下咽齒,齒的大小不一致,排列也不規則。眼與吻間兩側有鼻孔兩對,前鼻孔位於吻端,后鼻孔位於眼的前緣上方,鼻孔內具有較發達的嗅覺小褶,嗅覺極為靈敏,夜間主要靠發達的嗅覺小褶來接收水中各種生物釋放出來的微弱的化學氣味尋找食物。黃鱔的喉部極為膨大,故在淺水中常豎直前半段身體把吻伸出水面呼吸,--但長時間不能把頭部伸出水面呼吸,即使水中溶氧量豐富,也會窒息死亡。鱔魚的眼睛很小,外面有一層能防止泥沙侵人的皮膜覆蓋著,側上位,眼間隔處稍隆起,且視覺極差。黃鱔的腸管較短,無盤曲,可伸縮性大,腸的中段有一結節,把腸子分為前後兩部分,腸的長度一般等於頭后體長。黃鱔全身只有1條脊椎骨,脊椎數較多,190枚以上,無小刺。體無鱗且潤滑,多黏液,無須。側線發達,稍向內凹,側線孔明顯。鱔體呈黃褐色,體表具有不規則的黑色斑點,腹部呈灰白色,並有淡色條紋,也有的呈青灰色。一般體長為30~40cm.最大的個體長度可達到70cm,體重1.5kg。
黃鱔魚
黃鱔魚

生活習性


(一)洞穴性(棲息)。
黃鱔魚
黃鱔魚
鱔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底棲魚類,要求生活環境相對穩定,喜歡在光線較暗、水溫差小、人為干擾少的地方棲息。喜歡棲息在鬆軟且腐殖質多的淺水和靜水淤泥中,離地面約30厘米營居生活。鱔魚喜鑽洞棲息,直接鑽洞而不把土往外排,洞穴有二個甚至多個洞口,另有一個專供繁殖的叫繁殖洞,更寬大和隱蔽。鱔魚的穴居性隨溫度、水位變化而變化,而且不同區域和不同規格的鱔魚穴居性也不同。
無論採取哪種養殖法,如網箱、庭院、工廠化養殖和有土或無土養殖,養殖水位都宜淺,並設置魚巢或種養水草。實驗發現,鱔魚無巢雖吃得多,但運動量大,能量消耗多;有巢則反之,因而最好採取半遮蔭式的健康養殖,使鱔魚吃得多消耗少從而快速增肥,提高養殖效率。
(二)性逆轉性。鱔具有性逆轉性,一生中先雌后雄。從胚胎至性成熟期,即鱔魚1--2冬齡,體長30厘米以下者一般為雌性。雌鱔產卵后,進入雌雄間體期,這時鱔魚無繁殖能力,並且性別較難鑒別。隨著年齡和體長的增加,雌性卵巢也逐漸變為精巢,過渡到雄性。鱔魚體長在50厘米以上者一般為雄性,而且終生為雄性。
鱔魚的性逆性受營養的影響,食物匱乏時性逆轉提前。在雌鱔繁殖期應投喂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飼料,這樣有利於鱔魚繁殖和生長。因為雄鱔生長速度是雌鱔的2倍以上,所以,必要時使鱔魚雄性化而越過繁殖期,可以增加經濟效益。
(三)偏食性。鱔魚是典型的以肉食為主的兇猛魚類。食量大且貪,日攝食量占體重的5%--10%。鱔魚也能忍耐飢餓,長時間不食也不死,但是其身體消瘦,抵抗力下降且易患病。鱔魚喜食鮮活餌料,不食不適口或腐爛變質食物,最愛喜食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幼蟲,其次是陸生昆蟲和蚯蚓,若將河蚌、螺螄去殼后也很愛食。鱔魚的攝食方式為魚類中較少見的啜吸式,在有效的範圍內快速出擊吞食獵物。若已長期投喂某種餌料,要想改變其食性也比較難,因此對野生鱔魚應在短期內加以馴餌。根據此特性應選擇一種可供長期投喂、成本低和增肉率高的人工配合飼料。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池中架設燈光,引誘昆蟲入池供鱔魚進食。
(四)群聚性。鱔魚喜群聚成團,而且能聚能分,個體小的鱔魚更是如此。其主要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力量來適應和調整生存環境。鱔魚若經常獨居或不鑽洞者多屬不正常。
這一特性,適宜高密度養殖和鑒別鱔魚質量。為防止鱔魚成團纏繞相互嘶咬,可混養泥鰍。放養比例一般為100尾鱔魚中放7--8條泥鰍。
(五)敏感性。生存環境的突然變化,以至鱔魚生理生化不協調而引起的病變。如:種族的改變、水質被農藥化肥污染、水溫和pH值等突然變化。但鱔魚對環境的緩慢變化適應性強,“練苗”是養殖鱔魚經常採取的緩衝方法。在移養和運輸的情況下,若水溫變化大,必須採取梯度降溫或升溫,比如水溫要從28℃降到20℃時,應在幾小時之內分3--4次換水,以逐漸降到所需溫度。
(六)喜溫性。鱔魚是生活在較溫暖地區的魚類。其生長溫度為15--28℃;最佳攝食溫度在22--28℃。水溫在0℃時會凍死;小於10℃時不食不長並開始越冬;在10--15℃時少量攝食,只能維持生理需要;水溫大於30℃則會入冬度夏;大於35℃會“中暑”,嚴重的甚至死亡。
人工養殖鱔魚要做好鱔魚的防暑越冬管理工作。有熱源的地方,應使鱔池水溫終年保持20--28℃,能免除鱔 魚冬眠,使其全年攝食生長,從而提高產量和效益。
(七)耐低氧性。從實踐中發現,鱔魚不喜歡太乾淨激流的水,故現在推廣間歇式無土養殖。其他魚類在運輸時要灌水充氧,而鱔魚運輸只要保持身體濕潤就可以,不帶水也不充氧。鱔魚的這一特性為養殖和運輸提供了方便並節約了成本。
(八)引誘性。鱔魚個體間的行為有相互的誘導性。鱔魚在吃食和逃跑時,只要有少數鱔魚試探性成功后,所有的鱔魚都能立即跟隨而上。這一特性利於人們進行捕捉和人工配合飼料的馴食。

捕捉黃鱔


用什麼方法捕捉野外黃鱔?介紹一下野生黃鱔種苗的採集方法。一共有三種方法,我分別來做介紹:
1.直接從野外捕捉野生黃鱔種苗。每年4-10月份,可以在稻田和淺水溝渠中用鱔籠捕捉,特別是悶熱天或雷雨後,出來活動的黃鱔最多,晚間多於白天。一人一次可以帶200隻鱔籠黃鱔種苗。晚上或者雷雨過後放入田間的水溝中,幾個小時以後就可以捕捉到黃鱔。用鱔籠捕捉黃鱔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最好用蚯蚓作誘餌,每隻籠子一晚上取鱔苗2-3次;二是捕鱔籠放入水中的時候,一定要將籠尾稍稍露出水面,以便使黃鱔在籠子中呼吸空氣,否則會悶死或得上缺氧症。黎明時將鱔籠收回,將個體大的黃鱔種苗出售,小的留作鱔種。用這種方法捕到的黃鱔種苗,體健無傷,飼養成活率高。
另一種方法是晚上點燈照明,沿田埂渠溝邊巡視,發現出來覓食的鱔魚,用捕鱔夾捕捉或徒手捕捉。捕捉時,儘可能不損傷黃鱔的身體。捕到的黃鱔苗應該馬上放養。
2.在市場上採購鱔種;要選擇健壯無傷的黃鱔。應該選購一直處於換水暫養狀態的籠捕捉黃鱔種苗作為飼養對象。凡是受到農藥侵害的黃鱔和葯捕的黃鱔都不能作種苗放養。一般可以將黃鱔品種分為三種:第一種,體色黃身上有大斑點,這種鱔種生長快;第二種,體色青黃,這種鱔種生長一般;第三種,體色灰,斑點細密,這種鱔苗則生長不快。鱔苗應該分開飼養。每公斤鱔種生產成鱔的增重倍數是:第一種為1:5~6;第二種為1:3~4;第三種為1:1~2。鱔種的大小最好是每公斤20~50尾,規格太小,成活率低,當年還不能上市;規格太大,增重倍數低,單位凈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低。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放養哪一種規格的鱔種還得考慮市場因素。如果春節前後市場上規格大的商品鱔價格很高,養殖者也可以適當考慮放養大規格的鱔種。
3.半人工繁殖的苗種培育
(1)模擬野外自然產卵環境,在養殖池中讓其自然繁殖。每年年底,從人工養殖的成鱔苗中,選擇體格健壯、尾重100~200克,體色黃而有光澤的個體,集中在富含有機質土壤的池中越冬,待轉年6~7月自然產卵繁殖。當池中水溫達到15℃以上時,要加強對這批鱔魚的投餌餵養。在繁殖期要密切注意鱔魚產出的卵和孵化的鱔苗,發現卵后可以取出來專門孵化,發現苗也要及時撈出按不同規格分池放養,以防大鱔魚吃小鱔魚、相互殘食。在培育池內,可以先用雞糞等有機肥培育出浮游生物,然後將鱔苗放入,讓鱔苗靠吃浮遊動物生長。如果浮遊動物不足,則可以輔助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黃漿。幼鱔一經開始吃食,就可以逐漸分散活動。
(2)在野外收集黃鱔受精卵,然後人工孵化育苗。在每年盛夏的時候,有些湖岸沼澤地區和農村的水溝、水稻田,常常可以見到一些泡沫團狀物漂浮在水面上,這有可能是黃鱔的孵化巢。當發現這種現象時,應該及時用瓢或盛飯的勺子輕輕將它撈起,放在已經盛入新水的面盆或水桶中。而後,將鱔卵小心地放在鱔卵孵化器中孵化.

二年段養殖


發展背景

隨著網箱養鱔的不斷發展,養殖技術的日益成熟,創新養殖模式已成為提高網箱養鱔的重要手段。黃鱔二年段創新養殖模式,即當年收購的鱔種飼養至次年底出售,與一年養鱔模式相比,提高了成鱔規格,提升了鱔魚的利用品質和市場價值。

技術要點

一、網箱的製作與安裝。網箱選用3×2、3×4的聚乙烯無節網片或純白細紗無節網片製作。網箱規格為3米×2米×1.5米、2米×2米×1.5米。網箱設置密度為總水面的1/3-1/2,網箱入水深度50-80厘米,出水高度不低於50厘米;網箱固定採用木樁與鐵絲,也可使用竹竿,上綱繃緊,下綱鬆弛。放種前7-10天,網箱下水浸泡,使其附著藻類,避免鱔魚入箱時磨擦受傷。鱔箱內要移植水花生、牛草等水草,其覆蓋面積達網箱面積的90%左右。
二、嚴把清塘消毒關。網箱安裝好后,在放種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進行清塘,生石灰用量:干法清塘75-100公斤/畝;帶水清塘150-200公斤/畝;水草進箱前用2-3%食鹽或10ppm漂白粉對水草進行浸泡消毒,清除水蛭。
三、精心選擇鱔種。二年段養殖模式的主要目標是養殖大規格成鱔,提高養殖效益。因此,必須選擇增重倍數高的深黃大斑鱔來養殖。此類品種經過兩年養殖,體重能夠達到200-300克/尾。
四、合理確定放養密度。⑴兩年內不分箱的網箱:一次放足鱔種,放養密度在200-220尾/箱。若有不足,在年底或第二年3-4月份,選擇晴好天氣,根據各箱鱔魚規格及成活情況,對箱內鱔種規格和密度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保護放養密度200尾/箱左右。⑵第二年分箱的網箱:第二年的3月中上旬開始投喂,一個月後選擇晴好天氣分箱。放養規格35-50克/尾,放養密度200尾/箱左右。同一網箱,要求鱔種規格一致,個體差異小於10克,並且一次放足。
五、搞好馴食和投喂。鱔魚對環境變化及食物氣味極為敏感。市場選購的天然野生鱔種養殖時,入箱后必須進行攝食馴化。攝食馴化包含兩個階段,即開口馴化和轉食馴化。⑴開口馴化:鱔種入箱后,第4天傍晚開始餵食,飼料定點放於箱內水草上,投喂量為鱔魚體重的1%,當投喂量達到鱔種體重的5-6%時,開口馴化完成。⑵轉食馴化:開口馴化成功后,在動物性鮮餌料中加入5-10%的配合飼料,待鱔魚適應並完全攝食后,再日遞增配合飼料15-20%,動物性飼料每減少1公斤,配合飼料添加0.2公斤代替,直到符合動物飼料和配合飼料事先確定的配比為止。⑶投喂量:攝食馴化成功后,即進入正常的管理階段。日投餌率為:鮮餌7-10%,或配合飼料1-3%,1天1次,具體投喂視氣溫、水溫、水質、剩餌、攝食速度等靈活掌握。
六、加強越冬管理。養好大規格鱔魚,越冬管理是重點。一是無特殊情況不要翻箱和分箱操作;二是保證水位深度,加厚箱內水草;三是嚴防偷盜和獸害。黃鼠狼、老鼠特別喜歡躥到網箱內捕食鱔魚。另外要經常檢查網箱有無破損,及時完善。
七、第二年提早開始。第二年3月中上旬,當水溫達到15℃時,開始投喂箱內鱔魚。第二年無需馴化,直接投喂飼料,但因鱔魚剛過冬天,體質較弱,起初投喂時,可部分或全部投喂鱔魚喜食的魚或蚯蚓等動物鮮餌料,以利於誘導鱔魚儘快開食,恢復體質。進入正常飼養后,按上年飼料投喂。
八、做好疾病預防工作。鱔魚在自然界很少生病,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於養殖密度高,生態條件發生了改變,特別是養殖初期,鱔魚在恢復體力和適應環境中容易患疾病。因此在管理中,一方面要注意改善池塘和網箱的水體環境,另一方面要注重投喂飼料的適口性。另外在7、8、9三個月,每15-20天要使用生石灰和消毒劑交替對池塘和網箱進行一次消毒,同時每15天投喂一次藥餌,嚴格消毒防病,確保鱔苗健康生長。
黃鱔魚
黃鱔魚

營養分析


1.鱔魚富含DHA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2.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鱔魚含豐富的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食物名稱黃鱔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89千卡

食療作用


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
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傳統醫學認為,黃鱔為溫補強壯劑,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濕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1.特別適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脫肛、子宮脫垂、婦女勞傷、內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風濕痹痛、四肢酸疼無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者都可多食;
2.鱔魚動風,有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症、紅斑性狼瘡等應謹慎食用;另凡病屬虛熱,或熱證初愈,痢疾,腹脹屬實者不宜食用。

食物相剋


鱔魚不宜與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做法指導


1.鱔魚宜現殺現烹,鱔魚體內含組氨酸較多,味很鮮美,死後的鱔魚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
2.黃鱔肉味鮮美,骨少肉多,可炒、可爆、可炸、可燒,如與雞、鴨、豬等肉類清燉,其味更加鮮美,還可做為火鍋原料之一。

分佈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引進:美國。

人工養殖


黃鱔的活動習性是晝伏夜出,即白天靜卧洞內,晚上出洞覓食。可根據此習性進行夜間捕捉。黃鱔的鰓呈退化狀態,主要依靠表皮和輔助呼吸器官直接從空氣中呼吸氧氣。因此在氧氣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據此,人工養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黃鱔體表的粘液豐富,只要保持體表潮濕,就不會死亡,因此運輸十分方便。
黃鱔的食性以底棲動物性食物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魚蝦等。另外也攝食一些腐屑和藻類、瓜菜等。
黃鱔的繁殖習性有許多特殊之處。雌黃鱔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側發達,左側退化。一般2齡魚可達性成熟。黃鱔繁殖最大的特點是有“性逆轉”現象。從胚胎期間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個體,產卵后的卵巢逐漸變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時則排出精子,以後終生為雄性。若以黃鱔的長度來劃分,則體長在22厘米以下者全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個體數各佔1半;53厘米以上的個體,則全部為雄性。黃鱔的產卵期在4-8月,懷卵量較少,一般為500粒左右。產卵時親魚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產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縫間,泡沫有保持魚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魚,孵出后12天左右,幼魚可主動游泳、覓食,這期間的幼魚靠雌雄親魚保護,依靠卵黃囊營養。
黃鱔的生長較緩慢,1齡魚可長至20厘米,2齡魚長至30厘米,3齡魚可長至40厘米。人工養殖的黃鱔,其生長速度與餌料充足與否有關,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長得快。
黃鱔的活動與水溫有密切關係,其生長的適宜水溫是15-30℃。水溫低於10℃時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水溫開至15℃以上,開始正常捕食;當水溫超過30℃時,鑽入洞穴度夏。
靜水池飼養
靜水池飼養的特點是水體交換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黃鱔打洞或人工設置物體供黃鱔棲息。
飼養池的位置選擇應是背風向陽,有良好水源,形狀可長方形或橢圓形,大小根據飼養規模而定。池子結構有水泥池和土池兩種。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種,地上式水泥池水溫隨季節變化較大,對養鱔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較多採用。土池的建築要選擇土質堅硬的地點,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鋪一層油氈,並且邊角都要鋪嚴,然後在油氈上鋪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這樣,既可防止池水滲漏,也可防黃鱔打洞逃逸。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都要設有良好的進、排水設施,進排水管管徑在4-10厘米,池內埠設塑料網或鐵絲網防逃。
成鱔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質。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將有害物質清除乾淨。10天後,在排干水的池底鋪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廄肥、土壤混勻后漚制而成。池底肥泥鋪好后,在池中種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等,供鱔池降溫和黃鱔隱藏棲息。黃鱔池水深保持10厘米為宜,最多不要超過20厘米。
在鱔苗放養前7天,應對魚池進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勻潑灑全池。消毒后清潔水灌滿全池。在放養時鱔苗運輸容器中的水溫與魚池中的水溫不能相差過大(3-5℃)。鱔魚的放養密度根據鱔苗規模大小、飼養管理條件及飼料來源的多少等因素決定。一般在小型魚池中養黃鱔,以每平方米放養鱔苗2-5千克為好。放養的規模大,數量可相應減少,放養的規模小,數量可相應增加。飼料充足可多放些,飼料不足可少放些。因黃鱔有大吃小互相殘殺的習性,因此在放養時要大小規模分池放養。一定要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無病、規格整齊的鱔苗放養,切忌大小混養。放養的規模最好為每尾鱔苗體重在20克左右,過小過大均不好。在魚池中高密度養黃鱔也和運輸時一樣,在放養鱔苗的同時,也要適當放養一些泥鰍,在泥鰍上下竄動時可增加水中溶氧,並可防止黃鱔互相纏繞。
不同生長階段的黃鱔應投喂不同的飼料,以保證其營養需要。剛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黃、豆漿等,其中以水中培養的活水蚤、活輪蟲最佳。因此這時主要應培肥水質,使魚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輪蟲供鱔苗攝食。如鱔苗放養密度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撈取水蚤供鱔苗攝食。以後隨著鱔魚的長大,可逐漸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時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飼料,如麥麩、米飯、瓜果、蔬菜等。飼料中以蚯蚓的飼餵效果最好,每5-6克鮮蚯蚓可增長1克鱔肉。蚯蚓的來源除在野外採集外,還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糞堆中飼養繁殖蚯蚓,以供應黃鱔的攝食。投喂飼料要堅持“四定”。黃鱔在自然界生長時,有晝伏夜出的覓食習慣,初養時可在每天傍晚投飼,以後逐漸提早投喂時間,經10天左右的馴養,即可在每日上午9時、下午2時、晚上6時分3次投喂,以保證黃鱔有充足的餌料。每次投喂要根據天氣水溫及殘餌的多少靈活掌握,一般投喂黃鱔總體重的5%。
流水養鱔
流徠水養鱔與常規的土池養鱔相比,具有佔地少、放養密度大、生長快、產量高,管理及起捕方便等優點。特別是在具有地熱水、工廠餘熱水的地方,利用溫流水飼養黃鱔,更具有良好的效益。
無土流水養魚池最好建在室內,用水泥磚砌而成。池的面積大小一般為2-5平方米,池壁高50厘米左右,可數個池子串聯在一起。每池設有進排水孔(排水孔為上下兩個),孔口均用網罩攔好。並在每兩排水池之間設總進水渠道和排水渠道。水泥池建好后,將總排水孔關好,然後灌滿水浸泡7天以上,消除水泥的浮灰。將水放干后,再灌入清潔水。將下面的排水孔關好,只開上面的排水孔,使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並具有微流水。如使用地熱水或電廠冷卻水,必須根據當時的氣溫情況進行水溫的人工調控,以使黃鱔在適溫下良好生長。為了防止鱔種感染疾病,鱔种放養前要用10毫克/升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30分鐘,消毒后及時將鱔种放入水泥池中。每平方米可放4-5千克。為了使鱔種習慣於人工投飼,可進行“馴飼”,即在鱔种放養后2-3天不投飼,使鱔體成為空腹狀態。鱔魚在飢餓情況下,投喂人工飼料的攝食率較高。飼料中動物性和植物性的要適當搭配,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由於不斷有微流水供應,特別是有地熱水和餘熱水的溫流水,可供黃鱔常年生長,每公頃年產量可高達15萬千克以上。雖然這種養殖法中的水泥池等基礎設施投資較大,但由於產量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有條件的地區可因地制宜地採用。
流水鱔蚓合養
1.建池:選擇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為水泥池,池面積30、50、80平方米都可以,池壁高80-100厘米,在對角處設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裝好防逃設備。
2.堆土:在池中堆若干條寬1.5條,厚25厘米的土畦。畦與畦之間距離20厘米,四周與池壁也保持20厘米距離。所堆的土一定要含豐富有機質的壤土,以便於蚯蚓繁殖,黃鱔鑽洞和藏身。
3.培養蚯蚓: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後每平方米土面積放太平2號蚯蚓重2.5-3千克,並在畦面上鋪4-5厘米厚的發酵過的牛糞,讓蚯蚓繁殖,以後每3-4天,將上層被蚯蚓吃過的牛糞颳去,每平方米加鋪新的發酵過的牛糞4-5千克。這樣過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鱔種。
4.放養:放養密度要看鱔種規格而定,以整個池面積計算,每公斤30-40條的,每平方米放4千克;每千克40-50條的,每平方米放3千克。這樣從4月養到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規格為每千克6-10條。
5.管理:鱔种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並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後每3-4天將畦面牛糞颳去一層,然後每平方米加4-5千克發酵過的新牛糞,保證蚯蚓不斷繁殖,供鱔魚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飼別的飼料。
這種養殖方法由於水質一直良好,且有優良的活餌料--蚯蚓供黃鱔攝食,因而黃鱔不易發病,生長快,產量高,經濟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黃鱔14-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