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象泉河的結果 展開
- 象泉河
- 薩特萊傑河
象泉河
象泉河
象泉河:藏語寫為གླང་ཆེན་གཙང་པོ,漢語音譯名“朗欽藏布”指象河,流域遍布札達縣,是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最主要的河流,同時該河也是印度河最大支流薩特累季河的上游。東方是獅泉河。
在富饒燦爛的藏族文化遺產中,由於古象雄文明產生的年代久遠,傳播地域廣闊,對藏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極其深遠的重要影響。
象泉河
從源頭西流至門士橫切阿伊拉日居,經札達、什普奇,穿越喜馬拉雅山後流入印度河。全長309公里,流域面積2.276萬平方公里。從源頭至曲松多為上游段,長74公里,落差1023米,平均坡降17%;由曲松多至扎布讓為中游段,長130公里,落差1377米,平均坡降為5.5‰。其中,札達以上為峽谷,以下為寬谷,水流較緩,河道分叉,多江心洲,支流較多,階地發育;扎布讓至什普奇為下游段,長105公里,平均坡降7.2‰,以峽谷為主,峽谷段河床寬僅20~50米,其餘則寬約100~200米。
老的象泉河是札達縣的母親河,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札達的生命。
象泉河發源於崗仁波齊神山腳下,由大小18條河流匯集而成,全長450公里。她帶著神山的靈氣,抱著厚重的歷史畫卷,日夜不息地奔流,濤濤向西,跨過土林,橫穿喜馬拉雅山脈,流入大海。
東方是獅泉河。
河流發源於中國西藏高原的蘭戛錯湖,在中國境內稱象泉河。阿里境內的象泉河以其源頭的山谷形似象鼻而得名,藏語稱為“朗欽藏布”。
往西經札達縣流出國境進入印度喜馬偕爾邦,在印度境內的一段稱之為薩特累季河(又譯為蘇特累季河)。
在巴基斯坦境內同奇納布河匯合成潘傑納得河后注入印度河,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全長1450公里,流域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
河流長1,450公里,流域面積39.5萬平方公里。水力資源豐富。上游出喜馬拉雅山口在巴克拉建大型水壩,用以發電。中游哈里克建攔河壩,引水渠灌溉旁遮普平原與拉賈斯坦平原。
象泉河
在國家文物局邊疆考古專項資金的資助下,由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學系與西藏自治區文物局聯合組成“象泉河流域考古調查隊”於6—8月赴象泉河流域對中方境內沿岸文物古迹進行了調查,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象泉河
在富饒燦爛的藏族文化遺產中,輝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得到發展,由於本教文明產生的年代久遠,傳播地域廣闊,對藏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極其深遠的重要影響。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連許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他們只認為印度文化對西藏文化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所有來自印度的文化”都具有偉大的價值,並且錯誤地認定西藏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東西對西藏文化的形成都沒什麼貢獻和價值。
就連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誤認為,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後等等。這種荒謬的說法被一些正統的狂熱者宣揚了數個世紀,正是由於這種狀況的長期延續,導致了西藏真實歷史和本土文化的遺失,同時也限制了學者們對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興趣,但此狀況已經有所改變。
象泉河
那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思索這樣的一個問題:“久遠古老的藏族同胞文化,它的源頭究意在何方?”
答案是:就在西藏古老的本教!
我們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藏族同胞還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本教傳統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薩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本教的遺俗。
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副主任欒建章曾撰文評價象雄文明及本教的歷史意義: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 要研究藏傳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則探究愈深,離真相可能愈遠。”
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古國(事實上是部落聯盟),史稱羌同、羊同;在7世紀前達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記載,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後來,吐蕃逐漸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徹底征服象雄古國。此後,象雄文化漸漸消失。
西藏本土古老宗教本教的文獻被專家稱為“象雄密碼”。《吐蕃王統世系明鑒》記載:“自聶赤贊普至墀傑脫贊之間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護持國政。”而當時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於本教經書典籍的書寫。據《西藏王統記》《朵堆》等典籍記載,象雄人辛饒米沃佛祖對過去原始本教進行了許多變革,創建雍仲本教,被稱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幸饒彌沃如來佛祖首先創造了象雄文字,並傳授了“五明學科”:工巧明(工藝學)、聲論學(語言學)、醫學、外明學(天文學)和內明學(佛學)。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
提起充滿神秘色彩的象雄古國,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甚至會感到陌生。古絲綢之路上的風沙穿越千年,將這段公元7世紀之前的歷史塵封於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為西藏文化和雲南納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亞和南亞三大文明精華的古象雄文明,時至今日卻還依舊閃耀著光輝。作為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貫穿於西藏的方方面面。“從生產到生活,從民俗到信仰,處處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儀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對於古象雄文化來說,要使其“活起來”,無法繞過一部全景式反映象雄文明的百科全書——《象雄大藏經》。然而長期以來,因其缺乏漢譯版本,致使我國對象雄文化的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相比之下,國外對象雄文化的研究和重視程度已走在前面,催促著我們去挖掘和梳理這一寶藏。
201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一個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的《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就此展開。據介紹,《象雄大藏經》內容原本篇幅浩大,歷經數千年歲月變遷,其中一些內容已軼失不存,現存178部,包括《律》74部,《經》70部,《續》26部,《庫》8部。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白庚勝認為,《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不僅將解密雪域高原的古象雄文明,還將揭示古中國與古印度、古波斯,甚至與古希臘之間文明及文化互相影響、融合的歷史。
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以義大利藏學家G·杜齊為代表的外國學者開始在這一區域內進行考古調查,但在50年代初期以後,這一地區的考古工作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學者才重新進入到這一區域開展考古工作,相繼取得了佛教時期的古格故城考古、托林寺考古、皮央·東嘎石窟寺考古等一系列令人矚目的考古新成果。
此次調查工作以象泉河發源地噶爾縣門士鄉為起點,西抵札達縣香巴鄉,主要在象泉河上游地帶由東向西展開,新調查發現石器地點、大石遺跡、古代墓地、岩畫等各類前佛教時期遺存以及石窟壁畫、寺院遺址等佛教時期遺存17處,複查既往發現的文物點11處,獲取了大量重要的實物資料,對於全面、系統地認識這一流域各個歷史發展階段考古文化的面貌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尤其是對這一地區前佛教時期各類考古遺存的發現,對於揭開歷來文獻記載不詳的古老的象雄文明的神秘面紗,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所謂“前佛教時期”,主要是指以佛教為立國之本的古格王國成立之前的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約當10世紀以前。此次調查發現的前佛教時期考古遺存中,最為重要的是位於噶爾縣門士鄉境內的“穹隆銀城”遺址群的發現,相傳是歷史上象雄王國的都城所在地,遺址地處札達盆地東緣的象泉河北岸,有名為曲那河、曲嘎河、朗欽河的三條小河在遺址南側交匯,故小地名亦為“曲松多”。經調查隊周密的調查測繪,初步查明該遺址分佈於略呈北東——南西走向的長條形山頂,依地勢高低和遺跡分 布狀況,可共分為A、B、C、D四個小區,遺址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
A區位於山頂地勢最低的南部,東西長約300、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地面相對較平緩,建築遺跡最為集中,經編號的地面建築共有90餘個單位,均為由礫岩岩塊或礫石砌建的地面建築。據觀察,A區建築依用途大致可分為防禦性建築(防牆和堡壘等)、家庭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宗教祭祀建築、生活附屬設施等類型。防禦性建築均分佈在A區山頂東、西、南三面邊緣,居高憑險,由多重防牆和與之連接的方形堡壘、暗道構成;家庭性居住建築主要分佈在A區的東、西兩端,常見為方形、圓形的多間式或單間式,部分附有圓形或近似圓形的牲圈類設施。可能具有公共建築性質的遺跡分佈在A區中部,其開間較大,有的依地勢用礫岩岩塊砌有多重階梯。生活附屬設施在A區主要有2類,一是附屬於家庭式居址的牲圈類,二是分佈在居址群中的圓形水坑,推測可能作為積蓄居民牲畜用水的蓄水坑;A區地勢相對平緩,建築密度最大,建築形式和用途多樣,保存的牆體相對較高,地面採集遺物較多,推測是遺址的主要生活區。
B區位於遺址中部的西北邊緣,東西長約350、南北寬15—50米,面積近1.5萬平方米。B區地處山頂最高的西緣部位,經編號的建築遺跡共計13個單位,其中主要是建在山頂崖邊的防護牆、堡壘等防禦性工事建築,另在B區北部發現有可能與宗教禮儀活動有關的建築遺跡和一個地道入(出)口。B區的防護牆遺跡自西向東分佈在山崖邊緣,現存總長度近300米。據觀察,原防護牆體一直是沿山崖而建,分為建在山頂地面的主牆和建在外側崖坡下的護牆兩部分,主牆及護牆皆用人工鑿下的礫岩岩塊和少量礫石、石板(條)砌建而成,但主牆只有一條,寬0.6—0.8、現存高僅0.1—0.3米;護牆則建在崖坡外側,根據坡度的緩陡,護牆的位置和形式(多重或單牆)亦有所不同,少數牆段還發現有插在牆體中的木樁殘段,推測可能是原牆上的旗杆之類殘跡。B區東北端的一組建築建在山頂最高處,在該組建築下發現有早期的文化層(灰土),推測其相對年代晚於遺址的早期,其用途亦可能與宗教祭祀活動有關。
象泉河
D區位於遺址的最北端,是在高程略低的另一個山丘頂上,且遺跡相對少得多,經編號的建築遺跡僅8處,全部為防禦性工事建築,其中04KLDS8是一處帶防牆的多間式堡壘,附近有一圓形水坑,可能是作為較長期居住的一處防守營地。遺址山體崖坡下亦保存有少數防牆遺跡和可能通向山頂的暗道口。尤其是B區北端的崖坡下,用礫岩岩塊沿山坡砌建有數道護牆,建牆的岩塊修整整齊,可見瓊隆城遺址軍事防禦設施和城堡的規劃建築事先顯然經過周密布局安排。
在穹隆銀城遺址地面採集到的文化遺物主要有:夾砂紅褐陶器殘片若干;多種形狀的磨石、石臼、石片等石器;鐵甲殘片;銅口器殘件;料珠等裝飾品;骨料及骨器殘件等。
與穹隆銀城遺址共存的另一處大型遺址是澤蚌遺址,該遺址位於穹隆銀城遺址山腳下曲那河谷西岸的一級台地,其東緊臨曲那河,其西與曲那河二級台地相連接,遺址的南、北兩面為河谷狹窄的入口,遺址正好選擇建在河谷的寬谷台地上。據初步調查,該遺址分別由居住聚落、列石遺跡、墓葬群等不同遺跡組成,佔地範圍南北長約1300、南北最大寬500米,分佈總面積近60萬平方米。居住遺跡是澤蚌遺址的主要部分,大體上呈南北一線排列。居址建築顯然事先經過周密規劃,成組布局,形成錯落有致的房屋群落,其中以遺址中心部位編號為第6、12、13、14、35等組房屋建築遺跡規模最為宏大。房屋形制主要以方形、長方形為主,各類房屋皆在地表遺有明顯的石砌基礎的殘痕,均採用礫石砌建,從遺址所處自然環境分析推測,這些建築用材均就近取自曲那河谷河灘上的天然礫石堆積層。在主要建築組群的周邊,還散布有一些相對規模較小的建築遺跡,形制除有方形之外,還有圓形以及不規則形等,推測後者可能系搭設帳篷等遺留下來的痕迹。
象泉河
該遺址的墓葬主要分佈在居住遺址的南、北以及西南部。從墓葬的規模上劃分,既有規模巨大的大型積石墓,也有形制較小的積石墓葬。
其中,尤其以編號為M2的一座積石墓體量最為宏大,該墓全部採用天然礫石人工壘砌,礫石之間可能採用泥土作為黏合,大體上可分為石基礎及墓丘2個部分。石基礎形制呈長方形,長62、寬17.3米,逐層向上收分,形如梯形。在石基礎之上再壘砌墓丘,因早年盜掘破壞嚴重,墓丘已基本不存,並形成向下的巨大盜坑。墓葬現存高度約3—6米。在該墓的西部(背面)位置,發現有石砌成的門道樣遺跡,此外還用礫石砌建有3座圓形或近圓形的石台,推測後者的用途可能屬於祭台或祭壇一類建築。遺址內的小型積石墓主要集中分佈於遺址的南部,成群分佈,多呈東南—西北方向排列,墓葬多為邊長1.3×1.5米,採用礫石砌出邊框,其殘存於地表部分的石框基本與地表平齊。此外,在遺址內還發現有石砌的石台(石壇)多處,如編號為66的一座石台,形制呈長方形,在石台的一端有凸出的圓形台壇與石台相接,其用途或與某種特殊的祭祀禮儀活動有關。澤蚌遺址的東端緊臨曲那河岸邊,遺有一座列石遺跡,遺跡的基本形狀為平面略呈梯形的石框,在石框的西邊框及南邊框上各樹立有長條狀的石條,大部已殘斷,但仍有2根立石的長度在1米以上。在遺址地表採集到部分殘陶片。
出土遺物中,穹隆銀城遺址編號為04KLAS66的一處可能屬於 祭祀遺址中,發掘出土一尊雙面青銅神像,造型奇特,上身赤裸,兩乳突出,呈跪坐狀,一手扶膝,一手向上舉持器物(因殘破過甚無法詳辨),其頭部前後兩面均有面孔,五官粗獷,面容猙獰,具有西藏西部地區前佛教時期造像的顯著特點,明顯有別於佛教時期的造像,初步推測其很可能與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的神靈有關,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度濕婆教系統神像風格的影響。
在穹隆銀城遺址的周圍,還調查發現有地名為拉托、曲松果的2處大型墓地,各有數以百計的墓葬,表面多以石丘為墓丘,經試掘的幾座墓葬均以石塊砌成石棺。
象泉河上流以穹隆銀城為中心的大型遺址群的調查發現,對於推動西藏西部“象雄時代”的考古研究意義重大。據漢、藏史籍的描述,象雄王國建國歷史悠久、以本教作為國教,有自己獨特的文字系統,曾先後建立過不同的都城與城堡。直到7世紀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發兵擊滅古象雄王國之前,象雄一直是雄踞於西藏西部和北部高原的一個強大部落聯盟。但是,長期以來並沒有相應的考古材料與文獻相互印證。此次調查發現的“穹隆銀城”遺址群,至今為止當地本教高僧仍將其奉為象雄王國王子的誕生之地加以崇拜,穹隆銀城(穹隆古卡爾)這一古老的地名也曾見諸於藏文史書的記載。從遺址表現出的時空特徵而言,其屬於象雄王國時代遺存的可能性不容低估。
除此之外,此次象泉河流域還新調查發現和重點複查了一批佛教時期的石窟寺與寺院遺存,其中的桑丹石窟寺壁畫不僅保存狀況良好,而且與過去發現的帕爾嘎爾布石窟壁畫具有相同的印度波羅藝術風格因素,彌補了西藏西部佛教石窟壁畫從克什米爾藝術風格向波羅藝術風格發生轉變的一個缺環。古格香巴一帶新發現的幾座佛教石窟壁畫其年代初步推測可從11—15世紀,對於認識古格王國佛教藝術不同階段的發展演變脈絡,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象泉河流域圖片
根據象泉河中游段水電規劃情況,利用落差233米,“一庫五級”共裝機4.6萬千瓦。其中開發工程阿青水電站裝機容量2萬千瓦,將成為阿里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壩址位於札達縣城上游約15公里,初擬水庫正常蓄水位3810米,庫容2.42億立方米,年均發電量8242萬千瓦時。
電站建成后,將成為西藏阿里電網的骨幹電源,有力促進阿里地區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西藏托林寺108塔面臨象泉河漲水危機
晨輝映照下的“108佛塔”。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的托林寺是西藏最早的寺廟之一,1996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外圍沿象泉河畔有數列壯觀的土質佛塔,共108座,稱為“108塔”。托林寺初建時土質佛塔曾達500餘座,后因象泉河漲水造成坡地坍塌,大部分佛塔被毀。專家擔心,水患問題如不儘早根治,這剩餘的108座佛塔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