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蠅

狂蠅科動物

人皮蠅(D徠ermatobia hominis (Linnaeus, 1781)),雙翅目狂蠅科動物,一種以人為寄生對象的蠅。它把卵產在人的衣物上,幼蟲孵化出來會鑽進人的皮膚,使人引起皮下蠅蛆病,得病後患者常感全身不適,我國牧區有人體蠅蛆病病例。

物種介紹


人皮蠅(Dermatobia hominis(Linnaeus, 1781))屬於雙翅目狂蠅科(Oestridae)人皮蠅屬(Dermatobia)。而人瘤蠅或嗜人瘤蠅或盾波蠅(Cordylobia anthropophaga)是雙翅目麗蠅科(Calliphoridae)瘤蠅屬(Cordylobia)的一種蠅,這兩種蠅的幼蟲都能鑽進人的皮膚,所以常常被混淆。下面介紹兩種蠅的區別。
人皮蠅
人皮蠅會將卵產在人的衣物或者皮膚上,之後人皮蠅的幼蟲侵入皮膚內,有時候,它也會鑽進女性的乳房營寄生生活。被寄生的局部腫大,頂端有小孔,為幼蟲呼吸通空氣之處,經數周,幼蟲印從內爬出,潛入疏鬆的泥土中化蛹。蛹期2—3周。幼蟲通過寄生人體生存,從而使人引起皮下蠅蛆病,得病後患者常感全身不適。

人瘤蠅

嗜人瘤蠅的傳播始於其雌蠅通過尿液和糞便產卵污染乾燥的土壤或衣物,隨後1~3天內蠅卵便孵化成一期幼蟲,此期的幼蟲對人體體溫非常敏感,所以常通過污染的貼身衣物迅速粘附皮膚並在數分鐘內鑽入人體表皮下,繼而導致局部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但不移行;再經8—10天後發育成熟為三期幼蟲,隨後鑽出宿主皮膚,硬化進入蛹期;最後約3周后羽化成成蟲。
以人為寄生對象的蠅不只有人皮蠅和人瘤蠅兩種,在我國也可以見到羊狂蠅、紋皮蠅、牛皮蠅、黑角胃蠅等等。蘭州醫學院的蔣次鵬統計稱,1995年至2002年我國107例人體蠅蛆病病例,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牧區。

形態特徵


人皮蠅屬於雙翅目狂蠅科(Oestridae),體長構15毫米,頭部略呈三角形,複眼鞍小,長圓形,觸角短,第三節上有端刺。胸背晤黑色,稍帶藍,胸部與腹部同瘦小,翅透明。足帶橙黃色,有糊毛。腹部中段嘭大,末端尖,金黃色。

地理分佈


人皮蠅主要分佈在北美洲、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中國牧區。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特點,血常規嗜酸性細胞計數顯著增高、血沉加速,組織病理呈嗜酸性肉芽腫狀、真皮內有局限性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有時可見蟲體斷面,可以做出診斷。

臨床表現


皮損出現前患者常感全身不適,如低熱、頭痛、頭昏、噁心、乏力、失眠、四肢麻木,局部皮膚有竄痛感,夜間加重。皮損表現主要有兩種類型:
1.癤腫型
感染數月後皮膚出現約杏核大小、高出皮面的遊走性風團狀正常皮色或紅色腫塊,深達皮下。腫塊逐漸增大,瘙癢加劇,自覺有蟲蠕動感。腫塊常可移動。后損害增大、腫脹加劇,中央出現紫紅色血性小皰,破潰后可排出幼蟲(蛆)及少量黃色黏液或膿液,經2~3天,炎症漸退,愈后留瘢痕。一般以皮膚疏鬆部位多見,好發於眼瞼、口唇、腹、腰、前臂深處等。
徠2.匐行疹型
皮膚出現曲折線樣紅腫,末端為一水皰,此系幼蟲活動標誌,幼蟲居於皰的前方。
少數患者於蠅蛆開始鑽入人體時,可發生蕁麻疹樣反應,亦有報道伴弛張熱、全身淋巴結腫大、貧血等強烈全身變態反應者。

治療方法


1.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多待幼蟲自行排出,或擠壓腫塊促使幼蟲排出,排出後用氯仿沖洗腫塊內腔,或用2%普魯卡因局麻后,切開取出幼蟲。
2.可試用氯喹,每天2次共服2~3周,或乙胺嗪(海群生),每天3次,共14天為一療程。有繼發感染者應用抗生素。
3.內服抗組胺劑或潑尼松止癢,止痛,減輕全身反應,降低血液嗜酸性粒細胞作用。局部用消炎止癢洗劑。

預防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儘可能減少成蠅的叮咬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