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

長江下遊河段的舊稱

揚子江(the Yangtze River),是長江從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遊河段的舊稱,流經江蘇省、上海市。

揚子江因古有揚子津渡口而得名,江闊水深浪大,受潮汐影響比較強烈。從鎮江開始,長江進入三角洲河段,其中江陰以下為河口段,江面不斷擴張成喇叭。長江在入海之前,接納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江寬水深,萬噸海輪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由於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最先接觸的是揚子江這段長江,聽到的是“揚子江”這名稱,西方把中國長江通稱為“揚子江”,"Yangtze River"也成為長江在英語中的稱呼。

簡介


揚子江因古有揚子津渡口而得名。從中國江蘇省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長江下遊河段的舊稱。江闊水深浪大,受潮汐影響比較強烈。
揚子江
揚子江
從鎮江開始,長江進入三角洲河段,其中江陰以下為河口段,江面不斷擴張成喇叭狀。南通附近江面寬約18千米,長江口從北面的啟東嘴到南面的南匯嘴寬達91千米。由江水帶來的泥沙進入河口區,河水與海水混合,發生絮凝作用,引起泥沙下沉,在長江口形成許多沙洲,如崇明島和長興、橫沙等島。長江在入海之前,接納了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江寬水深,萬噸海輪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揚子江原本只是指長江較下游的部份,但由於這是西方傳教士最先聽到的名字,“揚子江”(the Yangtze River)在英語中也就代表了整個長江。

由來


眾所周知,“揚子”乃長江之別稱。然而其由來,如今已鮮為人知了。
隋唐年間,揚州城南20里許,有一個名叫揚子的小鎮。因地臨長江北岸,故又名揚子津。史書記載:“隋開皇十年,楊素率舟師自揚子津入擊朱莫問於京口。”這大概是揚子之名見於史冊的較早資料。其後煬帝繼位,為了游幸,利用吳王夫差開的邗溝故道,開運河自山陽(今淮安)達揚子,並在揚子建臨江宮(一名揚子宮),從此揚子津日漸繁華。
揚子江
揚子江
當時瓜洲尚在江心,自揚子津行船抵南岸京口(今鎮江),煙波浩淼,南來北往的商旅,皆雲集於揚子津候渡或覓轉車船。因而揚子的知名度不斷提高。久而久之,人們把丹徒與江都之間的大江稱為揚子江,意即與揚子津毗鄰的那段大江。時至今日,已演變為通稱整條長江為揚子江。一般認為,此演變與西人來華有關。因“長江”二字西方人發音不便,故習慣以“揚子”稱呼長江。
揚子津在唐代中期以前十分出名,在唐詩中多有反映。如孟浩然《夜宿揚子津》詩:“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李白《橫江詞》說的是馬當附近大江風濤險惡,卻也拉揚子津作為陪襯:“……漢水東連揚子津。白浪如山哪可渡……”唐開元天寶以後,由於淤沙擴展,瓜洲漸與北岸相接。自揚子津行船南渡,須繞過瓜洲尾部,水程增加28里。後來自揚子抵瓜洲的運河竣工。揚子津渡終於退出歷史舞台,其地位也被瓜洲渡所取代。
揚子江
揚子江
以後揚子津遠離江岸,更名為“揚子橋”。由於該地“舟運西自儀征,南自瓜洲,至此匯合而北,實總匯之所也,故仍屬交通樞紐,其名仍可見於史籍。
此外,揚子之名還與儀征有一段關係。原來在唐永淳元年,曾於揚子津附近設“揚子縣”,宋代移治儀征境內,以後又幾經變遷,曾兩度升級為“揚子軍”(駐軍重鎮)。明清廢揚子縣,轄區劃歸儀征。清末宣統皇帝溥儀登基,因儀征的“儀”字犯帝諱,故又恢復原名“揚子縣”。其時有文人撰上聯征對,出句為:
揚子云渡揚子江到揚子縣。
有人應徵對以上:
端午橋於端午日登端午門。
揚子云即漢代大文學家揚雄,端午橋即清末兩江總督端方,以人名對人名。尤其巧的是以“子”對“午”,同屬於地支。該聯雖於平仄有失當之處,但總體格律尚無大礙,故堪稱佳對。此聯一出,又為揚子之名平添了一段佳話。

軼事


清稗類鈔》是清末民初徐珂編纂的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彙編。該書《地理類》“揚子江”條說:“揚子江之名由來久矣。蓋江蘇揚州府城南十五里有揚子津(后稱揚子橋),隋以前津尚臨江,不與瓜洲接,故江面闊至四十里,北人南渡者悉集此津,而江亦以是名焉。”指出揚子江之名源自揚州府城南揚子津。
津者,渡口。考揚子津最早作為渡口名最遲出現在隋代。據《隋書》,隋開皇十年,楊素率舟師入揚子津進擊破賊於京口(今鎮江)。可見,揚子津作為江北渡口,自此可南渡京口,為江濱要津。其後,隋煬帝三幸江都,臨揚子津,建揚子宮。江亦自此稱“揚子”。明《隆慶儀真縣誌》云:“煬帝既幸江都,春二月遂臨揚子津,置揚子宮於方山。揚子之名始此。后因以名鎮,而江亦稱揚子云。”可見,先有“揚子津”,隋煬帝至此,建宮殿,又將“揚子”作為宮殿名,人們遂將揚子津至京口一帶的江面稱為“揚子江”。
隋時,揚子津瀕臨大江,南對京口,江中有一大沙洲,遙接揚子津口,這就是晉代始露出江面的瓜洲。由於當時長江主泓道南移,瓜洲逐年淤漲,《地理類》“揚子江”條云:“及唐時,江濱積沙至二十有五里,瓜洲遂與揚子津相連,江面乃隘至十八里,於是渡江者,南岸則濟自京口之蒜山渡,北岸則濟自瓜洲,揚子津之名由是不著,而江竟千古矣。”自揚子津行船南渡,須繞過瓜洲尾部,水程增加二十餘里。後來自揚子抵瓜洲的運河竣工,瓜洲逐漸取代揚子津,成為南口襟喉之處。自唐代中期以後,“揚子江”一般即指瓜洲至鎮江一帶的江面。時至今日,“揚子江”已演變為整條長江通稱。一般認為,此演變與西人來華有關。西方人坐船由吳淞口入江上溯首先經過揚子江,又因“長江”二字西方人發音不便,故習慣以“揚子”稱呼長江。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的瓜洲與現在的瓜洲並不是一回事。《地理類》“瓜洲故城”條述瓜洲城變遷:“瓜洲舊在江中,形如瓜字,故名。唐時始與陸路相連,宋乾德間,因以築城其上,遂恃為濱江一重鎮焉。年代湮遠,地勢變遷,至道光時,則故城復陷落江心,瓜洲乃名存而實亡矣。惟每當風日晴和,渡江之客,猶時于波光澄清中見堞垣痕影也。”光緒二十一年(1895),瓜洲全城最終全部坍入江中。昔日的繁華街市,連同眾多的名園佳景,一同付諸江流。民國初年,興建新城,即如今的瓜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