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1條詞條名為張建忠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副秘書長
- 雲南建隆達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
-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立案監督處處長
- 國家女子柔道隊的教練組組長
- 山西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 福建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
-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 河南名家書畫藝術研究學會名譽會長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質量技術監督分局局長
- 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人民政府縣委常委
- 天津天士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 甘肅泰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達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
- 秦皇島市安監局副局長
- 邱建忠
- 南開大學教授
-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
- 太原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副教授
- 雲南省師宗籍烈士
- 小越鎮政府副鎮長
- 司法部辦公廳副巡視員
- 影視攝影師
- 湖南省祁東籍烈士
-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
- 安徽省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監督審判庭庭長
- 江西省龍南縣籍革命烈士
- 陝西省鳳翔縣職業教育中心教師
- 東南大學副教授
- 《文化藝術報》社執行主編
張建忠
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副秘書長
張建忠,男,漢族,1950年出生,祖籍河南省輝縣市。文化中國網藝術顧問、特約書畫評論家。
曾擔任《青少年書法》雜誌主辦的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評委。2008年,擔任“國家教育系統百所院校書畫精品展”作品集《翰墨飄香》一書的編委。
他是一位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尤其是所擅長的榜書,寓奇巧於稚拙之間,含俊美於平正之中。貌似質樸,內含空靈,工而不極,簡而多姿。形式十分豐富,長短、廣狹、奇正、錯落,凡此種種,兼而有之。尤見功力的是力透紙背、骨力中藏,更廣為書法愛好者稱道。
觀賞他的作品,每字之間結構相得益彰、疏密恰到好處,整幅作品氣象渾穆、魄力雄強俊偉挺拔。用墨筆飽墨濃間有飛白直透出一片酣暢淋漓的神韻妙境。有人以種種美譽,贊其作品——古樸厚重,細緻凝練:剛放含蓄,意境靈動;雄渾有力,瀟灑豪放:蒼勁渾厚,磅礴大氣;動靜自如,雅俗共賞……
他就是著名書法家張建忠,現任美國內申大學大中華學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副秘書長、中國書畫藝術報副總編、中國榜書協會會員、北京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秦文研究會藝術委員會秘書長。
觀千劍而後識器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張建忠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絕非偶然得之,更非一日之功。張建忠為了提高書法藝術水準,遍臨諸家名貼,研習書法。乃至日後長大成人,無論春夏秋冬,無論身處何地,他都初衷不改,每日揮毫不止。日久功夫深,鐵杵磨成針。40年來苦習書法技藝,張建忠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風,成為人們公認的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的張氏書法。在書壇上獨樹一幟,享譽大江南北。
他最初學習書法時,臨摹柳公權《玄秘塔》、《神策軍碑》,後來學趙孟頫《三門記》、《壽春堂》和《洛神賦》。正是在學趙孟頫的過程中,他發現趙書柔媚之中深蘊勁健與剛毅,深得“二王”真諦,於是便入魏晉,由“二王”、魏碑,繼而漢隸。從《乙瑛》、《曹全》、《張遷》以及《石門頌》,他悟出了寓方於圓的規律。為豐富隸書的內涵,張建忠又認真研習了《大盂鼎銘文》、《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將金文的鑄造效果融進隸書的筆畫之中,並把行草的映帶、牽絲、飛白等手法也糅進隸書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質樸而不失華貴,遒勁而不失豪放,沉穩大氣,剛柔相濟,收放得體,有一股強烈的震撼力。
張建忠的行草書,先從“二王”,繼而張旭、懷素、黃庭堅、米芾、王鐸等,最後落在了顏真卿。他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研究《爭座位帖》、《劉中使》、《湖州帖》和《祭侄稿》,並將臨習心得進行了總結,用七言詩的形式發表在《青少年書法》雜誌上,供書法愛好者參考。他之所以熱愛顏真卿書法,大概是審美意識有相通之處。他曾說,《多寶塔》、《麻姑仙壇記》與《顏勤禮碑》,三帖出自不同的時期,其書法精神內質卻體現出一種不斷創新與發展的境界。正因為領悟了這些內在的聯繫,經過精心琢磨與歷練,張建忠的字便有了一種樸實美和陽剛氣,備受書界重視和喜愛者欣賞。
由於重視書法理論研究,結合實踐,張建忠特別注重作品單字要有舞蹈的造型美,行氣要有音樂的節奏美,章法要有國畫的構圖美,內容與形式的結合上要有戲劇演員的二次創作美。這就是對理論的感悟,也是艱苦磨礪后的真知。
蒼莽大氣 雄健豪放
唐穆宗有一次向時為翰林學士的書法大家柳公權請教如何才能寫出好字,對曰:運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此語可謂真知灼見,一語中的。人們常說“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道出了其中的道理。字要寫得端正,首先心思要正。而簡單的一個“正”字,卻飽含著正氣、正大、正義、正直乃至真菩、向上的諸多價值觀念,是深層次的個人修養因素。一個人若要達到較高的書法境界,決不能停留或滿足於技法的操練中,而要上升到心靈意境的高度。一個人如果心術不正、氣度不大,不僅言談會顯露端倪甚至暴露無遺,其書法作品也只能流於一般,平庸乃至拙劣。因為書品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人品、心志和追求審美的取向。縱觀古今,莫不如此。
榜書古稱署書,今稱擘窠書。康有為曾曰“寫榜書其難有五:一曰執筆不同,二曰運管不同,三曰立身驟變,四曰臨仿難周,五曰筆管難精。有此五者,難有能書之人,精熟筆法,驟作榜書,多失故步。”此言明確地闡明榜書書寫的難度所在。其實,難就難在一個“大”上。因為大則結體難於掌握,很難達到筆筆精到。所以從古至今,榜書家甚少,且遺留下來的榜書作品,除石刻外,亦不多見。
榜書為書法之巨,難在一個大字。非深厚紮實功底、充沛超人的氣力、大氣磅礴的氣度不可為之。對此書法界人士無不望而生畏,然而看他捉筆之際,已胸有成竹,氣韻飽滿,一揮而就。他一氣呵成之巨擘榜書,峻利質樸,以氣而勝,蒼茫渾樸,大器浩然,壯觀瑰麗,渾然天成,給人以痛快、淋漓瀟灑自如之快感。”又有贊其榜書:“端莊、雍容,美蘊於內而不畢露;平和、穩重、骨隱於中而不盡現。
欣賞張建忠的榜書作品,既有重筆,亦有輕描,濃淡相配,虛實相彰,氣韻生動,結構緊湊,轉也流暢,折也剛健。氣白流動處,精神綻露;黑墨澆注間,氣功骨凝結。筆墨雍容,安靜簡穆,形式內容相得益彰。
作為榜書藝術大家,由於獨具一格,成就卓然,他的作品潤格頗高,但當有人慕名前求,他總是來者不拒,分文不取。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關注民情民生,多次參加賑災義賣,為社會奉獻赤誠愛心,故而贏得了更為廣泛的好評及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