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方言
閩語子方言之一
閩東語是閩語的一個子方言。主要分南北兩大片,北片包括:福安、寧德、霞浦、周寧、壽寧、柘榮、福鼎7個縣市,北片方言的代表是福安話;南片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各縣市:福州、長樂、福清、閩清、平潭、永泰、屏南、古田、羅源、連江,南片方言的代表是福州話。
閩東語主要分佈在福州寧德兩市,在浙南,尤溪東部,南平南部以及南洋也有分佈。閩東語音韻特點是韻腹保留完整的地區韻尾基本合併(大部分地區),韻腹簡化類似閩南語的韻尾保留較好。內部分化較為嚴重,北片福安,周寧,寧德變異最大,其次南片閩縣,侯官,長樂以及連江永泰部分地區。前者與其他閩東語溝通十分困難,後者則較為困難。
福州方言和漢民族共同語一樣都有一個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方言的形成和社會的分化、人民的遷徙以及山林沼澤的天然阻隔等因素是分不開的。福州方言的形成同歷史上中原漢人遷徙入閩是很有關係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原漢人大規模遷移入閩發生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以後,史書上就有所“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如閩八族”的記載。這次入閩的漢人帶來了當時中原(即今河南中州一帶)的口語。難怪乎今天福州話辭彙、語法還保留著魏晉時代漢語的若干痕迹。中原漢人第二次大規模入閩是在唐末,當時中國北部又一次發生戰亂,於是,河南中州固始縣人王潮、王審知起兵南下,佔據福建全境,大批河南中州人隨軍入閩。於是第10世紀中州話對福州話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就是至今福州話還保留古漢語語音特點,保留大量古語詞和古漢語語法痕迹的歷史淵源。
福州話長期以來一直在很好地為我們方言區人民群眾的日常交際和社會生活服務,尤其是社會文化生活方面(如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劇和評話、尺唱等)福州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那些用福州話唱出的鄉音曲調不僅為家鄉人民所喜聞樂見,而且還深深地打動海外赤子思鄉愛國的心弦。“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無論對離鄉背井還是遠涉重洋的閩東遊子來說,福州話的鄉音,聽起來,說起來,都是那樣親切,那樣溫馨,那樣令人陶醉,因而成為聯結鄉情、鄉思的強有力的紐帶。
閩東方言區按地域分佈可分為南北兩大片,南片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各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北片包括以福安為中心的閩東沿海山區各縣市,以福安話為代表。福安話在周邊的柘榮、壽寧、周寧等縣完全可以自由交際,在寧德、霞浦兩縣基本上也可以自由交際;在福鼎城關也可以交際,當地居民基本上都能聽懂。
福安話在語法、語彙和語音等方面的特點與福州話都很相近。主要的區別在於腔調上,福州話比較柔和,分八個聲調;福安話比較剛勁,有七個聲調。
福安方言保留了許多上古中州漢語的重要特點,是研究古漢語的活化石。如“我們”、“你們”、“他們”福安話講作“吾儕”、“爾儕”、“伊儕”,“早上”講作“早頭”,“晚上”講作“暝晡”,“房子”講作“厝”,“母雞”講作“雞母”,“斗笠”講作“笠斗”,“跑”講作“走”,“熱水”講作“湯”,“稀飯”講作“糜粥”,“門檻”講作“門限”……
福安方言有“文”“白”兩套系統,即書面語與口語有較明顯的區別。舊時為了規範方言讀音和識字教學的需要,福安曾經有過三部方言字典,這也是閩東地區歷史上僅有的三部方言字典:
一是《安腔戚林八音》,又名《陸瓊園本腔八音》,簡稱《安腔八音》,作者陸求藻(字瓊園),韓陽鹿斗人,成書於清乾隆後期(約18世紀七八十年代)。另一是《簡易識字七音字彙》,簡稱《七音字彙》,作者鄭宜光,甘棠外塘人,成書於20世紀40年代。還有一本是《福安話西班牙語拼音字典》,系天主教西班牙傳教士馮意納爵(Ignacio Ibañez)編寫。馮於1873年到福安傳教,1882年開始編寫字典,1893年初步完成編寫,歷時十年多;1941年西班牙傳教士高大涵(Blas Cornejo)對字典進行擴充改編,並得到羅江公教學院中文教師鄭宜光的幫助,編成后改名《班華字典·福安方言》,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按拉丁字母音序編排,收錄了較為豐富的福安俗話俚語和當時的風物名詞。
(李健民.品讀福安.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p33-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