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傳

伍爾夫傳

《伍爾夫傳》是2005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貝爾。

圖書信息


作 者:(英)貝爾著,蕭易譯
出 版 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10-1
版 次:1頁 數:444字 數:440000印刷時間:2005-10-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534369025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弗吉尼婭·伍爾夫,英格蘭的百合。美麗的容顏、不凡的才情和氣質,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王后”,20世紀意識流小說大師,女權運動先軀……她是上帝的寵兒;早早殘缺的家庭,少女時代噩夢般的戕害,不時發作的歇斯底里精神病……她又是上帝的棄兒。
她是優雅的,更是神經質的;她是感性的,更是深邃的;她是幸福的,更是不幸的。如含羞草般的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優美、優傷……昆汀·貝爾為你講述弗吉尼婭·伍爾夫的一生。
本書是伍爾夫最經典的傳記,作者昆汀·貝爾是伍爾夫最疼愛的外甥,英國著名的藝術家。本書問世后好評如潮,曾獲英國詹姆斯·泰特·布萊克傳記文學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for biography,英國的最高傳記文學獎),達夫·庫珀獎(Duff Cooper Prize Memorial)等多項大獎。

作者簡介


昆汀·貝爾(Quentin Bell,1910—1996),英國著名的藝術批評家、雕刻家、畫家、作家,蘇塞克斯大學歷史與藝術理論教授。他自幼生活在著名的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裡,在離經叛道的氛圍下長大,深受自由主義意識的浸潤,是布魯姆斯伯里第二代藝術家。他是弗吉尼婭·伍爾夫的外甥,其父克萊夫·貝爾是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最著名的美學家、文藝批評家,其母瓦奈薩·貝爾是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著名畫家。

編輯評論


她身著一襲柔曼的長裙,靜靜地佇立窗前,目光撫過英格蘭的原野,空寂而茫遠,如一枝聖潔的百合,在詩意的空間恬淡而又孤寂地開放。她是上帝的寵兒:美麗的容顏、不凡的才情和氣質,布魯姆斯伯里藝術圈的“王后”,20世紀意識流小說大師,女權運動先驅……她是上帝的棄兒:早早殘缺的家庭,少女時代所遭受的性騷擾,不時發作的歇斯底里的精神病……她是優雅的,更是神經質的;她是感性的,更是深邃的;她是幸福的,更是不幸的。優美、憂傷……昆汀・貝爾將為你講述弗吉尼婭・伍爾夫的一生,本書是關於伍爾夫最經典的一部傳記。

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 1882年
第二章 1882-1895年
第三章 1895-1897年
第四章 1897-1904年
第五章 1904-1906年
第六章 1906-1908年
第七章 1908-1909年
第八章 1909年
第九章 1910-1912年6月
第二部
第一章 1912-1915年
第二章 1915-1918年
第三章 1918年11月-1922年12月
第四章 1923-1925年
第五章 1925年6月-1928年12月
第六章 1929-1931年
第七章 1932-1934年
第八章 1934-1936年
第九章 1936年11月-1939年9月
第十章 1939-1941年
譯後記

圖書摘要


弗吉尼婭・伍爾夫曾是斯蒂芬家的小姐。18世紀中葉起,斯蒂芬一族自卑微中崛起。他們本是農夫、商人和阿伯丁郡的走私貨窩主。關於阿登伯勞特的詹姆斯・斯蒂芬,除了他大約死於1750年,留下七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之外,我們對他實際上一無所知。依照這個門第的傳統,他大多數的兒子都飄洋過海尋求發跡的機會去了。其中一個叫威廉・斯蒂芬的在西印度群島安頓了下來,他在一項令人不快的行業里幹得紅紅火火,就是收購得病的奴隸,對他們加以治療,直到他們足以符合市場的要求。另一個叫詹姆斯的受過律師培訓,他成了一個商人,在多塞特(Dorset)海岸遇上了海難。作為一個有著赫拉克勒斯體魄的人,靠自己的全力以赴和一小桶白蘭地,他救了自己,還有四個同伴。那是在黑暗中,一場暴風雨正肆虐著;然而他們攀上了一座從表面看來毫無可能爬上的懸崖,那兒"本來連只貓都幾乎沒指望爬上去",他們發現自己來到了波倍克島。詹姆斯在這兒先是獲得了海關徵收員米爾納先生的救援,然後又接受了他的款待;他幹得可真棒,不但得以保住船上的許多貨物,還成功地贏取了希珀拉・米爾納小姐的芳心,他偷娶了這個姑娘。
詹姆斯・斯蒂芬夫婦的婚後生活並不如意。他在生意上失敗了,陷入債務之中,很快就發現自己來到了王座法院的監獄。在這等窘境中,詹姆斯・斯蒂芬做出的反應給他的後代創下了範例。他拿起筆來為自己的案子辯護。據我所知,他是斯蒂芬家族裡第一個寫書的人,自那之後,家族裡幾乎無人不發表作品,而且毫無疑問,每一代里都有為這個家族的文學業績添磚加瓦的人。
詹姆斯・斯蒂芬把爭論訴諸法庭,這就又開創了一項家族傳統。事實上,他走得更遠,他在監獄里煽風點火,這事兒最後差點釀成了一場暴動。他聲稱,因欠債而受囚禁是件野蠻的勾當,還是件違背了習慣法精神,違背了大憲章成文法以及公正、人性和國家體制的事兒。這些問題都值得談談,不過它們沒在他的案子中起到什麼實際效果,最後,他的獲釋還得歸功於他的債主。斯蒂芬的政法之役已使得他確信自己的天賦在於辯護領域而不是商界。他人了中殿律師公會,可是,樂於接受他那麼多後裔的不列顛忒彌斯把他給拒絕了。他的抗議為他帶來了太多的敵人,由於他在"出身、財富、教育和性情方面的不足",他被趕了出來。
不過法律職業也有後門可走,就這樣斯蒂芬還是混了進來。他成了某個初級律師的合伙人,可以在那人的名義下干自己的一套。不過,這不是什麼很光彩的事兒。他的顧客屬於不大可靠的那一種。他在酒吧間干業務;這不會給他帶來什麼聲譽,錢就更少了。他那可憐的妻子認定這些厄運都是全能者施加於她的,藉此懲罰她過去答應秘密結婚,她死於1775年。四年後,他也隨她而去了,只活了46歲;他留下六個孩子,還有大約足夠付清債務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