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亭再題
賞心亭再題
《賞心亭再題》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赴金陵參加漕試途中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前六句寫了建康地理形勢的險要:首聯總寫建康之險,頷頸兩聯由近及遠具體寫建康的形勝和地控南北的重要地位;尾聯在無奈與感慨中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表現了作者的憂國憂民情懷。這首詩以景抒情,寫景壯闊,抒情深沉。
賞心亭再題
天險東南重,兵雄百二尊。
拂雲千雉繞,截水萬崖奔。
赤日吳波動,蒼煙楚樹昏。
向無形勝地,何以控乾坤?
①賞心亭:位於建康西下水門城上,為北宋丁謂所建。因前此有《重九獨登賞心亭》詩,故稱“再題”。
②百二:典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意思有兩解,一是說秦兵以二敵百,二是說秦地險要,以一當二。該詩取前意,以兵之勇對地之險。
③雉:雉堞,城上的矮牆,掩護人體所用,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④吳:泛指長江下游一帶,即指南宋國土。
⑤楚:通常指今湖南湖北一帶,或江西地區,這裡泛指淮水以北中原地區,時為金人佔領。
⑥向:假若,如果。
⑦乾坤:象徵天地、陰陽等,這裡指國家。
建康本是東南的第一天險,雄師二萬足抵擋敵兵百萬。
千雉環繞的石城高拂雲天,萬崖賓士的鐘山阻截江水。
紅日映照的吳波流光溢彩,暮煙籠罩下楚樹一派昏暗。
如果不佔據此等險要形勝,怎能能夠掌握住萬里江山。
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范成大由家鄉蘇州赴金陵(即建康,今江蘇南京)參加漕試,途中作此詩。
這首詩涉及到南渡初年的擇都之爭。宋高宗趙構開始南渡時,有識之士都以為應該定都建康,建康的地理形勢險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六朝以來,江南的偏安之國,國都都建在這裡。但高宗趙構貪圖安逸,終於定都臨安。作者在詩中對捨棄建康,定都臨安表達了不滿和諷刺之意。
詩人登臨眺望,詠建康有感,首聯總起,頷聯,頸聯分寫,主旨在結尾兩句。
“天險東南重,兵雄百二尊”,首聯寫建康依靠長江天險乃是東南天然屏障,自古為東南重鎮、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拂雲千雉繞,截水萬崖奔”,頷聯寫石城與鐘山,繼續描述金陵城池之龐大,地勢之險要。“拂雲”指城牆之高,“千雉”指城牆之長;加上眾水奔騰,環繞城下。因此,南京城可謂易守難攻,成為南宋半壁江山的天然屏障。
“赤日吳波動,蒼煙楚樹昏”,作者站在高亭之上,極日遠望,吳、楚大地盡收眼底,更顯得南京城之雄偉、景之壯闊。這一聯說明了建康的地理形勢:扼南北之要衝。“吳”、“楚”分別泛指南宋、北金的疆域,言金陵乃南北之關鎖要衝。可是,作者筆鋒一轉, “向無形勝地,何以控乾坤?”
尾聯遙應篇首作結,也是一篇的主旨所在,指出據金陵可得攻守兼備、守邊固土、收復失地、振奮人心之便,唯據金陵始能控制天下。但趙構卻定都臨安,為此,詩人多有感憤,屢見吟詠。如陸遊《登賞心亭》:“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淚已流。”《感事》:“廟謀尚出王導下,顧用金陵為北門。”顯然,范成大也有相同的感嘆。站在賞心亭上眺望遠方,作者思緒萬千,為國土不能收復而憂慮,為帝王的貪圖安逸而憤慨。
范成大是南宋主戰派的代表人物。《賞心亭再題》詩中流露出作者對南宋朝廷不肯積極備戰,只想依靠長江天險苟且偷安的強烈不滿。作者欲抑先揚,極力描寫南京地理形勢之險要,但是,最後那輕輕一問,卻凸顯了統治者無心收復失地因此不肯積極備戰的苟安心理。諷刺深刻,批判有力。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陶文鵬《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分類集成·宋詩卷》:這首詩概括地描繪了金陵城的險要地勢,對趙構集團不在這裡建都表示不滿。與陸遊詩“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淚已流”(《登賞心亭》)意旨相同。此詩寫景雄渾悲壯,結尾點出作意,以詰問語出之,含蓄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