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紅鯉

分佈於江西贛州興國縣的紅鯉

過年時,還有一種習俗,供奉的小紅鯉還要放回水缸,從除夕養到十五元宵,可見它的生命力是多麼的強。據說金獅紅鯉中最珍貴的一個品種是銅環鯉。從此以後,這潭中身軀通紅的鯉魚眼睛周圈便都有了一個青銅色的環,銅環鯉之名由此而生。

簡介


興國舊俗,每逢年節,家家戶戶都要在一條三四寸長的紅鯉魚的脊鰭上,用彩色細線穿縛著,吊在敬神的香籃的提耳上,以供奉祖宗。過年時,還有一種習俗,供奉的小紅鯉還要放回水缸,從除夕養到十五元宵,可見它的生命力是多麼的強。
興國紅鯉
興國紅鯉
興國紅鯉,頭呈三角形,全身紅色,背部最紅,兩側金黃,體形寬大,背部肉厚,口端有一對觸鬚,眼較大,運轉生動。頭頂最鮮艷的部分有塊墨色。
興國縣城西北隅的瑤崗背村,呂、郭、杜、陳等姓氏族居,世代皆以人工培育紅鯉為業。據呂氏人說,他們這族是在一千多年前從河南開封遷來的,從事培育純種紅鯉魚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興國紅鯉魚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食性廣、適應性強的特點。它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還是做魚絲的佳品。它具有藥用價值,能安胎、健胃、養氣補血。(徐海)

故事


著名蘇區江西興國的金獅紅鯉十分出名,它與婺源縣荷包鯉萬安縣的玻璃鯉一起並稱“江西三紅”,新中國成立之初,興國人曾經奉命專門挑選了一批金獅紅鯉送到北京,放養入天安門金水橋下的金水河
興國是中央蘇區發祥地之一,新中國第一代國家領導人尤其是軍隊領導人中,可以說沒有在興國從事過革命活動的不多。我不知道把金獅紅鯉專程送到北京放養是不是他們對興國生活的一種懷念?如同普通百姓身邊習慣留有對過去某段不能忘懷生活的念物一樣?興國朋友無法肯定地回答我這個問題,但他們能夠肯定地、驕傲地告訴我,為了保證存活,他們的金獅紅鯉是坐著飛機去北京的。而那是1950年,新中國全部的軍用和民用飛機加起來也屈指可數。
據說金獅紅鯉中最珍貴的一個品種是銅環鯉。我不知道那“珍貴”在生物學上是什麼意義,但我想和它相連的一個傳說該是支持那“珍貴”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傳說源自唐代。在興國,毛澤東作過著名的《長岡調查》的長岡鄉有個東龕岩,又叫做令公岩或讀書岩,此岩距興國縣城十數華里,遠離塵囂,清靜非常,實在是讀書的好地方。岩前有一小溪流過,狹長約500米。舊時鑿石架道,名為“一線天”。小溪盡頭豁然開朗闊如大堂,距地約四五人高處有一天然岩穴空洞,其大小與今天的兩間教室差不多。洞中有一大石,形同書案,又有小石,中凹如硯。傳說這就是唐代中書令越國公鍾紹京未得功名之前讀書修身之地。岩口左右又有叫做洗硯潭、試劍石的幾處地方,自然是鍾紹京習文練武的遺跡了。
據傳某日鍾紹京洗筆濯硯時,面對滿潭墨水突發奇想,放幾條鯉魚在這潭裡餵養如何?於是便差書童買回了幾尾活潑潑的紅鯉。剛要放入潭中,忽然又想,此魚為我所放,該留個記號才是。便又捉筆醮墨,給每隻鯉魚的眼眶畫上了一個圈。從此以後,這潭中身軀通紅的鯉魚眼睛周圈便都有了一個青銅色的環,銅環鯉之名由此而生。這是個讓人———尤其是讓文人感興趣的故事,於是我便很想嘗嘗鍾公子註冊商標版權所有的銅環鯉,也好沾點兒文氣。可惜未能如願。興國朋友遺憾地告訴我,銅環鯉已絕跡多年。我問什麼原因?他們卻說不上來。
後來話題又說到了鍾公子身上,興國朋友告訴我,在興國高興鄉蒙山村塘下湖曾有鍾紹京墓,坐東向西。研究地方史志的朋友確切地告訴我,鍾紹京墓清朝乾隆十三年重修過,1939年又復修過,不過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座有著美麗傳說的、飽含著興國文化和歷史的、見證了千年風雨的鐘紹京之墓,卻被那場大革文化之命的革命一舉摧毀了……
我想,那美麗的銅環鯉怕也是絕望地跟著它的創造者去了吧?
(作者單位:武漢市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