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守,讀音為zì shǒu,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自堅其操守、自堅其操守。出自漢·揚雄 《解嘲》。
1、自保;自為守衛。
《穀梁傳·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滿城以自守也。”
《史記·鄭世家》:“宋頗與厲公兵,自守於櫟,鄭以故亦不伐櫟。”
明
羅貫中 《
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此人為將,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內有變,方可圖取。若不審時勢而輕進,此取敗之道也。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
趙括又不聽。使軍士築成長壘,堅壁自守;一面飛奏趙王求援,一面催取后隊糧餉。”
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揚子江之上游也,其險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堅其操守。
漢揚雄《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極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韓愈《閒遊》詩之二:“
子云祗自守,奚事九衢塵?”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員外郎龔彥佐序》:“視其德如鄉閭時,不翕翕以趨勢,不瑣瑣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記》:“自我參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數千百計,
孝弟未衰,皆清貧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