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台
謝朓詩臨高台
《臨高台》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長詩從多方面展示了唐王朝建國以來的盛況,最後刻畫了統治者卑鄙醜惡的靈魂,不僅指出了唐統治者的荒淫無恥,也預示著唐王朝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全詩多用鋪敘,用典貼切。
臨高台
千里 常 思歸,登台臨綺翼。
才見孤鳥還,未辨連山極。
四面動 清風,朝夜起寒色。
誰知倦遊者,嗟 此故鄉憶。
⑴臨高台:漢《鐃歌》十八曲舊題。
⑵千里:離家的路程。
⑶常:長久。
⑷綺(qǐ)翼:像鳥羽毛一樣薄而美的絲織品,這裡指窗帘。
⑸極:盡頭。
⑹動:吹來。
⑺倦遊者:倦於奔走求官之人。此為作者自指。
⑻嗟(jiē):感嘆。
在千里之外常常會想回歸故里,卻只能在高台,在窗帘邊往外看。
然孤鳥倦飛尚能還巢,詩人卻只能憑欄眺望,峰巒連綿,未能辨識家山何在。
高台上四周涼風習習,暮色降臨,唯覺寒氣襲人。
又有誰知道倦於奔走求官之人呢!感嘆這些故鄉的回憶。
首句點明一篇主旨——“思歸”。“千里”,寫離家路程之遠。“常”,寫離家時間之久和“思歸”之心切。次句寫登台。因“思歸”而來登台,目的是想遠眺故鄉所在,以慰鄉關之思。
“才見孤鳥還,未辨連山極”,寫登台所見。他登上高台,憑窗舉目,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倦飛歸巢的孤鳥。“孤”字似寫飛鳥之狀,而實寄抒情主人公自己遠離故鄉,客羈異地之情。“孤鳥”離巢思歸而自歸,而客羈異地的自己,“常”是“思歸”卻是回歸不得。以有情之人喻無情之鳥,卻人不如鳥,則更見離人思歸不得愁苦之深。接著,主人公目光由近而遠,向他家鄉方向望去。他多麼想藉此高台一覽其故鄉所在。然而,極目遠天,唯見山巒連綿。望斷關山,“未辨”家鄉何處。上句“見”字,寫無意中被動地看到;下句“辨”字,寫有意地主動遠眺。“未辨”二字,用意尤苦,是說:主人公翹首痴立,凝目遠方,尋找故鄉,辨盡千山都不是,然心猶未灰,而在繼續辨認,以期辨得故鄉之所在。可見抒情主人公思鄉之情是何等之切。
上面二句寫目之所見,接著“四面動清風,朝夜起寒色”二句寫身所感受。因是高台,四面皆窗,故能感到“四面”清風之“動”。詩人早晨即來登台,辨認故鄉所在,一直辨認至夜晚。“朝夜”,寫辨認時間之長。孤身遠羈、思歸不能、望鄉不見,已是十分凄涼。不見故鄉而不願離台而去,暮色降臨,清風四起,寒氣砭人,此境此景此情,更是無限凄涼。
“誰知倦遊者”句,與首句照應,揭示“思歸”之意。詩人早期憑藉自己的文學才華,奔走“游”歷於蕭齊權貴之門,以謀求官職。然而直至當時,還僅是一名官卑職微的地方王的文學侍從。他自然感到極度的疲“倦”。但這種心情是能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故“誰知”二字,正是有口難言所致。而“倦遊”一語實含萬般辛酸。最後“嗟此”一句,把胸中這萬般辛酸傾盆倒出。而“嗟此”一聲的悲慨鬱結之氣遠達於高台四野。
全詩八句,從“思歸”起,到“故鄉憶”結。明寫“思歸”之情,實寫“倦遊”之意。以景襯情,融情入景。如走珠流玉,讀來意味深沉,凄楚動人。
中國詩經學會副會長趙敏俐《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此詩造詣出於精工綺麗之外,離巧飾的作風已經很遠,表現出詩人真正的美感與情感。‘才見’兩句,尤其遠離修辭之工而直造真境,覺山川氣象,混沌而來,可以說是思有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