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聞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聞,讀作wé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釋義為聽到、聽見。出自《說文》:聞,知聲也。用作動詞。

文字朔源


在圖1的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豎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會神地聽什麼東西。人的姿勢、面部神態可有差異,但都強調一隻耳朵,表明在這個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根據這個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辭中的用法,學者們一致認為這就是早期的“聞”字。小篆寫作圖10。《說文解字》解釋為“知聲也(據段注)。從耳、門聲”。甲骨文與小篆的聞也是有同有異,同就同在都突出一隻“耳”,異則異在一個是會意字(部分資料認為是象形字),一個是形聲字。從會意的字形1演變為形聲的聞,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階段。
西周青銅器盂鼎銘文里,有一句話叫做“我聞殷墜命”,聞字寫成圖2。雖然右半仍從耳,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樣富有圖畫性了,跪跽狀的人也站起來了,耳與身體割裂開來,置於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裝飾性符號。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與女旁相似(圖3)。大概是這種圖畫式的會意字不便於書寫,因而不便於交際、交流思想,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便出現了一個從昏從耳的形聲字,以取代甲骨文的聞字。這個字見於銅器銘文(如圖7),也見於竹簡,《說文》稱之為古文,便是小篆聞的前身了。
這個“古文”之所以從昏,不過是取其聲罷了。清代文字學家桂馥認為“從昏者昏不能察,聞則可知”,仍然把它看作會意字,不過,“聞”與黃昏沒有必然聯繫。小篆的聞字,比起甲骨、銅器、竹簡上的聞字來,顯然規範整齊得多,易認易記易寫,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門內,是為了書寫美觀,門也只是代表讀音,並非“入門方可聞”的緣故。

基本釋義


●聞
(聞)
wén ㄨㄣˊ
● ● 聽見:~診。~聽。~訊。博~強記。~過則喜。~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奮發)。
● ● 聽見的事情,消息:新~。傳~。見~。
● ● 出名,有名望:~人。~達。
● ● 名聲:令~(好名聲)。丑~。
● ● 用鼻子嗅氣味:你~~這是什麼味兒?
● ● 姓。

詳細釋義


◎聞
聞 wén
〈動〉
● ● (形聲。從耳,門聲。本義:聽到)
● ● 同本義 [hear]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聞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聞漢軍四面皆 楚歌。——《史記·項羽本紀》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後漢書·列女傳》
聞屏障中。——《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 ● 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也說“聞所未聞”);聞風響應(聽到風聲,便起而響應);聞雷失箸(比喻假借其他不相關的事來掩飾自己的實情);聞雞起舞(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夜半聞荒雞鳴,乃與琨起身舞劍。後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起)
● ● 聽說;知道 [be told;know]
聞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聞道也。——唐· 韓愈《師說》
聞道有先後。
不可得聞。——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 ● 又如:聞問(通音訊,獲得音訊);聞道(聞知領會道理);聞說(聽說);聞得(聽說);聞知(聽說;知道)
● ● 接受 [accept]。如:聞教(受教;領教);聞命(接受命令或教導);聞令(接受教誨)
● ● 傳布,傳揚 [propagate]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王維《老將行
● ● 又如:聞誦(傳布與稱道)
● ● 報告上級[report]。如:聞達(向皇帝報告);聞問(通消息)
● ● 趁,乘 [take advantage of]。如:聞早(趁早,趕早)
● ● 聞名,出名 [well-known]
名聞天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聞於諸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聞達於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以義聞於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 ● 嗅;嗅到 [smell]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
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史記·滑稽列傳》
● ● 又如:自不可聞
● ● 通“問”。詢問;問候 [inguire;extend gleetings to]
喪牛之凶,終莫之聞也。——《易·旅象》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詩·王風·葛藟》
群公先正,則不我聞。——《詩·大雅·雲漢》

近義辨析


聽、聞
“聞”與“聽”都有用耳感受聲音的意思,其不同點是“聽”是主動去聽,表示行為。“聞”是聽到的消息,表示聽的結果。如《禮記·大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中的“聽”就是表示聽的行為,“聞”是聽到的意思,表示聽的結果。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字部】聞
〔古文〕䎽䎹《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為太尉。《注》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於天。《書·呂》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注》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葉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說文解字

【卷十二】【耳部】無分切(wén)
知聞也。從耳門聲。
聞
䎽,古文從昏。
知聲也。
段註: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為令聞廣譽。
從耳,門聲。
段註:無分切,十二部。
古文從昏。
段註:昏聲

廣韻

無分切,平文明 ‖門聲文1部(wén)
聞,《說文》曰:“知聲也。”又音問。
亡運切,去問明 ‖門聲文1部(wèn)
聞,名達。《詩》曰:“令聞令望。”

字形書法


書寫提示
聞
【筆順】①丶(點)②丨(豎)③㇕(橫折)④一(橫)⑤丨(豎)⑥丨(豎)⑦一(橫)⑧一(橫)⑨一(橫)
【規範提示】“門”,㇆(橫折鉤)從點的右側起筆。
【寫法】➊“門”從左、上、右包圍“耳”,底部“門”低。❷“門”,㇆(橫折鉤)的鉤部低於左豎。❸“耳”,居框內正中;框內兩短橫分寫橫中線上下。

書法欣賞

聞
聞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聞道、聞道猶迷、聞見、聞名、聞名天下

相關成語

聞風不動、聞風而動、聞風而起、聞風而逃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mi̯wən
王力系統mǐwən
董同龢系統mjuə̆n
周法高系統mjwən
李方桂系統mjən
西漢
東漢
jən
jən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文欣jwen
北魏後期北齊文欣jwen
齊梁陳北周隋jwen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mi̯uən
擬音/王力系統mǐuən
擬音/董同龢系統mjuən
擬音/周法高系統miuən
擬音/李方桂系統mjuən
參考資料: 
韻書集成
字形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上平二十文合口呼次濁無分切/音問mjuən
去聲二十三問合口呼次濁亡運切/無分切mjuən
集韻平聲上平二十文合口呼次濁無分切ɱiuən
去聲二十三問合口呼次濁文運切ɱiuən
韻略平聲無分切
去聲文運切
增韻平聲無分切
去聲文運切
中原音韻陽平真文開口呼次濁ʋuən
中州音韻平聲真文無奔切
去聲真文葉文去聲
洪武正韻平聲八真次濁無分切ɱən
去聲八震次濁文運切ɱə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