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藥學會

上海市藥學會

中國藥學會(總會)於1907年在日本東京創立,1926年11月遷至上海,1930年2月23日在上海成立中華藥學會上海分會,是全國各省市藥學會中成立最早的分會,1942年改稱為“中國藥學會上海分會”。1991年根據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經上海市民政局審核批准,我會以“上海市藥學會”進行法人登記,使學會的正常工作有了法律依據和保障。

背景


81年來學會經歷了一條風風雨雨、曲折複雜的道路。這81年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建國前19年和建國后61年兩個階段。解放前的19年,由於缺乏條件,處境困難,經費來源沒有保證,開展工作面臨重重困難,學術活動很少開展。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本會的工作才完全改變面貌。1951年1月召開了會員大會,正式恢復中國藥學會上海分會,並選出首屆理事會。其後於1953年、1954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90年、1995年、2001年、2006、2011年先後召開了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成立了二至十屆理事會。學會先後由周師洛、張輔忠、湯騰漢李承祜高怡生嵇汝運何巧娟、白東魯、侯惠民擔任理事長。現任理事長為王龍興。

介紹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學會無論是在組織建設,還是在開展學術活動和科普活動等方面都充滿著生機和活力,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會員由解放前的100餘人增至3500餘人,會員分佈於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藥廠、醫院、藥品流通領域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等430多個單位,團體會員由1985年的9個至2011年底的139個,並建立了16個專業委員會、6個學組和4個工作委員會。
我會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市科協、市衛生局的領導下,在中國藥學會的業務指導下,在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舉薦人才、科學普及、編輯出版、科技諮詢服務以及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參謀和助手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醫藥科技人員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和學術水平,推動藥學科學技術進步起到了促進作用。
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我會抓住機遇,面對挑戰,開拓思路,始終堅持以社會效益為首位,樹立科技團體的良好形象,積極努力為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服務,同時在服務中為學會增加經濟收益。被中國科協評為“學會之星”;在市科協開展的星級學會評選活動中,我會被評為三星級學會。