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廟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飛仙關二郎廟

飛仙關,在宋代始建關城,明朝初建立了二郎廟,祭祀二郎神。

廟宇來歷


二郎廟
二郎廟
在蘆山縣飛仙關鎮現飛仙關口公路與江河之間,有一山峰如螺,稱為螺山離堆,是關內遠望飛仙峽的第一景。山頂有一座二郎廟,“祀禹及李冰之子二郎”。傳說這山峰是當年李冰開鑿的離堆,用來治理沬水之害,而“李冰子二郎,伏孽龍於離堆之下”。這一說法在《蘆山縣誌》中也能找到印證:“二郎廟在治東南三十五里飛仙關山頂。明初建立,記二郎顯英王,秦將李冰子也。相傳,疏鑿離堆,避沬水之患,並掃除孽物。其功不下於禹,故廟祀之。”

廟宇傳說


二郎廟
二郎廟
當地有這樣的傳說:一個窮人家的小孩上山割草,撿到一顆如櫻桃大小的紅珠,回來后藏於裝米的破罐中,發現罐中的米第一天取多少,第二天就會復原。他家從此不再向人借糧,這引起了四鄰的懷疑而追問,並以偷盜罪強行到他家搜贓。小孩情急之下將紅珠放入口中,不慎吞下腹中,便口渴喝水不止。母親帶他到青衣江喝水,誰知孩子竟變成一條龍,順江遊走,因念其母而回顧,每一回頭即成一灘,共二十四個望娘灘。其母也變一巨石立於江邊。此龍為報復常鬧水災,李冰子二郎奉命擒拿,終將孽龍擒獲。

廟宇歷史


二郎殿
二郎殿
據說,廟中有一井與山下江河相通,丟只鴨於井中,它會從山下的二郎漩冒出來。二郎廟毀於上世紀60年代,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重建,至2012年春節,已新修剎門六角亭,地藏王殿、二郎殿等廟房共八幢22間。其中,二郎廟堂四壁繪畫了24孝彩畫,廟房外遍種花草樹木,曲徑通幽,有幾通石碑銘志,廟宇初復規模,香火日盛。如今,飛仙關鎮復建了飛仙關關門,打造了二郎廟公園,並配套服務街區,成為國道318線上的旅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