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墓園
張衡墓園
張衡墓(張衡博物館)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小石橋村的西北隅,是我國東漢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張衡的長眠之地。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河南省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張衡墓園,座北向南,景色幽美。據史載:張衡墓原來規模宏偉,有翁仲、石獸、廟宇、讀書台、張衡宅等勝跡。凡來宛(南陽)的遊客文人無不策馬驅車,到此訪古尋幽,憑弔拜謁。崔瑗、夏侯湛、駱賓王、鄭谷等都曾為張衡墓撰銘樹碑,賦詩寄情,延至大明、滿清,勝跡屢屢為女真,蒙元和滿清鐵騎破壞,逐漸蕩然無存,后又在原址建有張衡博物館。
整個建築氣勢雄渾,莊嚴肅穆,使前來參觀憑弔的遊人,撫今追昔,產生無限的遐想。
張衡墓園,坐北向南,景色幽美。據史載:張衡墓原來規模宏偉,有翁仲、石獸、廟宇、讀書台、張衡宅等勝跡。凡來宛的遊客文人無不策馬驅車,到此訪古尋幽,憑弔拜謁。崔瑗、夏侯湛、駱賓王、鄭谷等都曾為張衡墓撰銘樹碑,賦詩寄情,延至明、清,勝跡逐漸蕩然無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政府多次撥款修葺,著名學者郭沫若欣然為張衡墓題寫碑文,文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嚴濟慈題詞贊道:“精儀揭天地,科聖著千秋”。
張衡墓園
為使張衡墓更好地得到保護和利用,1990年9月,國家文物局下發了“同意在張衡墓保護範圍內修建張衡墓園和博物館的規劃”的批複。整個規劃佔地38000平方米,由張衡墓園和博物館兩大部分組成,張衡墓園工程已初具規模,整個墓園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由漢闕、山門、門房、拜殿、角樓、石像生、渾天儀、地動儀雕塑景點組成,其內舉辦有《張衡生平成就展》,翔實生動地介紹了張衡卓越的一生及其發明創造。
張衡墓園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張衡墓園
關於地動儀的結構,流行的有兩個版本:王振鐸模型,即“都柱”是一個類似倒置酒瓶狀的圓柱體,控制龍口的機關在“都柱”周圍。這一種模型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種模型由地震局馮銳提出,即“都柱”是懸垂擺(見袁宏《後漢紀》),擺下方有一個小球,球位於“米”字形滑道交匯處(即《後漢書·張衡傳》中所說的“關”),地震時,“都柱”撥動小球,小球擊發控制龍口的機關,使龍口張開。另外,馮銳模型還把蟾蜍由面向樽體改為背向樽體並充當儀器的腳。該模型經模擬測試,結果與歷史記載吻合。
世界上地震頻繁,但真正能用儀器來觀測地震,在國外,是19世紀以後的事。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的地震儀之祖。雖然它的功能尚只限於測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卻超越了世界科技的發展約1800年。
整個建築氣勢雄渾,莊嚴肅穆,使前來參觀憑弔的遊人,撫今追昔,產生無限的遐想。2001年10月該處被河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每年南陽市張衡博物館都會舉行紀念張衡誕辰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