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薇花
中山市小欖鎮珍稀特產
荼薇,常綠叢生灌木,株高一般80厘米,冠幅50-60厘米;新發單小枝綠色,有淺綠色針狀毛刺,易斷;葉綠色,小葉5-7片,葉片薄,長圓形,先瑞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通常有單鋸齒,長約2-4厘米,寬1—2厘米,兩面毛;小葉柄和葉軸有腺毛;托葉大部貼生於葉柄,離生部分卵形,邊緣有腺;花粉紅色,狀如牡丹,重瓣,直徑約5-6厘米,著生在彎曲的長花梗上,花梗細長彎曲、密被腺毛;萼片長卵形,先端不明顯葉狀,被毛,花開后萼片反折。花期3-4月份,花香清新高雅。
荼薇對地域、氣溫等自然環境要求甚高,孕蕾待花期如遇雷電驟雨則所有花蕾會凋謝殆盡,為少數能保留下來的遠古玫瑰品種之一,是中山市小欖鎮珍稀特產。
摘自 《荼薇香錄》
荼薇,常綠叢生灌木,花期於3-4月份。荼薇花,粉紅色、重瓣,形狀如牡丹花,花香清新高雅。荼薇之名由來,源自外香品“酴醿露”。明。黃衷《海語》“酴醿露”條云:“酴醿,海國所產為盛。出大西洋國者,花如中州之牡丹。”小欖先民為應對明朝廷嚴酷的“海禁”政策及區分“酴醿露”之原料的“中”與“外”,而巧妙地利用方言中“荼”與“酴”、“薇”與“醿”發音的恰同,將西來的酴醿取名為“荼薇”。
荼薇的原產於西域波斯(今高加索一帶),是製作薔薇水的原料。宋。趙汝適在《諸蕃志》已云:“薔薇水,大食國花露也。......其花與中國薔薇不同。”大約在明中期,香山縣的濠鏡澳(即今澳門)成為當時的國際貿易集散地之一后,才被引種入我國。小欖鎮開始種植荼薇的時間亦在明代中香山縣轄區內設立廣東市舶司分支機構的前後。
荼薇花
彼時,薔薇水亦被用於級別最高的佛事,佛家稱之為閼伽水,是供佛之物。《大日經疏》曰:“如是本尊等現前加被時。即應當稽首作禮奉閼伽水。此即香花之水。”《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一卷:“如取二凈器盛滿香水。安置壇中以用供養。”近代,不時有薔薇水瓶從佛寺地宮出土,如1966年瑞安縣慧光塔內出土的藍色磨花高頸玻璃瓶(圖見《荼薇香錄》94頁),1971年無為城關寶塔底部出土的高頸圓腹瓶(圖見《荼薇香錄》80頁)。它們均透露明顯的伊斯蘭風格。奉佛功能可見一斑。
酴醿露即薔薇露
酴醿露即薔薇露
自漢唐至清,位於珠三角的番禺(即今廣州)為歷代中土最大的香貨集散地。由於真品酴醿露極為稀少,故當地鄉民以本土薔薇仿製酴醿露牟利。致宋后,大量仿製的酴醿露與真品同售於市。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云:“至五羊效外國造香,則不能得薔薇,第取素馨、茉莉花為之,亦足襲人鼻觀,但視大食國真薔薇水,猶奴爾。”
酴醿露即薔薇水,見明籍《廣東通志》、《華夷續考》、《香乘》等。
海上絲綢之路的珍稀貢品
舶來的薔薇露自古是稀罕品,屢見於歷代諸番的朝貢中。據《宋史》所載,建隆七年、熙寧十年、雍熙元年、大中祥符四年均有所貢,但數目不詳。而記錄具體數目的有咸平二年貢薔薇水四十瓶和道元年貢薔薇水二十琉璃瓶。相對其他香貨,數量上的偏少更彌見其珍貴。
《宋史》:“建隆元年九月,(占城國)其王悉利胡大霞里檀遣使李遮帝來朝貢。......七年,又貢象牙、乳
香、薔薇水、萬歲棗、褊桃、白砂糖、水晶指環、琉璃瓶、珊瑚樹。八年,又遣使蒲陀漢等貢方物,賜以冠帶、器幣。”
《宋史》:“至道元年,其國舶主蒲押陀黎齎蒲希密表來獻白龍腦一百兩,膃肭臍五十對,龍鹽一銀合,眼藥二十小琉璃瓶,白砂糖三琉璃瓮,千年棗、舶上五味子各六琉璃瓶,舶上褊桃一琉璃瓶,薔薇水二十琉璃瓶,乳香山子一坐,蕃錦二段,駝毛褥面三段,白越諾三段。引對於崇政殿......”
《明史》列傳第二百十三外國六云:“須文達那,洪武十六年,國王殊旦麻勒兀達朌遣使俺八兒來朝,貢馬二匹,幼苾布十五匹,隔著布、入的力布各二匹,花滿直地二,番綿直地二,兜羅綿二斤,撒剌八二個,幼賴革著一個,撒哈剌一個,及薔薇水、沉香、降褊桃香、速香諸物......”
摘自《荼薇香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