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軍碑
柳公權書法代表作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於皇宮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鉉撰文,柳公權書。碑文記錄了回紇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等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此碑由翰林學士承旨崔鉉撰文,集賢院學士判院事柳公權書寫,更增添了此碑的藝術價值。柳公權書寫的碑文,其書法結構嚴整,充分體現了“柳體”楷書骨骼開張、平穩勻稱的特點,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與真跡無異,故後世奉為柳書代表作。
神策軍碑
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以重金購歸,今藏北京國家圖書館。現有 譚敬影印本、藝苑真賞社翻印本以及北京文物出版社珂鑼版影印本等,均是學習柳字的好範本。
此本從“皇帝巡幸左神策軍”起至“來朝上京嘉其誠”止約七百餘字,但已有二百多字漫漶不清。僅就字口清晰的四百多字來看,此碑不愧為柳氏傳世的最佳書跡。其點畫遒勁而富於變化,筆力凝練內含,骨力洞達,結體內斂外放,欹正相生,顧盼天成,氣脈貫通,如深山道士,神清氣健,超塵脫俗。清人孫承澤評此碑云:“書法端勁中帶有溫恭之致,乃得意之筆。”清人安岐《墨緣匯觀》稱:“其碑微有剝落,然字畫中鋒芒稜角,儼然如新,蓋當時在禁中,少經捶拓也。”
宋拓《神策軍碑》可以說是一部充滿故事的古籍。這部古籍的全稱是《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又被稱為《柳公權神策軍紀聖德碑》,是書法家柳公權晚年所書,純熟穩健的書風令後人讚歎這是其“生平第一妙跡”。石碑刻於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本來立於長安宮廷禁地,但終毀於戰火,拓本極少。
“神策軍”是唐晚期的主要禁軍,到會昌三年時,早已為宦官掌握。此時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為向宦官示好,便巡行左神策軍,宦官仇士良也從而請求建立頌聖德碑以回應,於是便有了這《神策軍碑》。碑文中因為記錄了回鶻汗國滅亡及安撫降於唐朝的回鶻首領嗢沒斯等史實,而成為後世學者研究唐代邊疆關係的重要史料。
《神策軍碑》拓片原裝兩冊,其中的下冊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便已失傳,上冊則被著名收藏家陳清華夫婦帶到香港。1955年和1965年,陳清華因生活窘迫,曾兩次大批出售所藏古籍,其中便有《神策軍碑》上冊。這兩次大宗典籍轉讓,都在國際收藏界引起極大關注。
雖然新中國當時財力有限,但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有關部門曾兩次斥資回購典籍。其中1965年那次,文化部以25萬元從陳清華手中收回包括《神策軍碑》在內的珍貴善本18種,碑帖拓片7種,一共25種102冊。據說,當時用於回購典籍的這25萬元,相當於全國大學生一年的伙食費。而回購的圖書中,還包含了《蜀石經》、《夢溪筆談》等精品典籍。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筆墨、筆性,皆以性為本。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明末清初的傅山也說:“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霜紅龕集》)而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可謂是古代書家中“書如其人”的代表。
柳公權,字誠懸,唐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生於唐代宗李豫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卒於唐懿宗李淮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他幼而好學,並能持之以恆,12歲即可吟詩作賦,被譽為“神童”,29歲中進士。他一生精經術、曉音律,尤善書法,官曆(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開國公。在朝期間,長期任右拾遺、翰林侍書學士,是—位職業的宮廷書法家。柳公權書法初學二王,后取唐初名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之長,打下了楷書的深厚基礎;繼而又法顏真卿,對其筆法加以變化運用,終於自成一家。《舊唐書·柳公權傳》云:“公權初學二王,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家。”他的書法以精練勁健、端莊秀美、神清氣爽著稱於世,人譽之“柳骨”。
柳字的“骨”從何而來?當然離不開柳公權的勤奮好學、善於思索,但更離不開他的為人正直、有膽有識和敢於諫言。一次,唐穆宗問他筆法,他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也。”聞聽此言,“上改容,知其筆諫也”(引日唐書·柳公權傳》)。其時,唐穆宗對政事正值荒疏之際。唐文宗繼位后,拜他為中書舍人、翰林書詔學士等職,並且時常誇讚他的詩文好,說曹植七步成詩,柳愛卿只消三步即可,但他依然寵辱不驚。一次文宗和眾學士談起漢文帝劉恆恭儉之事,便拉起自己的衣襟說自己的棚匠已經拆洗過三次了。學士們皆恭維皇上之節儉,獨公權不語。上問其故,公權乃說:“君主當親賢臣,遠小人,聽諍諫之言,賞罰分明,此乃大事;而穿著拆洗過的棚艮,終為小節。”文宗聽后,以為“卿言有諍臣風采”。如此,柳公權因皇帝的寵愛而聲名大振,公卿大臣家中亡親,墓誌皆請其書寫,否則視為不孝。外夷人唐貢奉,嘗以重金求其書,故其家頗富。但他“志耽書學,不能治生”(引日唐書·柳公權傳》),其財物多被其管家所吞沒。他知道后,卻開玩笑地說:“銀杯長了翅膀,成仙飛走啦!”而後就不再追究了。相反,他對書和筆硯卻視如珍寶,愛之有餘。
由上可見,柳公權如果沒有這樣正直的人品,是很難有如此之書品的。其傳世作品中,除《神策軍碑》外,《玄秘塔碑》清朗俊秀,《司徒劉沔碑》呈剛強之態,《尚書左僕射高元裕碑》則具莊重之氣。
唐會昌三年(843年),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當時如何修復與宦官的關係是擺在武宗面前的一個問題。
唐朝自德宗之後,宦官掌管禁軍——神策軍,專權局面逐漸形成。此前,武宗之兄文宗曾命朝官謀划“甘露之變”,從而引發了朝官和宦官的激烈衝突,文宗也因此被宦官軟禁。武宗是宦官仇士良所立。因此,武宗決定巡視左神策軍,其用意在於向宦官示好,而仇士良也正好順從聖意進而請求建立頌聖德碑以回應。神策軍碑因此而立。
依慣例,此碑拓本曾頒賜群臣,但流傳不廣。原碑大約毀於唐末戰火,後世也便無從傳拓了,至今僅有國家圖書館現存的孤本傳世。北宋末期,趙明誠在《金石錄》中曾著錄有一種分裝兩冊的《神策軍碑》拓本,這與國圖館藏恰好相同。因此,歷來猜測此本曾經由趙明誠、李清照伉儷珍藏。遙想當年承平之日,趙明誠、李清照以詩書、金石自娛,摩挲賞玩的珍品中也有這件《神策軍碑》拓本,真是令人神往不已。
趙氏收藏經靖康戰火而損失大半,劫餘又流入權勢之家。國家圖書館珍藏此拓首有“秋壑圖書”朱文印,後有“封”字朱文印,知為南宋權臣賈似道所藏;后賈氏家產查抄入官,此拓成為南宋皇室藏品。今拓本為宋代內庫裝裱,大約重裝於此時。元朝滅宋,歸翰林國史院,鈐有“翰林國史院官書”楷書朱文印。明代洪武六年收入內庫,拓本末題有“洪武六年閏十一月十八日收”泥金小字一行。不久朱元璋賜給其子晉王朱棡,故首尾皆有“晉府書畫之印”、“晉府圖書”朱文印。明末,歸大收藏家孫承澤。清代又經梁清標、安岐、張蓉舫、陳介祺等遞藏。
此拓原本上下兩冊,不知何時失去下冊。清乾隆時安岐《墨緣匯觀》記載上冊尚全,原有五十六頁。至清末陳介祺後人轉讓此拓時,發現第四十二頁之後丟失兩頁,僅餘五十四頁。民國時,經南方著名藏書家陳澄中收藏。1949年,陳澄中夫婦攜部分珍貴藏書定居香港。兩年後,傳言陳氏將出售藏書,並有日本人意欲收購的消息。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獲悉后,決定不惜重金將這批珍貴古籍購回,當即通過香港《大公報》費彝民社長和收藏家徐伯郊會同國家圖書館版本目錄學專家趙萬里與陳氏洽商,直到1965年成功地購回了“郇齋”所藏的善本,入藏當時的北京圖書館,其中就有《神策軍碑》。現在,作為稀世珍寶,《神策軍碑》仍藏於國家圖書館書庫中。
漢字的結構可分為獨體和合體兩大類,而合體字又可分為左(中)右、上(中)下和包圍式三種。在《神策軍碑》中,它們都被處理得恰到好處,充分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色。
《神策軍碑》結構規律(一)
2. 左(中)右和上(中)下結構。此類字在《神策軍碑》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安排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比例得當,隨形就位。一個字的幾個組成部分在字中佔有相應的位置而不能隨意改變,在這一點上《神策軍碑》可謂做得精到。如右圖中“祈”、“秩”二字為左右相等,“禱”、“德”二字為左窄右寬,“鄰”、“則”二字為左寬右窄,“聖”、“思”二字為上下相等,“息”、“樂”二字為上重下輕,“泉”、“畏”二字為上輕下重。
《神策軍碑》的結構規律(二)
總之,在《神策軍碑》中,沒有左(中)右的高低和上(中)下的寬窄是完全相等的,即使是結構相疊的字,也有大小、高低、寬窄之別,如左圖中“羽”字左低右高,“昌”字上窄下寬。
(3)避實就虛,穿插錯位。《神策軍碑》繼承了歐陽詢的法度,左右、上下之間相互避就,穿插錯位。如左圖中“息”字的上下兩部分在橫向關係上有重疊,這種相互避就而產生的重疊,使結構更加緊密。
《神策軍碑》的結構規律(三)
(5)搭配得體,疏密勻稱。其具仗表現為:筆畫少者其距肖大,筆畫多者其距稍小;筆畫規則時,其距稍勻,不規則時也宜配合得體.勻稱合理。如右圖(三)中“咸”、“車”、“壽”三字。
3. 包圍式結構。包圍式結構主要表現在外框與被包圍者的協調關係上,務使其統—得體。如右圖(三)中“通”、“圖”、“幽”三字。
縱觀《神策軍碑》全帖,其獨特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使人一望便知是柳公權的手筆。其風格特點主要表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
《神策軍碑》風格特點(一)
然而,《神策軍碑》雖以骨力取勝,但如果看不到其豐腴溫潤的一面,則又失之甚遠,臨出的儘是柴棒,因而在強調“骨”的同時,亦不可忘記“筋”的存在。這種筋,是與骨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凝練的肌肉,雖略顯豐
腴,卻不失內在的張力。如圖中“追”、“太”、“幸”、“災”四字,筆畫粗細對比很大,但瘦不顯形銷骨立,肥不顯臃腫軟弱。
《神策軍碑》風格特點(二)
3. 峻峭險勁,靜中求動。《神策軍碑》用筆以方為主,兼施圓筆,再加上其出鋒之撇、捺、鉤、挑等爽健之鋒芒,故其峻峭之勢隨處可見,如左圖中“泉”、“之”、“受”、“宗”四字就頗有典型性。同時,很多靜而不動的字,審視良久,卻給人一種動態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一個字,就是一個力的集合體。如左圖中“大”、“天”、“其”、“騎”四字,均以回天之筆支撐平衡,且動感十足。
4. 大小兼備,縱橫交錯。縱觀全帖,其字形的大小不是狀如運算元,而是大小參差,隨形布勢,縱勢與橫勢交錯,大珠小珠同落玉盤。即使是同一字,在不同的位置,其形態神情也不盡相同,這是《神策軍碑》的特色之一。如左圖中“國”、“之”兩字,在不同處出現就有了不同的表現。
總之,《神策軍碑》是柳公權奉旨所書,故其不敢有半點懈怠,將其一生勤學善思之積累表現一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神策軍碑》是柳公權一生中最大的輝煌,其晚年之作無出其右者。因而,簡單地從用筆、結體以及骨力來分析它,只能看到基本外形。古人云:“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因此,必須從通覽的角度,認真揣摩其整體氣勢,不拘於一點一畫一字,舒散懷抱而求其神韻,方能漸入妙境。柳公權從《玄秘塔碑》起,已基本泯去顏、歐風貌而注重己出,至《神策軍碑》已臻完美。此碑渾然—體的大家氣象,在中國書壇—千多年的時間裡經久不衰,給人一種勁美、清朗的感覺。此碑又如白馬銀槍的羅士信,飄然而具清儀風骨,故蘇軾云:“(其字)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虛語也。”米芾也說:“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清氣健,無一點塵俗。”董其昌更是深有體悟,他在《畫禪室隨筆》中說:“柳書力變右軍法,蓋不欲與《禊帖》面目相似,所謂神奇化為臭腐,故離之耳。凡人慾書,以姿態取媚,鮮能解此。余於虞、褚、顏、歐皆曾彷彿十一,自學柳誠懸,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舍柳而趨右軍也。”
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翰林學士承旨朝議郎守尚書司封郎中知制誥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臣崔鉉奉敕撰。正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充集賢殿學士判院事上柱國河東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臣柳公權奉敕書.集賢直院官朝議郎守衡州長史上柱國臣徐方平奉敕篆額。
我國家誕受天命.奄宅區夏.二百廿有餘載.列聖相承.重熙累洽.逮於十五葉.運屬中興.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溫恭浚哲.齊聖廣泉.會天地之昌期.集謳歌於潁邸.由至公而光符.歷試逾五讓而紹登寶圖.握金鏡以調四時.撫璇璣而齊七政.蠻貊率俾 神只攄懷.踐位之初.惟新霈澤.昭蘇品彙.序勸賢能。祗畏勞謙.動遵法度.竭孝思於昭配.盡哀敬於園陵.風雨小愆.虔心以申乎祈禱.蟲螟未息.輟食以軫乎黎元.發揮典謨.興起仁讓。敦敘九族.咸秩無文.舟車之所通.日月之所照.莫不涵泳至德.被沐皇風.欣欣然.陶陶然.不知其俗之臻於富壽矣.是以年穀順成.災沴不作.惠澤潤於有截.聲教溢於無垠。粵以明年正月,享之玄元.謁清廟.爰申報本之義.遂有事於圓丘.展帝容.備法駕.組練雲布.羽衛星陳.儼翠華之葳蕤.森朱干之格澤.盥薦齋果奠拜,恭寅故得二儀垂休.百靈受職.有感斯應.無幽不通.大駱鳴鑾.則雪清禁道.泰壇紫燎.則氣霽寒郊.非煙氤氳.休徵雜沓.既而六龍回轡.萬騎還宮.臨端門敷大號.行慶頒賞.宥罪錄功.究刑政之源.明教化之本.考臧否於群吏.問疾苦於蒸人.絕兼并之流.修水旱之備.百辟競庄以就位.萬國奔走而來庭.搢紳帶鶡之倫.氈裘椎髻之俗.莫不解辮蹶角.蹈德詠仁.抃舞康莊.盡以為遭逢堯年舜日矣.皇帝惕然自思.退而謂群臣曰.歷觀三五已降.致理之君.何常不滿招損.謙受益.崇太素。樂無為.宗易簡以臨人.保慈儉以育物.土階茅屋.則大之美。是崇.抵璧捐金.不貪之寶.斯著,顧惟.荷祖宗之丕構.屬寰宇之甫寧.思欲追蹤太古之遐風.緬慕前……(佚失兩頁30個字位)
……詞.或以為乘其飢羸.宜事掃滅.或以為厚其財賄.用助歸還.上曰.回鶻嘗有功於國家.勛藏王室.繼以姻戚.臣節不渝.今者窮而來依.甚足嗟憫.安可幸災而失信於異域耶.然而將欲復其穹廬故地亦重勞.善千門之人必在使其忘亡存乎興滅.乃與丞相密議.繼遣慰喻之使.申撫納之情.頒粟帛以恤其困窮.示恩禮以全其鄰好.果有大特勤嗢沒斯者.死識忠貞.生知仁義.達逆順之理.識禍福之門.荷享壽於鴻私.瀝感激之丹懇.願釋左袵來朝上京.嘉其誠……(下冊佚失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