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膠的使用已有2000~3000年的歷史。印度
梵文經《阿闥婆吠陀》已有關於
紫膠蟲、
紫膠和紫膠用途的記述。中國在3世紀時有關於紫膠的記載,已知是昆蟲的產物,可用以染絮物。1514年
義大利人曾報道泰國、
緬甸的紫膠產銷情況。印度從17世紀開始向
歐洲出口紫膠。19世紀紫膠(色素)染料作為
胭脂紅的代用品成為一項重要商品,但在
苯胺染料出現后漸失去其重要性
生死輪迴圖
紫膠蟲(Laccifer lacca)吸取寄主樹樹液後分泌出的紫色
天然樹脂。又稱紫膠、赤膠、紫草茸等。主要含有紫膠樹脂、紫膠蠟和紫膠色素。紫膠樹脂粘著力強,堅韌,光澤好,對
紫外線穩定,電絕緣性能良好,耐高壓電弧,兼有熱塑性和熱固性,能溶於醇和鹼,耐油、耐酸、對人無毒性和刺激性,可用作
清漆、
拋光劑、膠粘劑、絕緣材料和模鑄材料等,廣泛用於國防、電氣、塗料、
橡膠、塑料、醫藥、製革、造紙、印刷、食品等工業部門。紫膠蠟又稱蟲膠蠟,是一種黃色硬質天然蠟,硬度大,光澤好,對溶劑保持力強。可作為
巴西棕櫚蠟的代用品,用於電器工業、拋光劑和
鞋油等。紫膠色素是一種鮮紅色無毒粉末,可作為良好的食用紅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