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恕

劉師恕

劉師恕(1678~1756)字秘書,家在寶應湖西艾堂,故自號艾堂,清初寶應湖西(今屬金湖縣)人,清朝大臣。

劉國恕先祖是南宋承務郎劉炎、通州同知,元滅宋,隱居寶應湖西蒲塘(今金湖縣金北鎮),樂善好施。其子劉廷佐被“徵辟”為鄱陽知縣,清正愛民,后薦升揚州路同知、南康路總管、府判官等。

清初,劉炎十一世孫劉士壯(1628~1688)是貢生。

十二世劉國黻(1653~1700),字禹美,號后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歷督捕理事官。在戶科,建言民田畝有大小,地有上中下,請具載簡明賦役全書,明示天下。在督捕,詳考則例刊布之。往時以逃人為根,以一累百十,以逃案為市。取所歷州縣官職名待劾,弊不勝詰,皆剔除之,乃裁併兵部。改授鴻臚寺卿

十三世劉師恕(1678~1756),士壯孫,國黻子,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選庶吉士,參與修《康熙字典》、《三朝國史》、《政治典訓》等,后典試廣西,1713年督學河南,遷中允、國子監祭酒。雍正初,任貴州布政使、通政使,升禮部左侍郎,補右副都御史,主試順天考試,轉禮部工部,協理直隸總督。

協理直隸總督時,永定河決,劉師恕不俟奏聞即飭藩司發帑賑濟,並飭令各州縣不拘何餉,皆可先行動用救災,朝廷嘉許,后遂成法。不久,他以內閣學士出任福建觀風整俗使,平定洋番在台灣的叛亂,撫平古田等地饑民的暴動,以病告歸。

人物生平


雍正元年,授貴州布政使。四年,遷通政使,轉左副都御史,擢工部侍郎。上以宜兆熊署直隸總督,調師恕禮部,協理總督事。五年,奏獲交河妖民孫守禮,嚴鞫治罪。上獎其遇事直達,不稍隱諱。師恕與兆熊議裁學政陋規,學政孫嘉淦言:“學政舊規,日得五十五兩,今減半即足用。”師恕言:“減至一兩亦不可行,當另奏撥解公費。”師恕與兆熊奏已與嘉淦會商裁革,嘉淦以實奏。上諭曰:“孫嘉淦非騷擾貪饕者比,爾等何不量至此?可仍循舊例而行。嘉淦,端士也,宜作成之。”初夏,保定諸府少雨,上以為憂。師恕等言:“今歲遇閏,此後得雨不遲。”上責其怠忽。尋奏裁驛站夫馬工料羨餘銀,上諭曰:“陋規自應裁,第當量情酌理為之,毋過刻,令後來地方諸事難於措辦也。”調吏部,仍留協理。大名諸生竇相可訴知府曾逢聖貪劣,布政使張適杖殺之,以獄斃報,兆熊、師恕匿不以聞。上命尚書福敏等按治得實,兆熊坐降調,上寬師恕,諭責其徇隱,命何世璂署直隸總督,仍令師恕協理。七年,命師恕以內閣學士充福建觀風整俗使。八年,疏言:“海澄公舊以轄兵給印,后兵裁而印未繳。今海澄公黃應纘濫行印文,非所宜,當令繳銷。”並言外省世襲武職,年及二十,當令咨部引見,分京外學習。部議從之。十一年,師恕以病告,省觀風整俗使不復設。
乾隆七年,寶應災,治賑,非貧民例不給。師恕族人諸生洞嗾不得賑者,閧堂罷市。上責師恕不能約束,奪官。南巡迎謁,賜侍讀學士銜。二十一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