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祖五部經
羅清所著圖書
第一部《苦功悟道經》,一卷一冊不分品;
第二部《嘆事無為經》,一卷一冊不分品;第三部《破邪顯正鑰匙經》,上下兩卷分兩冊,二十四品;
第四部《正信除疑無修正自在經》,一卷一冊二十五品;
第五部《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經》一卷一冊,二十四品。
上述五部經書,共分六冊,所以簡稱《五部六冊》,共74265字。
羅清(1442-1527明正統七年至嘉靖六年),又名因,亦名夢鴻,法名普仁。後世門徒稱他為“羅祖”、“羅大士”、“無為道人”或“無為教主”。該經是羅清口述,由其弟子福恩和福報二人筆錄整理而成。
羅清自幼聰慧好學,家境貧寒,幼時即失去雙親,14歲戍邊。羅清在青少年時期就飽嘗了人生艱辛,在精神和肉體困苦不堪之際,常思靈魂解脫之道。退伍后,遍訪佛法,先拜禪宗,臨濟宗中、寶月和尚、無靜禪師等為師,學習佛法。他精通《金剛經》,13年後悟道,創“無為教”,后被誣下獄。在囚禁期間,寫成《羅祖五部經》。《羅祖五部經》寫成后,羅清把該經進呈明武宗朱厚熙,武宗大喜,故羅清蒙幸獲釋,並被明武宗封為“無為宗師”。其經奉詔頒行天下。由於無為教迅速在下層勞動群眾中傳播,成為一種反抗統治階級的鬥爭武器。萬曆四十四年,無為教被朝庭禁止。有關羅清的故事很多,清人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七起首就有《羅祖》故事一則,可見羅清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